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前防長拉姆斯菲爾德去世:主導發動伊拉克戰争,留下經典發言“已知與未知”

記者|田思琪

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曾兩任美國國防部長,也是伊拉克戰争的主要設計師之一,于周二(6月29日)去世,享年88歲。

拉姆斯菲爾德成為全球電視名人,因其良好的口才和直言不諱而受到追捧,因為他在2001年至2006年擔任國防部長期間定期主持與戰争有關的簡報會。

他的前老闆、前總統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周三在一份聲明中說,拉姆斯菲爾德是"一個非常正直和精力充沛的人","在做出艱難的決定之前,他從不害怕或逃避自己的責任"。

但在反戰活動人士眼中,拉姆斯菲爾德是主導兩場戰争的曆史罪人,不僅殺害了平民和美國士兵,還給美國的"外國幹預"留下了外交污點。

美前防長拉姆斯菲爾德去世:主導發動伊拉克戰争,留下經典發言“已知與未知”

拉姆斯菲爾德出生于1932年,以獎學金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并擔任美國海軍飛行員。盡管拉姆斯菲爾德在他的家鄉伊利諾伊州當選為共和黨國會議員,但他的政治之路并沒有就此止步。

離開國會後,他加入尼克松政府,擔任經濟機會辦公室主任,然後擔任駐北約大使和福特政府的白宮幕僚長。1975年,福特任命他為國防部長,這是當時美國最年輕的國防部長。

1977年卸任後,拉姆斯菲爾德在一家私營公司工作,直到2001年被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重新任命為國防部長,當時他成為美國最年長的國防部長,也是唯一兩次擔任該職位的人。

在他任職大約九個月後,拉姆斯菲爾德在他的任期内遭受了一次重大事件:2001年9月11日上午,當恐怖分子劫持兩架客機并墜毀在紐約世貿中心時,另一架飛機墜毀在華盛頓特區的五角大樓.C,這是國防部的所在地。

拉姆斯菲爾德後來回憶說,他在三樓的辦公室裡與九名副手開會。撞擊的那一刻,會議室裡的小木桌開始顫抖。拉姆斯菲爾德是五角大樓内第一批到達事故現場的人之一,在傳回大樓繼續擔任國防部長之前,他在擔架上幫助治療傷員。事件發生後不到一個月,喬治·W·布什于10月7日宣布在阿富汗發動軍事攻勢。

次年,布什政府将目光轉向了伊拉克。包括拉姆斯菲爾德在内的美國官員聲稱,當時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擁有化學和生物武器。

關于伊拉克是否會向恐怖分子提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拉姆斯菲爾德留下了一個備受嘲笑的"哨聲":"有些事情是已知的,我們知道我們知道。也有已知的未知,也就是我們知道有些事情我們不知道。但也有未知數 - 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是以,拉姆斯菲爾德甚至将他的回憶錄命名為"已知與未知"。

2003年3月,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攻勢。此舉得到了國會的準許,但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準許。伊拉克戰争直到2011年美軍撤離後才結束。在此期間,超過4,400名美軍被殺,數萬名伊拉克軍隊和武裝分子被殺。

"伊拉克戰争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污點,"來自伊拉克摩蘇爾的分析師Rasha Al Aqedi告訴美聯社。它塑造了一代人對"美國幹預"的看法。"

"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是一名戰犯,他主持了大規模殺害平民,系統性酷刑和搶劫以及大規模腐敗的非法戰争,"專注于阿拉伯國家的Kawakibi基金會主席Iyad el-Bagdadi告訴半島電視台。"

拉姆斯菲爾德在2004年因伊拉克戰争的争議而兩次辭職,當時有報道稱美國軍隊虐待伊拉克監獄中的被拘留者。拉姆斯菲爾德後來稱這一事件是他擔任國防部長期間最黑暗的時刻。但拉姆斯菲爾德最終留任到2006年底,并被另一位共和黨人羅伯特·蓋茨(Robert Gates)取代。

"對一些人來說,優雅地從痛苦和醜陋的戰鬥中撤退可能是一種安慰,"拉姆斯菲爾德告訴同僚,"但敵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在2011年出版的回憶錄中,拉姆斯菲爾德仍然對伊拉克毫無遺憾,堅持認為推翻薩達姆·侯賽因是合理的。拉姆斯菲爾德在使美國損失了7000億美元之後寫道:"自薩達姆的殘暴政權以來,該地區創造了一個更加穩定和安全的世界。"

退休後,拉姆斯菲爾德開始上司同名基金會,與為軍人和受傷榮民服務的慈善機構合作。

在2009年出版的一本關于拉姆斯菲爾德經曆的書中,作者布拉德利·格雷厄姆(Bradley Graham)認為,将伊拉克戰争歸咎于拉姆斯菲爾德是"既不正确也不公平"的。

"但發生在拉姆斯菲爾德身上的很多事情都是由他自己的行為造成的,"格雷厄姆在一本名為《通過他自己的規則》的書中寫道。"他做事的方式和他所做的事情一樣容易記住。他充滿了内在的沖突——真正的魅力、善良和優雅的品質,但總是給人以粗暴和魯莽的印象。當他需要朋友時,他經常疏遠别人,為自己制造敵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