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7個月餐飲行業融資115起 投資熱度已偏離傳統分析架構

作者: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何俊

7月27日,2021餐廳超級峰會在京舉行。面對行業新生态,餐飲企業如何做出正确的發展決策?與會嘉賓與餐飲企業家聚焦"熔化時代"行業特點,就"資本與餐飲的關系""供應鍊建設與管理""數字智能轉型實踐"展開探讨。

餐飲投資熱潮已經偏離了傳統的分析架構

随着銷售的奈雪茶、快樂茶、爸爸糖、五爺面條、上海阿姨等紛紛出資訊,餐飲軌道再次升溫。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1-7月,餐飲業融資115筆,相當于2020年全年融資總量。截至今年6月,已有四家餐飲公司申請上市招股說明書,遠遠超過去年同期。

普華永道交易政策及營運合夥人夏浩表示,回顧近年來餐飲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能夠成功上市的餐飲企業,更多的是具有"多品牌戰略",并擁有100多家門店,是以,餐飲企業要得到資本的重視,不僅要注重多品牌發展,還要注重自身連鎖擴張能力。

對于本輪不斷增長的餐飲資本流動,熊貓明星廚師創始人李海鵬指出,資本的參與提高了對行業發展的預期,"但經濟發展是周期性的,投資也是周期性的,投資繁榮的階段隻是一個征兆。"

鼎益資本董事總經理李磊表示,目前餐飲資本市場的熱度偏離了傳統的價值分析和投資分析架構,"不再被了解"。

在路邊打造平台合作夥伴舒立恒,做好餐飲需要一個長期的内部技能,單靠資本無法改變其本質。

自2015年以來,對餐館進行資本投資的邏輯一直沒有改變,Hula首席執行官Tedding先生說。目前餐飲投資熱潮已接近尾聲,餐廳想要得到資本的青睐,始終順從做好計劃。

供應鍊遠未成熟

社會分工被普遍認為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之一,"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也是經濟社會成熟的标志。但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餐飲業還遠未成熟。

中國餐飲企業面臨"規模詛咒",除了茶葉、咖啡等少數幾個行業外,中國連鎖餐飲業增長到一定規模後,發展步伐将急劇放緩,猶如"詛咒",草裙舞CEO泰丁先生說。原因是中國缺乏基本的供應鍊,這導緻了該國的餐館,比如在沒有電的地方創業,然後為自己建造發電廠。

22号城市供應鍊總裁陳林表示,競争和規模迫使企業在供應鍊中提高效率,并引用傑克韋爾奇的話說:"如果你在供應鍊營運中沒有競争優勢,那就根本不要競争。"

對于餐飲企業來說,自建的供應鍊工廠和配送體系,還是依靠生态,以及第三方供應鍊工廠,誰是最好的驅動力?中國商品聯合會農業供應鍊分會副秘書長餘鳳龍表示,三方供應鍊體系一定是未來的方向,"供應鍊不是你的專業,也不是我的專業,而是别人的職業。我們餐飲服務的專長是品牌營運,即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和滿意度。"

茶太香董事長小榮表示,茶葉在很小的時候有自己的倉庫,但擴大到50家店、80家店是非常麻煩的。"我們與倉庫建立合作關系後,沒有什麼可擔心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茶太的安全。

樂博格董事長王克道表示,炸雞漢堡軌道擁有非常成熟的供應鍊體系,在肯德基、麥當勞進入中國的幾十年裡,第三方供應鍊體系的完善極大地推動了品類的擴大。"世界頂級的餐飲品牌沒有自己的供應鍊工廠,社會分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是毋庸置疑的。

談論數字智能的轉換是多麼容易

在疫情的催化下,餐飲業加速進入數字化普及、數字化更新的時代。

Bigbiza創始人趙志強表示,數字化、資訊化建設是保證食品飲料品牌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能力,面對數字智能時代,隻有積極擁抱數字化,才能貼近消費者。

紫光園總裁劉峥表示,此次疫情開啟了紫光園的"社群運作",在餐飲業集體冰河時代,紫光園2020年淨利潤甚至超過了2019年,創造了企業的第二條人生曲線。

都樂天數字中心總經理王曦表示,數字化讓不可控的環節變得可控,但企業在數字化過程中,需要考慮自身的業務流程環節,才能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

京榮大學首席營銷官Miyayu表示,目前餐飲企業都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但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企業不能忽視"人"的重要性,兩者的結合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位悸動燃燒的仙草首席技術官沈陽表示,數字化是企業戰略的一部分,餐飲企業踐行數字化"離不開","以使用者為中心,資料驅動,連接配接内外資源,否則數字化轉型難以成功"。"

(崔曼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