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鷹|《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截選之十八寫在開頭今日分享

作者:作家胡世宗
袁鷹|《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截選之十八寫在開頭今日分享
袁鷹|《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截選之十八寫在開頭今日分享

<h1>寫在開頭</h1>

《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的藏品和繪畫》一書,由沈陽檔案館(沈陽文化曆史博物館)制作,張春峰,主編胡世宗,沈陽出版社出版,王英負責編輯。

很多朋友微信給我留言,特别希望早點看到這本書的内容。我會在"選擇"中再選擇一些作者及其作品,并在我的個人公衆号上與您分享"選擇"!

<h1>

</h1>

<h1>立即分享</h1>

袁瑩 (1924- )

袁穎,真名田仲樂,比元穎更出名,袁英的筆名不是他的。但在熟人圈子裡,更習慣于稱他為"寮國人",王必生也寫了一篇大文章,标題是"寮國人"。

我從小讀着他的詩《送往湯姆斯河》長大,當時我隻有10歲,非常興奮。我還讀過袁穎的其他詩歌和散文作品。他的文章《井岡翠竹》被收錄在中文教科書中,很多人在學校的時候就讀過。

袁穎是《人民日報》進階主編,毛澤東主席的詩作和董碧武、陳毅、葉劍英、郭莫若、趙樸初等人的詩文都由他親手在報社上發表。他與中國文壇許多領軍人物有着深厚的交往。

我有幸與袁穎一起學習和工作了兩年,從1975年到1976年,我去了人民日封包學部學習和幫助我的工作。特别是從1975年9月到10月,報社派我跟着袁英回到紅軍長征路,這是我第一次重走長征路,與袁英一路同行的采訪,成為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一頁。這次的重新出發,不僅讓我參觀了幸存的老紅軍、老船夫,在中國革命史上收獲了很多積蓄,而且很重要的就是袁英先生向我傳道,作為知名作家和編輯的作風給我帶來了深遠的沖擊。從北京回來,袁英率領我,紅軍長征沿人民日報社和新華社記者站發回的材料一起,把我們采訪的許多材料濃縮在一起,寫了《新長征長征》兩期開長篇通訊。我還寫了詩《紅軍口号》,發表在《人民日報》上,袁英先生寫了一篇散文《深懷舊》發表在《軍隊文藝》上。

幾十年來,我和袁英有太多的聯系和太深的回憶。當我離開報社回到軍隊時,我經常收到他的來信,書籍和每年以他和他的老夥伴吳衛紅的名義發行的新年賀卡。2016年為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白山出版社社長賈凡紅出版了精裝長征詩集《雪葬》,袁英給我題詞,寫道:"金沙河畔的長征,激勵生活永遠前行。2015年11月,世宗的老朋友一起鼓勵袁英。"

袁鷹|《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截選之十八寫在開頭今日分享
袁鷹|《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截選之十八寫在開頭今日分享
袁鷹|《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截選之十八寫在開頭今日分享
袁鷹|《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截選之十八寫在開頭今日分享

袁瑩(書法作品)

金沙江邊的長征路

激勵生活永遠前進

世宗的老朋友一起工作

袁瑩 2015年11月

2006年,我的八卷日記出版時,袁穎先生給我寫了一篇暖心的長篇小說,發表在《人民日報》上,感動了我。

袁鷹|《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截選之十八寫在開頭今日分享
袁鷹|《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截選之十八寫在開頭今日分享
袁鷹|《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截選之十八寫在開頭今日分享
袁鷹|《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截選之十八寫在開頭今日分享

海面寬廣,天氣高

風景很美

要記錄老人的冰心給一句話

與世宗的老朋友

并紀念三十多年前

紅軍長征中結下的友誼

袁瑩,玉辰秋日

袁鷹|《口述檔案: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截選之十八寫在開頭今日分享

今天的分享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