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度李彥宏:未來十年人工智能領域這八項技術,百度将堅定投入,并培養500萬AI人才

"工程思維在實踐中非常重要和普遍。最近的一個例子是自動駕駛。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豔紅近日在北京大學新工程國際論壇上緻辭時表示,工程思維和科學思維有很大的不同,在自動駕駛領域,如果用科學思維去做,就是一個台階,要做到L5擴大規模,商業化,Waymo就是這樣;

在座談會上,李克強發表了題為"簡化複雜性,從科學思維到工程思維"的演講,在談到新工程建設和人才培養時,他表示,新工程注重培養工程人才思維,簡化複雜問題,結合實際的"妥協"一步一步。同時,新工程時代的人才要具備創新、跨界、開拓的能力。他還建議,要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系,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在産業實踐和技術落地方面,李說,百度在工程思維的基礎上,選擇自動駕駛裡程的坡度路徑,從部分道路從全無人駕駛開始,逐漸擴大地理範圍,進而向全自動駕駛的L5級邁進。

百度推出了自駕遊服務平台"蘿蔔跑",在北京、上海、廣州、漳州、長沙等地開展營運,累計接待旅客超過40萬人次。

"我曾經說過,當有一美元時,我們将投資于技術,我們将投入1億,我們将投入技術,我們将投入100億技術,我們将投入技術。技術的前沿浪潮不是等待,我們要提前10年、提前20年投入和布局。"李彥宏說。

百度多年來一直保持着15%以上的研發投入強度,去年其核心研發投入占營收的21.4%。

在推動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過程中,李克強認為,未來十年人工智能領域将有八項關鍵技術,從數量到質變,分别是自動駕駛、數字城市營運、機器翻譯、生物計算、深度學習架構、知識管理、AI晶片和個人智能助手。

"這八項技術突破将廣泛改變人們的生産和生活方式,我對此深信不疑,這八項技術也将是百度堅定的投資方向,"李說。"

李說,中國現在擁有培養領先人才和戰略科學家的最佳土壤,并強調未來五年,百度将為社會培養500萬人工智能人才,并繼續為國家的戰略科技實力做出貢獻。

百度李彥宏:未來十年人工智能領域這八項技術,百度将堅定投入,并培養500萬AI人才

<h2>以下是李彥宏的演講實錄:</h2>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回到母校,參加今天的新工程國際論壇。

我上一次回來是在三年前,為慶祝北京大學成立120周年。今年是我從北京大學畢業30周年,原定于8月7日我們87年級在學校舉辦聚會,後來因為疫情被取消,感到很抱歉,收到了我們新工程論壇的邀請,是以特别高興有機會分享我多年來做大項目的經驗, 供您參考。

當我讀到的時候,北京大學沒有工程學,出國留學的是計算機科學,同一所學校還有計算機和電子工程系,這兩個系都是理工學院的一部分,是以總覺得理工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然後離開學校進入工業,關于工程思想和想法, 在工作中慢慢學習。

可以說,缺乏工程思維是我們北京大學畢業生的短闆。2000年我回國創業,早期的創業團隊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北京大學。在讨論工作時,你經常可以看到工程思維和科學思維之間的差別。

比如搜尋結果的順序,我要求1秒出來的結果(當時行業标準差不多是3秒),團隊告訴我做不到,使用者搜尋一個詞,比如"電商",網上有這個詞可能有幾百萬個頁面,按相關性從第一到100萬排序, 而且要支援大量使用者的并發通路請求,是不現實的,而且我們是一家小公司,資源有限。

我說不,誰讓你從第一個到第一個百萬排序,哪個使用者會翻到10萬頁結果來看?你的算法可以從無數的網頁中找到最相關的1000個結果,并按相關性對它們進行排序,我們隻需要讓使用者翻10頁,真的找不到他想要的東西,隻需改變搜尋詞(query)。

你看,這就是做工程和做科學之間的思維差異。我們的同學都經過科學處理,從第一名到第一百萬,我工作了幾年,知道妥協,隻走出前1000名。

你妥協,每天有數億人可以享受到你指尖資訊的便利,你不妥協,你永遠可以成為實驗室産品。

工程思維在實踐中非常重要和普遍。最近的一個例子是自動駕駛。

用科學思維去做,就是要升天,再做L5再擴大規模、商業化,Waymo就是這樣。但許多獲得圖靈獎的人表示,L5在未來幾十年内很難實作。

用工程思維來做,就是要一步一步來,首先要實作某些場景下的自動駕駛。特斯拉已經采取了制造L2,高速跟蹤汽車,改變車道,在停車場自動停車等方法。這是一次成功,市場非常可以接受,汽車都在銷售,無數人每天駕駛特斯拉汽車免費為他們收集各種資料,是以特斯拉擁有無與倫比的超大規模自動駕駛資料,是以投資者認為特斯拉更有可能成為無人駕駛汽車。與此同時,特斯拉賣車賺了不少錢,創造了良性循環,汽車工業經曆了百年之久的轉型。

特斯拉的道路是一種工程思維邏輯,是對科學問題的妥協,是自動化的梯度,從L2到L3,L4,L5。但這難道不是唯一可行的梯度嗎?

我們認為還有另一個梯度,那就是自動駕駛行駛裡程的坡度。

現在在任何一個場景的全無人駕駛都做不到,全國500萬公裡的道路,一步實作無人駕駛都做不到,那麼我們能不能從最簡單的5萬公裡、10萬公裡開始呢?技術上在不太混雜的地方,在大家更遵守交通規則的地方,在交通信号燈設定更合理的地方,已經能夠實作完全無人駕駛,我們可以先在這些地方運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斷學習,并不斷完善,并逐漸擴大無人車服務的地理範圍, 這樣我們也可以去L5。

百度已經走了這樣一條漸進的道路,我們成立了一家名為蘿蔔跑的專賣能力公司,為大家提供自駕出行服務。如今在北京亦莊、廣州黃埔、長沙、漳州等諸多地方,普通使用者都能夠打到無人駕駛汽車的蘿蔔跑,而且很多時候也免費。

今天,我們的無人駕駛車輛已經接待了超過40萬名乘客。

懂得把難題變成簡單的問題,懂得妥協,懂得一步一步,我認為是工程思維和科學思維的主要差別。我們的教育是多科學思維,少工程思維,希望北京大學新工程在這方面能夠多加重視,多培養工程思維人才。

目前,全球科技創新已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動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技術應用速度快于人們的想象,新工程建設也在這一背景下湧現。

去年,我做了一個判斷: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領域将有八項關鍵技術,從數量到品質:自動駕駛、數字城市營運、機器翻譯、生物計算、深度學習架構、知識管理、AI晶片、個人智能助手。

這八項技術突破,将廣泛改變人們的生産和生活方式,我堅信,而這八項技術也将是百度堅定投入的方向。

技術成果的誕生,源于百度多年來對技術的大力投入。

作為一家以科技為主的公司,百度多年來一直保持着超過15%的研發投入強度,去年核心研發投入占收入的比重達到21.4%。

我曾經說過,當有一美元時,我們将投資于技術,有1億,我們将投資于技術,有100億美元,我們将投資于技術。

技術的前沿浪潮不是等待,我們要提前10年、提前20年投入和布局。

例如,八年前,當百度決定投資自動駕駛技術時,我們認為這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項目,将徹底改變人類的旅行和生活。

得益于長期布局和創新路徑選擇,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現已跻身全球領先企業之列,也是該領域唯一一家跻身專業研究機構行列的中國公司之列。

創新事業需要創新型人才。着眼于工業應用的未來,我也希望加強學校與企業雙方的聯系,我們互相學習,共同成長。在這方面,百度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嘗試。自2015年以來,我們連續七年支援教育部的合作教育計劃,旨在培養高校教師,并投入超過1000萬的教學和研究資金。我們已經在700多所大學教育訓練了3000多名大學教師,并參與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教材的準備工作。

當我去美國學習時,我喜歡人工智能作為一門新興學科。但我的教授評論說,這是沒用的,實用性差,行業不認識,靠這個找不到工作。

從最初的"學習人工智能找不到工作",到今天","不學習人工智能很難找到工作",對技術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放眼望去,布局稍早一點,我覺得這也是新工程的建設。

工程新人才的建設,一方面注重教師的培養,另一方面注重學生核心競争力的提升。在我看來,新工程時代的人才必須具備三種能力,即創新、跨界和開放。

第一個關鍵詞,創新。

20多年前,當我從美國回來創辦百度時,我希望,像矽谷創業公司一樣,我可以招聘一批有5年左右工作經驗的工程師,但最終招聘到的幾乎一個明确的應屆畢業生,因為當時網際網路是一個新事物,沒有一所學校可以培養自己的同行技術人員, 更不用說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了。

我們當時面臨的所有問題都需要年輕人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就是創新。最後,這些員工中的許多人已經成長為公司的核心骨幹。

如今,百度60%以上的員工都是研發人員,正是這些富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帶着用科技改變世界的夢想,從一行代碼出發,創造了今天的百度。

第二個關鍵詞,跨界。

在自動駕駛、AI晶片等領域,我們的業務布局提前了八到十年,人才培養優于企業布局。這些技術領域的背後有跨學科、跨界,是以對跨界思維人才的需求更大。建立健全複雜人才培養機制,鼓勵更多人才跨領域、跨崗位流動。

我們堅信,隻有人才的綜合能力提高,企業才會更有活力,百度的技術實力才能始終走在行業的前列。這就是我想說的,年輕人應該敢于越境,主動越境,為未來投資。

第三個關鍵詞,開放。

你可能會意識到,人工智能技術正變得越來越複雜,但應用卻越來越簡單,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業界倡導的開源開放概念。

例如,百度打造全國首個自主研發、功能豐富的産業級深度學習平台,都是開源開放的。開發人員無需學習aithic理論或從頭開始編寫算法代碼即可高效設計和開發aithimide技術,這大大加速了AI技術的多樣化和規模化。

例如,一名12歲的國小生雖然沒有程式設計,但通過參加現場槳課程,成功開發了一個AI程式來測試口罩是否是标準的。如今,飛槳平台彙集了來自各行各業的360多萬開發人員。

中國無疑是科技從業者的最佳時機。我們擁有足夠的技術應用,全球最完整的産業鍊供應鍊,随着新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随着領先人才和戰略科學家的最佳土壤的培養,大規模的創新将不可避免地在中國出現。

不久前,習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建設一大批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隊伍,發揮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準研究型大學和科技領軍人才的作用,圍繞國家重點協調國家科技企業龍頭隊伍。 領域和重點行業。

正如北京大學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所說:"教育工作者不是為了過去,不是為了現在,而是為了未來。"

在此,我也想向大家鄭重承諾:未來5年,百度将為社會培養500萬AI人才,為國家戰略科技實力建設,不斷貢獻,不侮辱使命,不承擔時代。

謝謝!

來源:深思熟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