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泉:佛州抗疫,“生死事小,失節事大”

作者:觀察者網

李泉,《Observer.com》專欄作家

馬克思說,曆史本身經常重演,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

美國新爆發的疫情是鬧劇的結果,是政治鬧劇。更直白地說,我看不到沒有眼淚的棺材。

首先檢視資料。美國最後一波疫情的高峰期是今年1月10日,當時《紐約時報》報道了七天内平均254,877例病例。8月中旬的數字是七天平均為130,808。我的佛羅裡達州在1月8日有最高的每日感染人數,為17,991人,到8月中旬,它創下了21,706人的新紀錄。以前佛羅裡達州最高死亡人數的記錄是每天185人,但現在是153人。由于住院人數已經創下曆史新高,破紀錄的每日死亡人數也将是一個高機率事件。

讓我們再次看到操作。從7月中下旬開始,當地學區在疫情反複後開始推動線下課程,取消了對學校個别線上課程的财政支援,有效地迫使絕大多數學生傳回學校。家裡的網際網路課确實增加了父母的負擔,影響了他們正常的工作節奏,特别是在有小孩的小家庭中。

從這個角度來看,盡快恢複線下教學不是借口。當然,前提是學校需要采取預防措施,防止感染并傳播給家人。因為各種資料表明,Delta菌株可以感染更多的年輕人和兒童。

但在這時,佛羅裡達州州長的神聖行動應運而生。它不僅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限制人員和訪客的流動,而且還在7月31日正式簽署了一項指令,禁止學區釋出強制性口罩要求,否則他們将不得不停止資助學校。州長給出的"神聖"理由是保護父母選擇的自由!

自去年疫情爆發以來,美國一直在搗亂口罩。先是口罩沒用,直到死亡人數不斷上升,不得不承認口罩的保護作用,畢竟出現了戴口罩的自由理論。反對戴口罩的激烈反對,在獨立戰争期間拿出了"不自由,不死"的精神,對喬治三世,唱國歌燒面具,仿佛戴着面具,自由的燈塔即将倒塌。

李泉:佛州抗疫,“生死事小,失節事大”

現任佛羅裡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

美國有3億多人口,18歲以上的成年人超過2億,其中一些人不合情理地反面具,也符合人口的智力機率分布。

佛羅裡達州是美國人口第三大州,州長以耶魯大學曆史和哈佛法學院二等榮譽畢業。他利用行政行動在全州的公立學校禁止戴口罩,顯然不是出于智力原因。相反,筆者推測,正是經過深思熟慮,州長才選擇違反公共衛生常識,無視學生的安全,還簽這個看似無腦的簽名,可以幫助病毒傳播。

這是因為當州長在2018年當選時,與他的民主黨競争對手相比,他在800多萬張選票中領先不到34,000票,或近0.4%。佛羅裡達州一直是美國大選的關鍵州,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支援者并駕齊驅,選民的小幅波動可能會改變結果。換句話說,每一次投票都比其他任何州都重要得多。

佛羅裡達州激烈的反特朗普選民遠非壓倒性地龐大,但略高于0.4%就足以影響選舉結果。由于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政治上很活躍,他們必須争取在2022年連任。

如果風險冒犯了這一小群人,那麼失去州長職位的可能性很高。鑒于州長仍然夢想着繼承特朗普的衣缽,如果他有一天要進入白宮,那麼保留州長席位的必要性就更加必要了。

如果你做出一個更嚴峻的推斷,即大多數民主黨人支援戴口罩,無論他們是否戴口罩,他們都不會投票給州長。另一方面,共和黨支援者更有可能反對戴口罩,也不在乎他們是否被感染。

是以,該禁令隻會激怒那些已經在野的人,吸引那些能夠在連任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少數民族,以及那些自己不戴口罩,不責怪州長的人。這樣,你不必去哈佛就知道如何選擇,更何況耶魯,哈佛的雙料精英。

李泉:佛州抗疫,“生死事小,失節事大”

佛羅裡達州布裡瓦德縣的公立學校于10月開業。由于學校沒有強制要求戴口罩,學生和教職員工在學年開始後的幾天内有473例确診病例和約1,060例隔離病例。

州長自己的計算還不夠,州衛生部門從6月4日開始取消每天報告的感染和死亡,而是每周報告一次。看不見,心不在焉,就是所謂的無眼無措。還有什麼比哄騙一群沮喪的支援者在"自由"的旗幟下進行莊嚴投票更"神聖"的嗎?

州長甚至沒有認真對待拜登,以便擺脫白人席位。

這段時間美國病例數飙升,拜登也在直視着眼神,焦慮不安。畢竟,作為"一國之主",而随後又有3000多萬像特朗普一樣的感染者,60萬人死亡,不僅拜登本人的表現不好,而且民主黨明年的中期選舉,為美國百年之久奠定了光輝形象,進一步塵埃落定。

但受制于美國的聯邦制度,拜登作為總統,沒有權力指導各州州長對抗這種流行病。無奈之下,拜登不得不在向共和黨州長發表的公開講話中提出尖銳的要求,如果他們不想主動抗擊疫情,至少不要阻撓和阻礙聯邦政府。

語氣沒有降下來,佛羅裡達州州長回擊說:你拜登,不要在那裡,照顧好美國的邊界,不要讓那麼多非法移民進入。至于佛羅裡達州如何抗擊疫情,它屬于州,與你的聯邦政府無關!

李泉:佛州抗疫,“生死事小,失節事大”

拜登此前曾設定的目标是,在7月4日獨立日之前,為全國70%的成年人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美國官員在8月2日低調宣布,他們已經實作了這一目标,比原計劃晚了近一個月。與此同時,美國新的住院和死亡人數正在上升,衛生官員呼籲約9000萬未接種疫苗的人盡快接種疫苗。

絕大多數共和黨支援者都知道,憎恨拜登、憎恨移民和憎恨聯邦政府是互相指責的。州長的短言讓他的共和黨支援者心生不息,但卻岌岌可危。對于這些人來說,即使他們的孩子不戴口罩将病毒帶回家,也不像他們所珍視的價值觀那麼重要。就是所謂的"生死小事,損失大事",這次操作,比起小事也就上級了。

當然,由于佛羅裡達州是民主和共和黨的,州長的行政指令不出所料地引起了很多不滿和反對。上周開學前的那個周末,電台聽衆打來電話,一位母親忍不住抽泣,擔心她的國小生會因為不戴口罩而受到感染。美國現在的最低疫苗接種年齡是12歲,如果學校不允許戴口罩,那麼所有12歲以下的兒童都相當于在存在病毒的環境中裸體跑步。

直到學年開始,各地的學區都想出了一個折衷方案,以應對州長的指令:要求學生戴口罩,但允許家長自由選擇是否讓孩子戴口罩,隻需向學校寫一份聲明!?最後,不出所料,接送時間移開,不要戴口罩大量人員。随着Delta的傳播,以學校為中心的感染發生隻是時間問題。其他州已經看到了學校在學校第一周關閉并改用線上課程的例子。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州長的指令隻管理公立學校,而私立學校則遙不可及。據一些媒體報道,州長選擇将他的孩子送到一所要求所有口罩的私立學校。将韭菜置于危險之中,并用反手收割它們是當今美國的現實!

李泉:佛州抗疫,“生死事小,失節事大”

鑒于孩子們在美國學校的學校食堂一起吃午飯,僅僅要求口罩而不采取其他措施遠遠不能提供實質性的全面保護。戴口罩隻是系統保護項目中的最低配置要求之一。如果連這都能讓雙方在美國臉紅,那麼抗疫綜合體系就更少了。當然,美國有很多人認為他們根本不需要擔心疫情。旅遊,在餐廳吃飯,去健身房,在夜總會K歌...它不會掉下來。

支援正常表面的唯一希望是疫苗現在已經離開。随着越來越多的突破性感染病例,官方的言論現在已經從"超過90%的保護率"轉變為"有效預防嚴重疾病和死亡"。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準許為免疫系統受損的人提供增強注射。随着天氣變冷,據估計,如果病例和死亡人數繼續以目前的速度增加,将很快建議接種所有疫苗。

現在有報道稱,比三角洲更強大的變體已經出現,這可能是在"權力的遊戲"中描述當今美國最合适的事情。冬天已經來臨,病毒幽靈外面的北牆正在悄然逼近,北牆裡面的權力遊戲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電視劇有兩個女孩打了夜王,但實際上,美國在哪裡找到自己的兩個女孩?

李泉:佛州抗疫,“生死事小,失節事大”

本文為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在WeChacn上關注觀察者的WeChacn,每天閱讀有趣的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