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對抗韓寒、郭敬明的“80後實力派五虎将”,早已飄散如雲煙

作者:曆史客棧

很多80歲以後的人,90歲以後,應該都聽說過名字的組合——80歲以後的五隻虎的力量。

這個名字起源于本世紀初那位頗具影響力的"80後作家"的狂熱,最早的是"師兄"韓寒,憑借着非常火爆的新聞話題感,迅速成為那個時代的現象,出版的《三門》也成為80年代以後第一部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一度風靡全國。

緊接着,"小四"郭景明從天而降,帶着《夢幻城》《夢中花多少朵》席卷了出版界,韓寒幾乎分割了這位80歲作家的版面。

當年對抗韓寒、郭敬明的“80後實力派五虎将”,早已飄散如雲煙

在這種80後作家火熱的背景下,2004年,東方出版中心推出了"重金屬——80後實力五虎必精集",由著名先鋒作家馬遠主編,包括五位80後青年作家,包括李傻、胡健、小彪、張家軒、江峰等。

在出版社的宣傳下,"80強五虎必"的稱号很快傳遍全國,以韓寒、郭景明為代表的"偶像作家"商會。

那麼,五位"80後權力作家"在做什麼呢?現在的成就是什麼?

首先,李傻,原名樸子子,1981年出生于湖南省龍惠縣,19歲進入西北大學中文系。

當年對抗韓寒、郭敬明的“80後實力派五虎将”,早已飄散如雲煙

當李傻傻地讀大學時,正是在中國網際網路時代初露頭角的時候,網絡文學網站已經成為70、80之後藝術青年展示的重要平台。李彥宏擅長寫散文和短篇小說,他的作品在網上發表後很快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當時,天涯論壇在中國網絡文學的地位比想象的要高,專門推出了李傻作品的主題,幾乎同時,新浪和網易這兩大網絡文學小鎮,也推出了李傻作品的主題。

當時,三大網絡平台如此推崇文學新人,或許罕見。

李安有幾部著名作品,如《幽靈的男人》、《1993年的馬蹄鐵》和最具影響力的小說《紅X》。

《紅X》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社會對80後文學青年"輕盈"的認識,這是一部非常深刻的作品,寫于面對社會大變革,作為新一代進入社會後80年代青年的内心掙紮,對純愛的向往,以及80後青年靈魂塑造心靈曆程的殘酷現實。

當年對抗韓寒、郭敬明的“80後實力派五虎将”,早已飄散如雲煙

2005年6月,《時代》雜志介紹李傻,成為繼春澍和韓寒之後第三位出現在《時代》雜志上的80歲中國作家,該周刊評論道:"李傻的身體代表了中國人的各種夢想,苦澀的記憶讓李傻了,他是中國最年輕的暢銷書作家,他的書反映了現代中國的沖突。"

當時,讨論李傻的現象很熱,有人認為李傻會帶領80年代的文青生決鬥,這種趨勢甚至比韓寒和郭景明還要好。然而,李傻傻似乎并沒有在文學界攀登自己珠穆朗瑪山的意志,因為他的性格太随意,慢慢淡出了競争激烈的80後文學世界。

後來,李傻傻地曾經在南方都市報工作,今天已經很少看到他的新聞了。

第二位是胡健,比李傻小兩歲,1983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漢市,2002年,Sina.com 獻身于19歲的胡健開設了作家專欄,用筆名"文偉"進入宿舍,而此時他隻是武漢十四高中的一名高中生。

當年對抗韓寒、郭敬明的“80後實力派五虎将”,早已飄散如雲煙

不久,胡健出版了作品集《義憤填膺的時代》,被譽為"中國青少年第一部智力作品",胡健也被稱為"少年王曉波",大受歡迎。

當時,胡健的名氣有多大?在胡健參加聯考之前,社會各界都在讨論他是否可以被送到北京大學,包括北京大學的許多文化名人也支援胡建金通大學。

然而,胡健并沒有進入北京大學,而是在家門口進入了武漢大學。

多年來,胡健一直努力,出版了《張培剛》、《愛叢林法》《槍炮:殲滅強盜手冊》《西藏前線:為和平做準備》等著作,但一年沒有熱度。

第三位是小毅,原名範繼祖,1982年出生于上海。

當年對抗韓寒、郭敬明的“80後實力派五虎将”,早已飄散如雲煙

小彪是一個非常有開拓性的80歲思想家,他有很多文學偶像,幾天,比如王曉波、餘華、蘇雪、雪花等等,經常說得驚豔。

有人說,80後文學是一個爆炸性的時代,蕭賴斯說:"哪裡有青年文學的繁榮,哪裡就有繁榮的隻有媒體。在資訊爆炸的21世紀,媒體想報道什麼,什麼能開火。并把矛頭指向郭景明,說他的青年文學水準太低,沒有檔次。

2003年,小彪出版了小說集《不羁的天空》,2005年又出版了一長篇《我年輕的女友》,随後又出版了《螞蟻》《愛情近殺》等作品,風靡一時。

在熙熙攘攘之後,小米飯逐漸淡出了青年文學,但演講還是很犀利,"雖然在市場上很難看到他的書,但他也知道在媒體上有多頻繁,是以也積累了很多人氣。"

第四位是張家璇,1983年出生于江蘇省無錫市,曾是"新陵兒子"、"張公子"網絡人氣網絡論壇。

當年對抗韓寒、郭敬明的“80後實力派五虎将”,早已飄散如雲煙

起初,張打籃球,然後開始寫小說,并出版了NBA球星的傳記,如邁克爾喬丹和他的時代,看,科比布萊恩特。

張家璇的寫作風格不限,寫作範圍也很廣闊,籃球和美食、藝術和旅行,都可以包括在他的筆下,經常"出櫃"在天涯、虎撲、知識等知名論壇上,是五位"權力作家"在寫作中最随意、最粉絲的。

張家璇對名利不是太執着,也不太喜歡限制生活,對于寫作來說,張家璇更像是一個"玩"字,文字可以玩,人生也可以玩,誰的結局不是一縷煙?

張家璇非常喜歡法國人的生活方式,既然寫作不受地方的束縛,為什麼不去巴黎寫作呢?于是,2012年,29歲的張家璇來到巴黎,開始了人生的新征程。

張家璇不僅寫了,還翻譯了英國作家勞倫斯的《夏泰勒夫人的情人》、海明威的《心流盛宴》,都被翻譯成他的中文版,比許多譯本的暢銷書都多。

因為對文字的熱愛,張家軒這些年并沒有放棄寫作,繼續活躍在各大自媒體平台,但名氣卻與當年不一樣。

最後一位是1983年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的蔣峰,他獲得了第四屆新概念征文比賽一等獎。

當年對抗韓寒、郭敬明的“80後實力派五虎将”,早已飄散如雲煙

有人說,江楓怎麼長得像一個80後作家,讀書的時候,沒有那麼快樂的青春快樂,反而多了一種沉重。這種沉重來自江峰對人生的思考視角,在文中注入了太多的國情。

在80後作家群體中,江楓的關注度不是很高,但也讓他能夠繼續堅持自己的文學創作,多年來一直努力,2011年獲得人民文學獎年度短篇小說獎,并于2018年獲得第五屆"人民文學紫星"小說文學獎。

當然,江楓不是那種"兩隻耳朵不聽說窗"的傳統作家,還擔任時尚雜志《男裝》編輯,在劉偉然、彭偉昌主演的電影《一點點回家》中,江楓也是編劇之一。

(參考:《萌芽》《人民》《南方都市報》《中國青年報》)

韓涵, 郭敬明, #80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