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海峰:種植中草藥緻富“藥效”強

作者:林海日報

蔣黎明 于學軍

楊海峰,41歲,住在東方紅農莊4号。從2015年開始,他開始發展吉娃娃的種植,從最初的15畝土地,到今天的215畝,是公司中草藥種植面積最大的,成為吉娃娃墾區種植的上司者。

楊海峰走上了中藥材種植之路,也從地理環境出發,這四支隊伍。四隊是離分公司最遠的一家公司,耕地多為山地,河水覆寫,交通擁堵加上耕地條件差,楊海豐多年種植虧損。2015年,他決定放棄田間栽培,轉而從事中草藥栽培。

楊海峰家背靠着一座山,山下種種繁多的野生中草藥。他從電視上了解到,中藥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購買價格呈穩步上升趨勢。為此,他從山上取回種子,在花園裡試吃,模仿野生秋樹生長的環境。經過一年的摸索,他最初掌握了種植技術。2016年,他前往吉林中草藥種植基地學習,購買吉娃娃種子進行育種,還申請了"海豐中草藥種植合作社",正式走上了通過種植中草藥緻富之路。

2018年秋季,楊海峰以40多萬元的收入賣出了第一批種紅種幼苗,收回了全部投入,更别提了,解決了下一步發展的财務問題。楊海峰不像很多中草藥師,價格好的時候跟風,放棄的時候價格不好。近7年來,楊海豐應對中藥材市場的波動,市場在銷售中草藥幼苗時表現良好,當市場不好選擇合适的地塊自行種植時,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據悉,他種植了215畝中藥材,100畝紅鲱魚,白鮮皮50畝,蒼鹭50畝,有15畝苗圃池塘,共5年賣中草藥苗1000多萬株,種子1萬斤,5畝草根, 總收入85萬元。今年,通過出售草藥根和種子有望盈利70萬元,發揮草藥财富的強大"藥劑效應"。

目前,在草藥土地除草階段,楊海豐在這家公司雇用了10多人除草,幫助勞工增加收入。他與吉林省藥業公司簽訂回收協定,将中藥材向産業化、規模化、訂單式方向發展,成為拓寬職工增收緻富新管道、帶動周邊群衆增收緻富的新引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