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松贊幹布死後,無子嗣的文成公主為何留在西藏30年?死後獲神回報

唐朝的文成公主因為遠赴西藏和親,一生緻力維護于大唐和吐蕃的和平關系而譜寫一曲贊歌,名垂青史。

松贊幹布死後,無子嗣的文成公主為何留在西藏30年?死後獲神回報

松贊幹布比文成公主大了8歲,而且松贊幹布34歲時便病死了,文成公主直到30年後才去世,但人納悶的是,文成公主為何寡居30年,卻沒回歸唐朝?

松贊幹布是吐蕃第三十三任贊普,他12歲在亂世中繼承了父位。之後,他發揮了非凡才幹,使得吐蕃日益強大,并且稱霸整個西域。

後來,松贊幹布遣使赴大唐請求和親,結果兩次求親都被唐太宗拒絕了。公元636年,松贊幹布打敗了大唐屬國吐谷渾,然後乘勝襲擊大唐領地四川的松州。結果很不幸,被大唐先鋒牛進達擊敗了。

松贊幹布死後,無子嗣的文成公主為何留在西藏30年?死後獲神回報

4年後,也就是公元640年,松贊幹布第3次向唐朝求和尚親。當時的大唐疆域雖然遼闊,但各方騷亂卻沒有停歇過,唐太宗不想再與強大的吐蕃為敵,于是答應了他的“尚親”請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了松贊幹布。

相傳文成公是江夏王李道宗之女,雖然不是“皇家直接”的公主,但也屬于“富貴人家”的千金小姐。

松贊幹布對婚事高度重視,他離開邏些(今拉薩),遠赴柏海(今青海境内)迎親,并對送親使李道宗行子婿禮。

松贊幹布死後,無子嗣的文成公主為何留在西藏30年?死後獲神回報

在文成公主出嫁前,松贊幹布身邊已有五個女人,其中最尊貴的是尼婆羅尺尊公主。但文成公主入藏後,松贊幹布對其到了榮寵的地步,西藏的《賢者喜宴》記載:“松贊幹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後”。

除此這外,松贊幹布還為文成公主修建了布達拉宮,至今布達拉宮内還留有兩人洞房遺址供遊客瞻仰。

而文成公主也帶去了“豐富陪嫁”,史書記載:唐太宗賜其文成公主之号,并贈其大量金銀珠寶、能工巧匠等豐厚嫁妝以提高其身價。除此之外,還有一批唐朝文士随文成公主入藏。在文成公主來的吐蕃之前,松散幹部在吐蕃的統治處于原始的狀态,而文成公主來到吐蕃之後,她帶領的文人團隊幫助整理了吐蕃的大量文獻資料,同時記錄松贊幹布和大臣們的重要談話,讓吐蕃的政治從原始走向了正規化。

松贊幹布死後,無子嗣的文成公主為何留在西藏30年?死後獲神回報

文成公主婚後在丈夫支援下,不僅極力推動改善大唐與吐蕃的關系,還極力推廣大唐文化以改變吐蕃落後文化習俗,赢得了吐蕃百姓廣泛擁戴。

公元650年,34歲的松贊幹布突然病逝。由于他的唯一兒子貢松貢贊早亡,隻得由其孫芒松芒贊繼任吐蕃贊普。

文成公主生前,由于她給當地百姓帶去了耕作、紡織、女紅、醫藥、耕作等技術技能,極大地提升了吐蕃百姓的生産生活水準,是以深受百姓愛戴,吐蕃人民親切地稱呼她為“白度母”,即:增壽救度佛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松贊幹布死後,無子嗣的文成公主為何留在西藏30年?死後獲神回報

《唐律疏議》規定:婦女守孝期滿,可以再婚。按照當時的大唐法律,丈夫死後,妻子是可以改嫁的,而且也是朝廷鼓勵的。

但是,由于文成公主是皇上賜婚,身份特殊,是以父母也不敢私自做主前去接女兒回家。公元669年,唐高宗見文成公主一直不歸,擔心皇家女子在外忍受委屈,是以派尚凱出使土蕃,以迎接文成公主回長安頤養天年。

尚凱對文成公主禀告來意後,文成公主卻拒絕了。為了吐蕃、大唐的人民能夠安居樂業、永享太平,她決定繼續留下來。

同時,文成公主還将佛教在吐蕃發揚光大。

松贊幹布死後,無子嗣的文成公主為何留在西藏30年?死後獲神回報

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前,松贊幹布早前已娶得尼泊爾的尺尊公主為妃,而當時的尺尊公主帶來了一尊不動金剛佛像——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被松贊幹布安放在了大昭寺。後來,文成公主入藏攜帶的覺阿釋迦像——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則被供奉在小昭寺。

據史書記載,松贊幹布病逝後,文成公主認為兩尊佛像的供奉地點不妥,應該按照釋迦牟尼等身金像的大小來供奉,應調換一下。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入藏後的第39年,55歲的她因患天花之症不治身亡。不久,大臣那闡布、屯米桑布劄以及噶爾東贊的子嗣兒臣們,便遵照漢妃文成公主的遺囑,舉行了殊勝安住儀式:将尺尊公主的“釋尊八歲等身像”移到了小昭寺,又将文成公主的“釋尊十二歲等身像”供奉到大昭寺。

據《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記載,貞觀年間和高宗顯慶年間,太州的玄照法師兩次途經吐蕃,都是文成公主彙同一衆僧侶進行接待。可見,文成公主很可能是吐蕃宗教事務的帶頭人之一,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松贊幹布死後,無子嗣的文成公主為何留在西藏30年?死後獲神回報

文成公主病逝後,吐蕃人為她建了“沙加公主廟”,1300多年來,四季香火不斷。又據《敦煌本吐蕃曆史文書》記載: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贊蒙文成公主。

死後能受如此禮遇的隻有文成公主一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