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協委員成平:公交通勤時間要控制在小汽車1.5倍以内

作者:Beiqing.com

新京報快訊(記者 闫建飛)全國交通運輸部政協委員原安全司司長程平今年送出了《關于大力推進綠色交通建設》的提案,她認為,為了引導公衆選擇綠色出行方式,各級政府應繼續改善公共交通環境, 確定公共交通通行權,提高公共交通速度,将公共交通時間控制在汽車的1.5倍以内。

此外,程平還建議,要研究引入汽車出行需求限制、引導政策,除了探索通過擁堵收費、停車費等經濟杠杆來降低出行汽車的意願外,還要根據停車時間或年續航裡程、保險和稅收政策給予優惠。

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應充分考慮"人"的需求

随着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汽車迅速進入家庭。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6億輛,其中私家車保有量超過2億輛。随着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擁堵越來越突出,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能源損失和環境污染。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确提出"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系統"。

作為交通運輸行業的業内人士,今年兩會進入平提出了"關于大力推進綠色交通建設"的議案。"由于我國土地資源的短缺,以及道路擴張遠遠落後于汽車保有量的增速。在人口密度高、土地資源不足的條件下,集約化、綠色出行是綠色交通發展的必然選擇。交通運輸部也一直在推進綠色出行,堅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解決城市擁堵問題。程平認為,綠色出行的關鍵理念是從"以車為路"到"以人為本"。特别是城市或城市周邊道路的規劃設計,應充分考慮"人"的需求,如果隻是簡單地考慮提高汽車運作速度,增加交通容量,肯定會"鼓勵"更多的人選擇汽車出行,并造成交通擁堵。

探索擁堵壓力大的區域的擁堵費

"公共交通是一種綠色、集約化的出行方式,但現在我們選擇較少,有客觀原因。程平告訴記者,時間長,環境一般,時間精度低,換乘不友善一些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這也造成了市民乘坐公共汽車出行的現狀不高。

是以,她建議各級政府制定評價名額體系和考核方法,引導綠色出行。如地面公共交通平均運作速度(或機關距離運作時間)、軌道交通擁堵、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步行和自行車道的比例以及運作環境等名額體系:建立綠色交通建設星級評定系統(可分為地區或出行方式), 強化綠色出行政策導向。

此外,程平還在提案中寫道,要研究引入汽車出行需求限制、引導政策、限制、引導車出行需求,以對沖放行限制對購入擁堵、停車困難等城市交通問題。如引入拼車車道或允許拼車車輛使用公交專用道,如根據停車時間或年行駛裡程、保險和稅收政策指導等,在交通擁堵壓力較大的地區,探索利用擁堵費、停車費等經濟杠杆來降低出行汽車的意願。

改善公共交通服務,提高市民乘公共汽車出行的意願

"公共交通是綠色出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重要措施。然而,存在布局不完善、不科學、運作速度慢、公共交通路線規劃準時性低等諸多問題,導緻人們不願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程平建議,在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理念下,引入公共交通優先的相關政策法規,引導優先公交出行。

程平表示,相關設施也必須完善,如通過公共交通專用道、公交優先信号等措施保護通行權,提高公共交通的速度和運力,将公共交通時間控制在1.5倍以内。此外,有必要改善公共交通與其他旅行方式之間的便捷連接配接。在加大軌道交通和公交網絡建設的基礎上,我們将做好場地周邊行人網絡連接配接、P-R停車場和B-R自行車(共享單車)停車位的建設。

"國外一些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較高,因為他們的公交環境條件和資訊水準都比我們高,同時,沒有那麼多擁堵,是以市民更願意選擇公交出行的方式。程平告訴記者,目前需要建設智慧交通——智慧公共交通,利用大資料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高公交線路規劃布局水準,優化站點設定,科學排程車輛,釋出公交營運實時資訊,提高公交營運準時率。

新京報記者 嚴建飛

編者注 校對 危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