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都到洛陽的真正原因,居然這麼明了

鮮卑拓跋政權北魏孝文帝是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孝文帝将國都從平城南遷到洛陽,是從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十月孝文帝下诏營建新都起,至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九月,六宮及文武盡遷洛陽止,曆時僅僅兩年就完成,都城的遷移是浩大而繁雜的工程,孝文帝僅用時2年,不能不說是曆史上的奇迹。在北魏的朝廷與宮廷之中,真正自始至終支援孝文帝遷都者隻是少數人。

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都到洛陽的真正原因,居然這麼明了

孝文帝決定定都洛陽的計劃,是很突然而機密的,甚至于連當時被視為左右手的元澄、李沖事先都不知道。是以,定都洛陽與全身披挂準備發兵南征政策的制定,很顯然出于另外一批人之手。實際上,在北魏政權南遷的過程中,襄助孝文帝完成曆史使命的關鍵人物是尚書李沖、任城王拓跋澄和孝文廢皇後馮氏三位。但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北魏很快從鼎盛走向衰落和滅亡。

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都到洛陽的真正原因,居然這麼明了

公元258年,拓跋首領力微在今内蒙古和林格爾,那時候稱為盛樂的地方舉行祭天大會,确立了鮮卑拓跋氏在部落聯盟中的世襲大酋長位置,盛樂成了鮮卑拓跋政權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拓跋琏複代國後,以今内蒙古和林格爾為都。公元387年,拓跋勢力以平城為南都。公元396年九月進兵中原,大敗後燕後,拓跋蛙準備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20公裡處的邺城定都,但未實作。

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都到洛陽的真正原因,居然這麼明了

公元494年,孝文帝突然決定将都城從平城遷至洛陽。這次遷都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孝文帝不好說也不能對人說的。其實,當時的馮太後雖然已經去世,但是北魏朝中基本上是馮太後的勢力掌控着政局,孝文帝感到母權馮太後陰魂未散,自己說啥都不算。如何盡快擺脫這種環境和氛圍,樹立皇權的絕對權威,做一個能按照自己意志有所作為的皇帝,是擺在孝文帝面前的頭等大事。

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都到洛陽的真正原因,居然這麼明了

是以在馮太後去世後,孝文帝秘密策劃的第一件事就是遷都。事實上孝文帝在遷都後留了一批鮮卑元老在代北。殺了一批反對遷都的功勳貴族,提了一批漢儒的措施也确實改變了自己的處境。孝文帝在馮太後死後的第二年,在平城方山太後陵側後東北裡餘處為自已規建壽陵,後在洛陽市西北盂津縣麻屯鎮官莊村界營建陵園,其冢座北朝南,高約35米,直徑45米。這麼修建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死後也可至高無上,而不是從屬陪葬。

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都到洛陽的真正原因,居然這麼明了

可以說,孝文帝為了擺脫母權陰影,改變施政環境,真正伸張皇權,生死唯我獨尊,才是孝文帝遷都的真正原因。當然,孝文帝遷都引發和激化了社會沖突,動搖國之根本。随後,北魏相繼發生了一系列因遷都引起的事件,比如:太子拓跋恂被孝文帝毒死,一批皇親國戚平城兵變,六鎮起義等等等。從此,北魏一個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民族開始走向下坡,又由于孝文帝和其繼承人宣武帝窮兵黩武連續向南用兵。極大地加重了人民負擔和社會沖突。人民反抗和起義不斷,緻使北魏開始走向衰敗與滅亡。

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都到洛陽的真正原因,居然這麼明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