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訂單接到爆,紡織工廠卻不賺錢!成本不斷上漲,還招不到人?

外貿企業訂單接踵而至,但都表示不賺錢。

"由于我們的收入持平,利潤下降了50%。浙江某企業海外業務負責人在第130屆廣交會上感歎。

在複雜的外部環境和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下,外貿企業喜歡坐過山車,擺在他們面前的緊迫問題是"訂單、低利潤"。

成本飙升

"從去年9月到今年2月和3月,我們這一類别的原材料增長了約25%,并且仍在增長。"星冷鍊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帆告訴記者。

約51%的受訪企業表示出口利潤率同比下降,33.3%的企業表示與去年基本持平,隻有10.6%的企業表示利潤率有所上升。

其中,在原材料成本占比較高的家用電器、工具、汽車零部件和更具競争力的照明行業,企業利潤率的下降更為明顯。

此外,受人民币匯率升值、海運激增、近期電費政策等影響,出口企業綜合成本明顯增加,利潤率再次下降。

"原材料成本上漲25%,人民币升值8個百分點,這樣,企業将不得不累計将價格提高至少30%,才能與過去大緻相同。浙江某外貿企業負責人計算了一個賬目。

不賺錢?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

"工廠看起來很熱,問題不賺錢。劉龍告訴記者,去年賣了200元的産品,今年漲價到300元,但工廠還是沒賺錢,"很多客戶在去年12月下單,今年3月我們被迫退回自己的訂單。原材料價格上漲,訂單退貨,運費增加,訂單退貨。"

許多服裝公司也不賺錢。毛毅華介紹,甯波一些企業出口針織服裝,一件衣服的平均利潤"可能一美元不值"。

在江西省贛州市玉都縣做服裝加工的謝龍發說,工廠利潤非常微薄,每年出貨約50萬件衣服,"我們主要靠跑量,沒有量賺不到錢,一件貨的利潤不到一美元。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半年,全國紡織企業3.3萬家,總營業收入2343.49億元,利潤總額1078.9億元,收入利潤率4.6%。

劉龍說,因為原材料價格、運費價格,公司一次又一次地接到訂單和退款,雖然客戶能了解,但也認為企業不夠好。他擔心疫情爆發後,如果客戶能找到其他來源,生意就不會那麼好了。他還透露,自2020年以來,企業規模一直在萎縮,勞工減少了三分之一。

訂單接到爆,紡織工廠卻不賺錢!成本不斷上漲,還招不到人?

"限電潮"下柴油發電機組廠家訂單滿員

受電力供應短缺、能耗雙重控制等因素影響,國内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拉門限電"的現象。電力限制,為了搶占生産,一些企業選擇搶購柴油發電機組,以保證電力供應。

"停電後,訂單幾乎開始增加。廣東、江蘇、包括浙江等省份,都接到了訂單,目前訂單在200台左右,有的還沒有得到答複,太多了。"上述揚州地區發電機生産企業從業人員告訴記者。

"正常交貨正常約一周,現在大約20天。台州地區一家發電機生産企業銷售經理告訴記者,"無論哪種商品都比較稀缺,因為有品牌的發動機太少了。"

"發電機組更适合緊急情況,比如一大筆賬單,以便能夠按時傳遞而不會出現違約。但如果一直用發電機發電,從成本上看,還是比較高,畢竟電價比較便宜。"有内燃機行業從業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

多家受訪企業表示,公司加大了研發和創新投入,在原材料、技術、産品、市場等各個方面推動創新,力求供應鍊獨立可控的同時,提高産業鍊供應鍊的競争力。

免責聲明:本編号尊重各方知識産權,保護原作者的合法權益,本文來源為《中國經營日報》、《中國經濟周刊》、《尋紗助手》等,版權屬于原作者,内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編号的立場, 内容僅供參考。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删除它們,請與我們聯系。第一次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