天天看點

陶思璇:不要期待自己成為全能的神

作者:Tara陶思璇
陶思璇:不要期待自己成為全能的神

今日專欄:問題與解答

簡介: 不要指望自己是全能的神。好好照顧好自己,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當你能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時,你的狀态自然會祝福你周圍的人,就像太陽一樣,太陽不想被千百萬人贊美,它隻是不斷發光發熱,世間萬物都得到了極大的熱情。

陶思偉:不要指望成為全能神

溫/大都會時報記者 趙偉林 編輯:馮偉

陶思璇:不要期待自己成為全能的神

第一次打給陶思薇的電話,雖然現場号碼很奇怪,但她拿起電話"哈哈"一聲,聲音裡充滿了明亮。在記者看來,這是她第一次一直打電話,她的熱情和精力都特别舒服。正如她新書《當你真正開始愛自己》這次采訪,讓記者感受到陶思薇做到了自己真正的愛,她的愛,讓身邊的人忍不住愛她。

人生:每一個轉折點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大都會時報:你曾經說過,"認識到選擇的時刻是一個新的起點。"你為什麼這麼說,你能和我們談談選擇嗎?"

陶思偉:呵呵,現在越來越覺得文字遠不如經驗,很多經驗簡直是言語無法形容。例如,這句話是。

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你的家是靠近意大利餐館、西班牙餐館、中餐館、日本餐館,分别在東南和西北四個方向。當你決定去一家意大利餐館時,你必須向東走,人們,風景,你在那條路上可以遇到的東西必須與你在南,西和北邊遇到的東西不同。但是如果你選擇一家中餐館,你必須向西走,你必須放棄東、南、北路,你才能看到、相遇,隻能往西走那條路的人和風景。

你看,你做出的任何選擇都決定了你想走的方向,以及你将要遇到的人和風景。任何轉折點都是一個新的開始,不是嗎?

都市時報:"老剩飯"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詞,越來越多的女性因為事業、學校和單身,對于單身女性,你有什麼建議嗎?

陶思偉:"單身是因為事業,因為學校",這句話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借口。前幾天我看了一檔電視選秀節目,其中幾個單身女性都在重複同樣的"原因":愛得太愛而無法歌唱,是以每年都會花很多時間參加全國各地的比賽,沒有時間陪伴丈夫和孩子,是以丈夫選擇離婚,帶着孩子離開。是以他們是單身。他們非常委屈,覺得自己不被了解。

其實很多時候,那些所謂"為了事業,為了學習"卻沒有時間墜入愛河,其實并沒有真正看到自己在害怕什麼,逃避什麼,事業和學習隻是一個美麗的借口。單身就像婚姻一樣,隻是一種生活方式。如果你選擇單身是因為你認為自己更适合單身生活方式,你自然會喜歡它。

無論是單身還是已婚,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首先要照顧好自己,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盡可能尊重自己的願望和需求,這才是王者,因為隻有當你被看見時,你才有能力看見別人。當你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你可以願意去滿足別人。

心思:每個人都需要成長

都市時報:因為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現在中國很多城市都有一種"精神成長曆程",作為心理學家,你覺得"靈性成長曆程"對普通人意味着什麼?

陶思偉:有專業的研究機構對家庭環境做了長期的研究,調查結果證明,85%的家庭都是問題家庭,有大小成長空間。

每個人一生中至少需要看一次心理學家。心理成長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的一課。幾乎每個人生來就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成長在一個問題家庭,問題很正常,沒有問題就是奇迹。

靈性成長的等級,不能把你變成全能的神,而是能讓你對自己有越來越好的管理技能,讓你的生活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快樂。這種類型的課程對普通人意味着什麼,它意味着什麼,取決于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健康和幸福,以及健康和幸福對他們有多重要。

大都會時報:在國外,普通人會去看心理醫生,但在中國,人們似乎誤以為"神經病"去看心理醫生,那麼現狀,你怎麼看?

陶思偉:每個人在生活中至少需要看一段時間的心理學家。值得慶幸的是,這種觀點正在發生變化,至少在像Up North這樣的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在經曆情緒困擾時去看心理學家,而不是等到他們身患絕症時才去精神病院。

大都會時報:人際關系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但"堅持原則"和"和諧"一直在撕裂對方,作為心理學家,你對此怎麼看?

陶思偉:堅持原則,不傷害别人。保持和諧不是虛假的掩蓋。

都市時報:有媒體評價你是最了解中文女作家的,你覺得婚姻和愛情的關系如何?

陶思偉:婚姻可以是美好愛情的必然歸宿,也可以隻是一種交易,一種合作關系;

閱讀:發展我的理想主義

大都會時報:你一直對很多綜藝節目嘉賓的情緒心理,每天面對這麼多情緒問題都不會很累,情緒沖擊,你是如何處理的?

陶思偉:我不是聖人,不是神,自然會有各種不快樂。當不高興做禅修練習時,這個練習并不适合用那個,反正我可以自己設計。呵呵。我在課程中教給學生的所有練習都必須是我經曆過并感到有效的練習,以便與他們分享。

大都會時報:在生活中,你的愛好是什麼,如何放松自己的心情?

陶思偉:我喜歡讀書、聽音樂、寫字、彈鋼琴、打掃、修剪花朵、誦經、冥想......我也用這些方式來調整情緒。

大都會時報:有人說,讀書人喜歡讀書,你能和你分享一下你的閱讀習慣和喜好嗎?

陶思偉:小時候,我讀過《綠色童話》、《安徒生童話》,發展了我的理想狀态。現在,我有三個雙門書櫃,一個開放式書架,客廳裡開放式書架,裡面有傳記,英語教科書,勵志書籍,更有趣的旅行書籍,生活工具書籍。三個書櫃,一個裝滿心理學書籍,一個是社會學,哲學,女權主義,佛教,冥想,精神書籍,另一個是小說,詩歌,散文,雜項。

名片

陶思偉,1972年出生,北京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所學生,師從心理師陳湘義教授。家庭治療師,國家心理咨詢師,情感關系專欄作家,性與性别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單身女性網絡首席執行官。央視2王牌欄目《家庭動員》邀請駐地總評委,央視-3《走向幸福》唯一駐地情感專家,鳳凰衛視高端體育脫口秀《金牌猜》駐場專家嘉賓,湖南衛視王牌綜藝節目《快樂基地》特邀專家嘉賓。代表作:最新作品《我們都有點'精神病患者」、《33天愛情魔咒》《走向幸福》《欣賞的力量》。

新書:這是我人生的前半生完成

陶思璇:不要期待自己成為全能的神

大都會時報:在你的新書《當你真正開始愛自己時》中,你寫道:"即使我愛你,我也不知道如何愛别人。"在你看來,愛自己和愛别人之間有分歧嗎?"

陶思偉: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不可能真正懂得怎麼愛别人。你隻能分享你已經擁有的東西,而不是你沒有的東西。

大都會時報:讀你的新書,我看到了幾乎所有其他人的故事,都是來自你15年的咨詢經驗?什麼樣的機會讓你想到這樣一本書?

陶思危:這本書應該說是我的半衰期整理。我至少出版了10本書,小說,散文,散文,案例分享,心理自助等。這本書起源于中文的餘根永先生,他一直邀請我寫這本書。他甯願把我看作一個與讀者分享愛的作家,而不是一個心理學家去看病人,這就是我最近想做的事情,這就是這本書的誕生方式。

大都會時報:通過這本書,你想對你的讀者說些什麼?

陶思偉:不要指望自己是全能的神。好好照顧好自己,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當你能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時,你的狀态自然會祝福你周圍的人,就像太陽一樣,太陽不想被千百萬人贊美,它隻是不斷發光發熱,世間萬物都得到了極大的熱情。

陶思偉精神名言

如果一個人能夠始終内省,學會自我意識和覺知,他就可以避免這種外在的掠奪,但要學會從自然中汲取能量并将其還給自然。

不要讓過去成為糾結,即使它隻發生在一分鐘前。擺脫糾結的唯一方法不是強行忘記,而是面對它們,因為情緒就像火山一樣,順勢療法轉移是真正的解決方案,而抑郁隻會使破壞更加徹底和強烈。

成熟的愛情最重要的是,兩個人共享一種愛情生活,可以實作彼此的自我價值,使雙方的獨立表現在彼此的融合中完美和發展。也就是說,它不僅強調愛情的共性,而且允許人格的存在和發展,也就是說,共性是豐富的人格,人格促進了共性的形成和完善。共性和個性共同構成了幸福的愛情生活,是成熟的愛情。

愛情是需要不斷付出,不斷努力,它不會自己成長。你是唯一一個能讓愛情活在你自己的現實生活中的人。真愛是你所愛的人的成長,是讓他以自己的方式發展,而不是學會滿足你的期望。

生命是短暫的,漫長的是痛苦的,他們不必給自己更多的壓力和折磨。就像我們每次開派對時都拿着的口号,把妖魔當成仙女,形式無關緊要,是你的選擇,能讓自己感覺更快樂。生活是他們自己的,生活是他們自己的,别人說什麼,别人怎麼想,别人怎麼生活,對你來說都不重要。

結束

版權所有:作者趙偉林的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