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于中國,馴化于紐西蘭的水果之王:猕猴桃

作者:x百科小先生
生于中國,馴化于紐西蘭的水果之王:猕猴桃

在世界上數十萬種高等植物中,約有10,000種用于人類消費,飼料,工業,藥用和觀賞用途,而其餘的是尚未被發現使用的野生植物。暫時發現其目的并不意味着它永遠不會有用。曆史上有許多植物曾經被認為是無用的,被稱為"水果之王"的中國猕猴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正如人們後來發現的那樣,價值一百倍。

猕猴桃是一種落葉蔓越莓灌木,高約5至8米。它的葉子像紙一樣薄,它的初乳是乳白色的,然後變成黃色,Aly很可愛。其果實從8月到10月成熟,圓形或長圓形,肉質多糊,香氣臀美。

中國是猕猴桃的故鄉,在很久的過去,野生猕猴桃生長在中國大江南北的山區,自給自足,讓猕猴桃吃。猕猴桃進入人類生活大約1000年前,唐代詩人于承曾有"中庭井,猕猴桃"詩句。明代藥劑師有"它的形狀像梨,它的顔色像桃子,猕猴喜歡吃,是以有它的名字。

生于中國,馴化于紐西蘭的水果之王:猕猴桃

紐西蘭人最早認識于1899年,當時來自英國一家著名花卉幼苗公司的園藝師威爾遜(Wilson)很快注意到了美麗果樹,并在中國湖北西部引進植物時将它們引入英國和美國。但當時,英國和美國并沒有将猕猴桃轉化為商業水果。在他們看來,猕猴桃隻是一種流行的觀賞植物。威爾遜将猕猴桃引入西方,同時他将野果介紹給湖北省宜昌市的西方人,并變得非常受歡迎。因為他們認為猕猴桃的味道像西方長期種植的醋栗,是以這些西方人稱猕猴桃為"宜昌醋栗"。

1903年,一位名叫伊莎貝爾的紐西蘭女教師去湖北省宜昌看望她的妹妹。回來後,伊莎貝爾帶回了一些猕猴桃種子。1910年,猕猴桃在紐西蘭一位農民的果園中開花。

生于中國,馴化于紐西蘭的水果之王:猕猴桃

由于猕猴桃的味道與當地人的口味一緻,紐西蘭人繼續馴化和改進他們的品種。再加上土壤和氣候條件的可用性,紐西蘭的猕猴桃種植取得了成功。到1940年,紐西蘭北島幾個果園的猕猴桃産量相當可觀。1952年,猕猴桃首次出口到英國倫敦。此後,紐西蘭培育的猕猴桃品種逐漸被引進到澳洲、美國、丹麥、德國、荷蘭、南非、法國、意大利和日本等國家,猕猴桃已成為世界上新的果樹品種。今天,猕猴桃是紐西蘭的國寶。

猕猴桃維生素C含量極為豐富,比柑橘高5~10倍,比蘋果高20~28倍。它還含有8%至16%的葡萄糖和檸檬酸。是以,罐頭、醬汁、多汁、合成器、水晶和葡萄酒、蛋糕等食品是由猕猴桃加工而成的,不僅是老年和弱者、兒童的滋補品,也是高海拔、航海、地下、高原和牧區等特殊經營者的進階營養品。

生于中國,馴化于紐西蘭的水果之王:猕猴桃

猕猴桃也具有相當大的藥用價值。水果除對人體某些疾病,如心髒病、肝炎、腸病等有一定作用外,其根部具有清水發熱、分散出血的功能;近年來,臨床證明,中國猕猴桃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由于猕猴桃的花蜜腺發育良好,芳香而美麗,它們是一種蜂蜜植物,可以提取香料。

猕猴桃的莖皮和果肉含有膠水,浸泡在水中後即可提取。這種植物膠水,除用于造紙、印染、化工等工業部門外,在建築工程中采用當地材料,施工簡單、成本低、經久耐用、防潮、彈性大、光亮美觀等優點,深受群衆好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