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天報昨日(18日)舉行"國民黨主席大月台",四名候選人全部來齊,在"選舉前黃金周"為各自的黨主席之路發揮了充分作用。兩個小時的面對面,精彩的辯論令人大開眼界。據台灣媒體資料,整個辯論将共有超過5萬名網友,四位候選人的表現也得到了廣泛的讨論。

國民黨前團團長陸偉表示,辯論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是朱荀倫,張亞中抓住了攻防,江其琛展示了自己的政治成就,卓伯遠強調專任黨主席等政治觀點,兩者都沒有多少亮點。遺憾的是,雖然這四人各有特色,但表現并不理想,作為一個年輕的藍陣營,期待這四個人除了談思想、政治觀點,還把握上周更清楚的講解如何實施。
盧認為,因為是黨内選舉,四人制立場必然同步走向"深藍"的發展。例如,那些質疑1992年共識的人現在已經轉向了它的重要性,而那些願意改變黨名的人現在必須捍衛"金色招牌"。其中,江其琛具有目前優勢,辯論為年輕人參政、黨務改革層面,提出具體和可操作的論據,同時展現了17個月的政治成就,也是四人看到的次數最多。朱章鬥毆之時,江澤民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邊緣化的危機。
盧說,朱立倫的候選人資格是領跑者,但辯論表現卻像落後者,更是不停地質疑張亞中"急"的立場,顯然想把"聚江之争"變成"朱璋之争",制造一種抛棄。但朱某對自己的立場,對對手的提問,大多沒有明确回答,而是集中精力對張亞中的指控,是一大不足。另一聊天的張亞中似乎受到了民調的影響,鎖定了對朱立倫的攻擊,兩人互相套帽,甚至有些氣勢。整個辯論完全集中在兩岸政策上,如何調和黨内?如何促進青年參與?黨組織怎麼改革等等,幾乎沒有墨迹,可惜。此外,政黨為了執行自己的政策,首先要先獲得"政權",張應該解釋黨務改革的運作,以及如何使話語得到大多數選民的支援。
至于卓伯遠,呂志遠認為自己表現最溫和,不僅不情緒化,還能自由回答問題,強調專任黨主席等政治觀點,也是四人中存在感最低的。
前台南區省長蘇煥之在看完全場辯論後接受采訪,笑着說朱芮倫很危險,不那麼穩定,張亞中因為包裝"新鮮",不是沒有機會而被邊緣化;
蘇煥志指出,江其琛和朱立倫在兩岸的論述中,是國民黨較為傳統的論述,但這一瓶頸在于不超出馬英九的範圍,是以老調重彈,我們未來兩岸關系不會有突破。相對而言,張亞中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包裝政策,傳統的"深藍"族群會有新鮮感,也可能吸引一些"中藍"。
在談到江其琛時,蘇煥之說,江是不是一個很好鬥的人,這是"深藍"族群非常郁悶的地方,"如果他很強,今天黨主席這個位子,誰也不能拿走。原來江其琛的情況非常不利,現在張亞中興起,對江河更不利。朱、張被抓殺,這樣的辯論形式顯然已經邊緣化了蔣、卓那一類。(林靜賢/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