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狀态非常好”的馬識途 開始“吃107歲的飯”

作者:星星飛翔

1月15日,農曆三月三日,是著名革命家、作家馬子頭的生日。用馬雲的大女兒馬萬梅的話來說,馬老"滿106歲,開始吃107歲的大米"。

此前,每年的這一天,馬老都會和他最親密的朋友一起參加"平團"派對吃飯。這些親密的朋友包括作家李志和王火。不過,今年因為疫情防控原因,馬萬梅透露,年度聚會自然是"取消不參與"。不過,雖然'平團'沒有'打',但還是有三個朋友被邀請上門,"這三個朋友有李志和朱丹鳳。

據馬萬梅介紹,馬老那天吃了長壽面,馬老的孫子還在甜品店專門為他點了一個小蛋糕,馬老的狀态和心情都很好。

“狀态非常好”的馬識途 開始“吃107歲的飯”

李志佩馬老思路清明狀态還不錯

在馬老生日之前,王火會多次參加派對。這一次沒出現,據馬萬梅介紹,"王消防老師在身前沒事,裝了心髒支架。沒有三個月的危險期。"92歲的李志老了,但還是很強壯。15日清晨,剛過9點,準時來到馬老家。"我通路了馬老,我的時間一直很好。因為馬已經老了,他不能打擾他太多。通常我會去看他,一個小時後就離開。"

馬老開始吃107歲的大米,狀态好,讓李志感到高興:"一個小時,基本上90%的時間,都在說話。它的身體狀況很好,大腦非常清晰。雖然我比我大十多歲,但我認為他知道的比我的大腦要多得多。他向我們講述了他的過去和他對革命的參與。還有人提到,它希望參加今年黨的成立一百周年慶祝活動,并出席第十次作家大會。"

讓李彥宏清晰思路的一個細節是,"三年前,我搬到了一個新家。馬老給我寫了一對自己創作的統一書法賀詞:一輩子可憐的手幹淨的生活吹噓着滿滿的建築。今天他跟我提他覺得三年前這雙,平不太好,準備修改幾句話,征求我的建議。我當然同意。"

“狀态非常好”的馬識途 開始“吃107歲的飯”

馬老思緒清晰,李志(左)說話很開心

馬老還選擇了200多款用于科學的甲骨文

李志透露,馬老還和出版商朱丹鳳一起去馬老家談過,從甲骨文的研究中,選取了200多字進行進一步分析和解釋,為科普。

2019年11月,華西都市報、封面記者曾一度去馬雲的家鄉采訪,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秋日燦爛的午後,記者走進馬老的書房,看到他的書桌,上面有關于古代文字的手寫筆記本,上面是一個詞的演變的密密記錄等等。台曆上還有一張白紙,他已經寫了上百頁的古籍研究,追溯筆記的來源。

馬老說,早在1941年,地下工作就暫時受挫,按照上級傳達的"長期埋伏、積強、等待機遇"的精神,他取名"馬千軒",入西南大會。在中文系學習期間,曾師從文一堂、朱子清等文學名著作家,并接受了文學創作科學班的教育訓練。他還從中國古生物學家唐蘭、陳夢佳等人那裡學習古文字,研究甲骨文、金文。這些珍貴的紙币被銷毀,以便遵守馬老從西南大會畢業并搬到昆明時地下黨秘密工作的紀律。不過,唐蘭老師在課堂上對古文字精彩的講解内容,一直儲存在記憶中的道路,經過70多年的風雨,清澈、用心。

2017年,103歲的馬雲103歲時,他寫了《夜的故事》,被診斷出肺癌,需要住院治療。令人高興的是,這匹馬奇迹般地戰勝了這種疾病。"你生病後,你想找點事情做。馬老開始書寫古籍,包括甲骨文、金文等古籍的學習。他會聽唐瀾老師在西南聯合國大會上的講座,用記憶寫出來,再加上一些自己的劇本,已經寫了很多,"能記得多少,寫了多少"。也許将來會有機會出版一本關于追蹤單詞來源的書。畢竟,在語言和寫作方面,我曾經在西南聯合大學度過了四年,想留下一些東西。"

溫/華西都市報 - 封面記者張傑

攝影/梅馬萬

華西都市報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