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創業史》到《山海情》,中大教授張均談社會主義文藝初心

作者:羊城派

周文/陽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磊 記者 朱英浩

"超越愛情,生活可以更豐富,愛情可以更廣闊,我們生活中有無限的可能性。

8月22日,第九期"學習黨史經典推新作"圖書沙龍系列主題閱讀活動以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行。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端以"紅色文學經典作品的分析與分享,從創業史到"山海之戀"為主題,以具體作品探讨社會主義文藝的發展。

本次活動由廣州市文化聯盟、廣州市大灣區文化交流促進中心、廣州市文學評論家協會、廣州市文學志願者協會主辦。(欲了解更多新聞,請關注羊城餡餅 pai.ycwb.com)

從《創業史》到《山海情》,中大教授張均談社會主義文藝初心

社會主義文藝的兩個例子

張全都介紹說,在全國第一次文化代表大會上,周洋總結了解放區的文藝經驗,并作了《新人民文藝》報告,強調這是社會主義文藝的突出特點。

事實上,早在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學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後,解放區文學藝術創作領域就出現了一大批新的主題、新人物、新語言、新文藝創作形式,為社會主義文藝的發展提供了榜樣。

在當代文學中,劉青的《創業史》展現了"為民"的特點,屬于社會主義文藝的代表作。在藝術層面,張認為,"小說展現出深厚的文學力量,在細節把握和心理刻畫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當代作品的巅峰。"

改革開放後,雖然文藝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但"為民"的創作始終是一股重要力量。張認為,近年來,《大江》、《山海之戀》等優秀影視作品的走紅,意味着社會主義文藝通過優秀作品的湧現,在多元化的文藝格局中繼續發揮主導作用。

其中,電視劇《山海之戀》尤其具有代表性。張說:"山海相愛"是新時代的"創業史",不僅真實地反映了時代與貧困作鬥争的主題,同時,原貌的地域風情,對生活細節的捕捉,對人物心理的精準刻畫和演員精湛的演技,都讓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藝術高度。"

"為民"文藝有什麼特點?

"士兵突擊"在鋼鐵七連的口号令人印象深刻:不棄!不要放棄!張認為,這兩句話可以用來概括社會主義文藝的一些精神核心。

首先,"不棄"是社會主義文藝有别于其他文藝的顯著特點。所謂"不棄",就是真誠細緻地描繪小人物,無論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力,都不要忽視同胞的各種情況。"不放棄",即作品充分展現了主體的本質力量,充滿自尊、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展現在文藝作品中,《創業史》《山海之愛》這些作品都是"為人民"深情的英雄帶領周邊群衆走出貧困、共同富裕的故事,不是避開中間人物、落後人物,而是注重他們的幫助和提升。"脫貧攻堅的過程也是一個奮鬥的過程,是自我完善的過程,中華民族百年的主旋律離不開'奮鬥'這個詞。

毛澤東對《山與海之愛》的評論是:"每一場戲,每一個角色都去掉了劇情等式。"這部劇涉及瑪德琳和水花、瑪德琳和麥苗的美好感情,但沒有糾結和拉扯。

在張端看來,這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的一大特色,通過展現廣闊的世界和高尚的追求,給人豐富的精神營養,"除了愛,生活可以更豐富,愛情也可以更廣闊,我們的生活将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張認為,這些作品是互相一緻的,在個人的生存欲望中,提供了更大、更廣闊的生活空間和生活的向往。相比于創業史,"平凡的世界"和"山海之戀"更注重家庭、土地、這些物品,在當代引起廣泛的共鳴。

"這種對生活廣度的展示,有助于觀衆對生活有更豐富、更多樣化的了解,對不同情境中的責任和追求有更深刻的了解。張總結道。

源|羊城晚報 綿羊城餡餅

|周心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