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未來經濟将呈現出兩階段放緩特征

作者: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未來經濟将呈現出兩階段放緩特征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未來經濟将呈現出兩階段放緩特征

郭磊,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以下觀點摘自郭磊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宏觀經濟月度資料分析會議(2021年10月)(第50期)上的講話。

字數:1254字

閱讀時間: 3 分鐘

從更廣泛的方向來看,未來三到四個季度經濟仍在放緩,并可能出現兩階段放緩。

第一階段是今年下半年。主要驅動因素是房地産的向下抛售。今年第三季度,經濟經曆了雙降、雙控、疫情、洪水等供給沖擊,但考慮到房地産銷售的下行沖擊,即使沒有這些供給沖擊,經濟也會有所放緩。30個城市的房地産銷售從8月份的55-60萬下降到8月至9月的約42萬,并在10月8日至18日的42萬平方位範圍内墊底。房地産銷售的下行走勢将通過幾個方面傳導到經濟,一個是耐用消費品,另一個是上遊建材等行業,三是通過土地轉移資金影響地方财政平衡。是以第一階段的經濟衰退壓力主要來自這裡。今年出口行業表現一片光明,今年不會面臨較大壓力,壓力主要來自明年。從曆史上看,出口與PPI周期之間存在良好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不僅反映在包含價格的出口和PPI中,還反映在PMI出口訂單與PPI周期的近似同步中。這主要受海外進口周期的影響,海外進口與制造業庫存保持同步,進而影響進口,是以明年上半年出口壓力将加大,這将導緻第二階段經濟放緩。

與第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的供應方壓力較小,與第三季度相比,消費和上遊制造業在兩階段放緩期間可能略有不同。消費環比相對穩定,例如,疫情前消費月均增長基本穩定在0.7左右,疫情爆發後今年上半年月均增長約0.4。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防控常态化、居民生活半徑縮短、消費場景減少等原因導緻社會距離增加,但第三季度消費總體仍處于較低水準。由于供應沖擊相對集中,7月、8月和9月消費量穩定,分别為-0.2、0.2和0.3,預計第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的消費量将略高于第三季度,預計将恢複到0.4的狀态。

前三季度GDP平均前三季度分别為5.0、5.5和4.9,第三季度快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雙強和下半年房地産銷售下滑,再加上供給影響。預計第四季度實際GDP增速将回落至4.0至4.7區間,兩年内相應GDP平均約為5.2至5.6,高于今年第三季度,但整體可能低于上半年。明年兩階段放緩的模式仍然不太可能改變。

經濟發展的趨勢主要通過金融和就業這兩個變量傳遞給政策。第三季度房地産銷售下降,财政壓力上升,但就業資料良好。曆史經驗表明,就業和外部需求高度相關。外需産業鍊是吸收就業最密集的産業鍊,如果明年外需壓力加大,就業壓力将加大。今年年底,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年制定經濟政策時,可能會部署一個更全面的穩定增長措施。在政策空間方面,理論上有以下空間:一是今年财政政策較弱。下半年的節奏與上半年不同,北方冬季基本處于停擺狀态。明年的财政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先設定,例如在年初提出财政節奏,這将與今年的财政後财政挂鈎。其次,"十四五"期間可以對租賃長期投資進行一定的政策引導。房地産行業總是想帶動建築業,過去是棚戶區改造,未來可以長期租賃住房如經濟适用房。第三,從理論上講,雙碳領域的投資規模較大,目前的政策也在發展碳中和"1加N"的政策體系,這一政策體系走出雙碳領域投資應該有一個擴充。第四,過去的經驗表明,可以推廣的消費領域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汽車電器等耐用消費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