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獨身:為了你自己而選擇禁欲。
禁欲是一種時尚
"我認為性有點像酒-——曾經有過過度的吸引力,但當我們重新擁抱一種簡單、節儉的生活方式時,Z世代對性的态度也被納入了這種心态。
年輕人的荷爾蒙正在消退。
說到禁欲,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對宗教教義的老式堅持,但最近獨身已成為歐美年輕人的新時尚。在TikTok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分享他們的獨身和禁欲經曆。
為了你自己,不做愛
來自倫敦的24歲的卡羅爾告訴Vice,她最初選擇禁欲不是自願的,而是因為自卑。"我沒有足夠的信心把自己放在人們面前或與他人聯系,"她解釋道。"
後來,這種情緒轉向了性謹慎。卡羅爾說,她已經從過去的不安全感中成長起來,在那些不成熟的情緒消散後,她意識到她隻想和一個能赢得她信任的男人在一起,一個認識到她走過的道路,尊重她并為她感到自豪的男人。
很多時候,這樣的人并不容易找到。是以,像卡羅爾一樣,許多年輕人選擇自己解決他們的性需求,而沒有找到理想的伴侶。根據《大西洋月刊》的一份報告,在1990年代到2014年間,美國手淫的頻率急劇增加,男性手淫的頻率是男性的兩倍多,女性的自慰頻率增加了兩倍多。相比之下,性玩具的銷量也大幅上升。
"不"的概念也反映在另一個統計資料中。2021年1月的一項統計資料顯示,18至23歲的美國年輕人之間非長期伴侶之間的"随意性行為"數量現在比十年前的同一年齡組低14%。

年輕人在TikTok中分享獨身态度
此外,避免過度的"欲望"是禁欲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一名來自曼徹斯特的21歲男孩告訴Vice,他是一名插畫家,最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并決定禁欲一年,以免像追逐女孩和墜入愛河這樣的壞事影響他的判斷力。
20歲的露西(Lucy)向Vice表達了這種觀點,她說"性并不像你想象的那麼好",并且享受做愛的樂趣比思考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要好。
當然,也有一些年輕人因為糟糕的性經曆而對性失去興趣。一名22歲的女孩告訴Vice,她兩年前遭到性侵犯,此後一直禁欲。現在她已經從陰影中走出來,禁欲已經成為她的生活方式,她的朋友支援她這樣做。
Z世代的年輕人拒絕性行為的原因比過去更直接,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或出于外部原因的不情願選擇:為了他們自己。
獨身不再是恥辱
事實上,Z世代對性的拒絕和消極态度并不是特别新的消息。此前,關注這一現象的學者和評論家往往關注社會環境變化下個體的轉變甚至壓迫,認為年輕人性生活缺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性衰退危機
《2018年大西洋月刊》發表了一篇深入探讨美國年輕人衰落的報告。當時,文章作者凱特·朱利安(Kate Julian)将性衰退視為一場危機,并總結了一系列原因:沉重的财務壓力,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問題,流媒體娛樂和視訊遊戲對時間的侵占,約會應用程式和數字軟性提高性愛門檻,用大量性玩具取代真人, 生活條件差,環境污染導緻人體激素分泌失衡,等等。
一系列抱怨指向外部環境,但Vice在采訪中發現,除了Z世代自我認知的創新之外,還造成了"性冷漠"。
文章寫道,在2000年代,性似乎是每個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沒有在某個年齡"迷失",你就會被貼上"失敗者"的标簽。在那之後,一個人做愛多少次,和誰發生性關系,實際的品質都無關緊要——性已經成為一種數字遊戲。
在這種氛圍中,歐美社會衍生出"處女羞恥"的文化。年輕群體中的年長成員因沒有性吸引力而受到侮辱,嘲笑甚至欺淩。
但現在,很明顯,Z世代的年輕人不再認同這種文化,甯願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
"随着對知情同意權等性問題的認識不斷提高,我們中的許多人在評估我們是否真的想與他人發生性關系時經常得到否定的答案,"露西說。
另一位受訪者查理同意露西的觀點,即随着無性戀的概念在公衆意識中覺醒,當代年輕人越來越容易接受性别和性取向的差異,并更多地了解獨身的合法性,這本身是沒有必要和不可避免的。
《Z世代:他們的聲音,他們的生活》一書的作者克洛伊·康比(Chloe Combi)進一步解釋了這種态度的演變。她認為,在性不再被年輕人視為值得吹噓的東西之後,獨身的流行是很自然的:"我覺得性有點像酒-——曾經有過度的魅力,但當我們重新擁抱一種簡單、節儉的生活方式時,Z世代對性的态度也被歸類為這種心态。"
"對于年輕人來說,性是絕對沒有标簽的。他們把自己放在很多光譜上,他們的性能力如何,他們和誰發生性關系,他們的性别認同,等等,他們不需要太糾結。"
獨身已經走向國際 - 南韓
Honjok是一個韓語單詞,表示願意獨自移動的人。這是一個新詞,結合了"hon"(孤獨)和"jok"(部落)這兩個詞。這個詞在2017年開始流行,Honjok的生活方式被視為南韓傳統群體導向型社會的"重大轉變"。
Honjok可以分為Hon-bap,Hon-sul和Hon-nol。
Hon-bap是指獨自吃飯并滿足于在餐館獨自用餐的行為。Hon-sul的意思是獨自在酒吧喝酒,而不在乎别人的目光。Hon-nol是一個在"孤獨"行為中不感到"孤獨"的人,在閑暇時間享受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年輕的南韓人對自己的未來持消極态度,面臨高失業率,長期低收入和昂貴的住房。年輕人開始嚴肅地反對這些嚴格的習俗——單身,尋求更多的「自我」時間。
這種變化在消費者行為中也很明顯。目前在南韓,您可以申請一張名為YOLO的信用卡,該卡為單身人士提供了許多好處,并且可以閱讀一本名為Single的雜志,以幫助單身人士為他們的選擇感到高興和自豪。
YOLO是"你隻活一次"的首字母縮寫,因為你隻活一次,你不應該為别人或未來而活,你應該活在當下。"過去,人們專注于省錢和其他人對消費習慣的看法,但現在南韓的消費更多的是情感和快樂,而不是理性,"首爾國立大學消費者科學教授Jeon Mi-young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說。"
根據政府統計資料,南韓現在在單戶家庭中占主導地位,截至2015年占所有家庭的27%以上,與美國的水準大緻相同。但對于一個10年前四口之家占最大份額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特别戲劇性的變化。
在Honjok現象下,南韓攝影師Nina Ahn和Hasisi Park的作品聚焦于南韓年輕人的孤獨和孤立。
"事實上,我的照片有一種凄涼的感覺,這意味着當代的面孔,"尼娜告訴CNN。"
"攝影傳達了一種'放棄'的感覺,"妮娜告訴CNN。"
首爾的另一位攝影師哈西西·樸(Hasisi Park)也在她的作品中探索了南韓年輕人的孤立。她經常将她的拍攝對象描繪成大荒野或偉大社會中無能為力的人。
擁有家庭和三歲孩子的哈西西也能看到家庭生活中的親密感,當被問及為什麼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時,她會把鏡頭對準年輕人的孤獨時,哈西西告訴好奇日報:"我看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裂縫。當人們被别人包圍時,它仍然可能是一個孤獨的時刻。"
除了角色系列,哈西西還拍攝了很多自然,這在她的鏡頭中很安靜。她仍然記得她所感受到的孤獨時刻。在她的個人網站上,有一張雪地裡躺椅的照片,展示了一個有點荒謬的場景。
她通過電子郵件告訴《好奇日報》:"當我拍攝這張照片時,我的心情非常沮喪,我處于一種被'鎖定'在鄉下,周圍沒有人的情況。我在一棵蘋果樹下看到一把破舊的夏日椅子,是以我坐在那裡拍了這張照片。"
哈西西将Honjok的崛起歸因于現代社會的壓力,與他人交流的機會有限,以及缺乏時間投入自己。但她尊重這種現象本身。
獨身已經走向國際 - 日本
在早期的文化意識形态中,日本人心裡一個人吃飯,沒有朋友也是絕對的禁忌,随之而來的是"本條梅什"的現象,翻譯過來就是"在廁所裡吃飯"。但現在很多人認為,一個人現在獨處是正常的。
調酒師禦喜美樹(Mikki Tateishi)在東京新宿區一家名為Hitori(意為"獨自")的酒吧工作,該酒吧是為獨自喝酒的人設計的。
"有些人隻想獨處,有些人想建立一個全新的團隊。立石指出。她認為,酒吧的"僅限一位客人"政策可以幫助那些被普通人群拒之門外的人。酒吧悠閑而慵懶,一次最多可容納十幾個人。客戶可以自由地互相聊天。酒精和小卡夾也可以使人們更自然地互動。
Miki Tateishi是Theoti Bar的調酒師
立石曾經是這裡的常客。"我認為這很少見,"29歲的Kai Sugiyama說,他在一家制造公司工作。單獨行動的文化在這裡不是很受歡迎。"
然而,越來越多的行業正在發生變化,并正在适應那些想要獨自行動的人。從餐飲和夜生活到旅行,近年來,消費者對個人的選擇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種現象被稱為"ohitorisama"運動。人們開始大膽地選擇一個人來行動,完全不懼别人的眼睛。
獨處的力量
"Ohitorisama"可以簡單地翻譯為"一個人的聚會"。如果你在日本的Instagram上搜尋這個詞,你可以找到成千上萬的照片,比如在餐館裡獨自吃飯,電影院的大門,露營地的帳篷,一次旅行的照片突出了"獨自冒險"等等。
在過去的18個月裡,越來越多的人在新聞和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對"ohitorisama"的熱愛。
"單日式燒烤"也是近年來一種新的用餐方式。普通的日本燒烤有一群人坐在餐桌旁烤雞肉,牛肉或豬肉。但是,當您享受一次日式燒烤時,您是唯一一個吃燒烤的人。
就連卡拉OK,一種經典的日本娛樂形式,也正在向單人發展。"對單一卡拉OK的需求大幅增加,目前約占卡拉OK消費者的30%至40%。東京卡拉OK公司1Kara的銷售經理Daiki Yamatani指出。
卡拉OK在日本随處可見,通常由幾層大型建築組成,分布着大房間和小房間,适合不同規模的團體。
但對獨唱的需求也在增長,是以1Kara已經取代了适合多人的房間,成為電話亭大小的個人"錄音室"。
這種單一的卡拉OK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
社會壓力
在許多國家,獨自一人并不奇怪。例如,去年12月,美國演員克裡斯蒂娜·亨德裡克斯(Christina Hendricks)釋出了一張自己獨自參加音樂會的照片。英國女演員艾瑪·沃特斯(Emma Waters)最近也表示,她喜歡單身,"成為自己的伴侶"。
西方報紙刊登了在酒吧獨自喝酒和閱讀的指南。許多社交媒體網絡也将獨自旅行作為他們的職業主題。
但是,在一個促進适應流動和融入群體的國家,獨自一人并非易事。日本人口約1.25億,但其陸地面積小于加利福尼亞州,更不用說其中五分之四是山區和不适合居住的。在這寸金國度裡,人們自然非常重視集體精神。
"日本是一個小國,每個人都要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日本最大的經濟研究公司東京野村研究所的進階顧問松下元子(Motoko Matsushita)指出。"是以人們承受着很大的同伴壓力,要成群結隊地搬家。
松下幸之助說,随着社交媒體變得越來越流行,你在社交媒體上獲得的關注者或喜歡的數量也會決定你的價值,這可能導緻你進一步的污名化,并受到令人窒息的同伴壓力。
她指出,ohitorisama現象的興起是對這種看法的反擊,而晝夜不停地溝通的文化促成了這一點。
以"在廁所吃飯"的現象為例,大阪大學社會學家辻大輔(Daisuke Tsuji)發現,在廁所裡吃飯的學生這樣做并不是因為他們喜歡一個人吃飯,而是因為他們不想讓同學認為他們找不到一起吃飯的人。
但松下幸之助認為,這種情況正在改變,獨處的負面社會壓力已經緩解。"'你必須結婚生子',像這樣的社會壓力正在減少。
她對10,000人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從2015年到2018年,獨立和"家庭靈活性"的趨勢越來越大。比如,越來越少的人認為人們必須結婚生子,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即使有孩子也可以離婚。在已婚人士中,人們也越來越相信,對配偶保守秘密是可以接受的。
"超級獨身社會"
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之一是日本社會正在經曆人口結構的動蕩。出生率正在下降,去年隻有864,000人出生,這是自1899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準。
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單身家庭的數量也在上升,從1995年的25%上升到2015年的35%。結婚率下降,加上日本人口老齡化和寡婦人數增加,都導緻了獨居人數的增加。
在這種新的人口背景下,消費者行為以及企業為迎合消費者而提供的服務在不斷變化。
"獨居者的購買力現在是微不足道的。日本最大的廣告公司Bo Pao的研究員Kazuhisa Arakawa指出。他寫了幾本關于日本"超級單一社會"經濟的書。他預測,到2040年,15歲以上的人口中有一半将獨自生活。"我認為,如果不關注這些單一消費者的需求,市場就無法繼續增長。
"人們覺得這很奇怪,但我喜歡一個人滑雪。22歲的Erika Miura說。
Erika Miura是一名22歲的東京IT從業者,是一名ohitorisama從業者。她說她是一個"不同類型"的朋友,因為她想自己做很多事情,比如一個人滑雪,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唱歌。她說,一個人可以更自由地做事,東京自己有很多東西可以提供。
Kara的顧客Go Yamaguchi說,如果你和朋友一起唱歌,你必須等到輪到你唱歌的時候。"如果我唱得不好,我會感到羞辱。如果我是唯一一個,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唱歌。"
專家說,Ohitorisama運動也為"傳統家庭"的成員提供了新的機會。荒川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已婚人士更喜歡獨自做事,比如偶爾獨自旅行。已婚并有孩子的松下也同意:"我也喜歡時不時獨自唱歌。
至于老年人獨身,松下指出,這群人"心理上抗拒"看到自己獨自一人,尤其是女性。但她認為,随着年輕一代繼續突破界限,特别是當市場意識到老年單身消費者的重要性時,這種情況将會改變。
"世界正在改變"
倫敦市場研究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去年釋出的一項研究預測,2000年至2030年間,全球單戶家庭的數量将增加128%。
"不僅僅是日本,未來所有國家都将是'超級單身社會',主要由不想結婚的年輕人和喪偶後恢複獨身的老年人組成。荒川指出。"如果一個行業仍然以家庭為中心,那将是不現實的。
當然,在人們驚訝于單獨進食和飲水的國家,ohitorisama運動的影響不那麼明顯。但在日本,快速發展的運動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荒川說,他相信大多數人的骨子裡都是非常獨立的。"我們不應該簡單地粗暴地将人們歸類為'能夠接受孤獨的人'和'無法接受孤獨的人'。"大多數日本人實際上天生就是為了獨自行動,"他說。他發現,參加音樂會或音樂節的人中有一半是獨自一人去的,希望通過共同的愛好結交新朋友。
人口結構的變化,加上對不同生活方式的更靈活态度,使ohitorisama現象在日本蓬勃發展。"
就在10年前,人們會嘲笑'在廁所裡吃飯'的做法,"松下幸之助說。人們對孤獨的态度也變得更加積極。"
在文章開頭提到的Highori酒吧,一個又一個客戶獨自前來與其他人見面和社交。Tateishi是一名調酒師,她對這種感覺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在成為這裡的員工之前,她是酒吧的常客。
"對于那些過去隻愛家的人來說,如果他們能走出家門,建立一個新的群體,他們可能會成為一個人,"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