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整個世界,
開始對奢侈品祛魅了。
01
中美貿易戰,
好像走向了奇怪的方向。
02
最新消息顯示:
美對華加征關稅
部分産品已經加到245%。
對此,
官方之前就表示過:
50%和100%以及更高,
本質沒什麼差別,
是以不會再繼續陪他們玩數字遊戲。
而就在中美貿易摩擦如火如荼時,
中國的工廠老闆和制造業從業者們,
卻悄悄打響了一場
“掀桌子”的戰争。
之前特朗普政府不是說:
中國跟美國貿易,
美國的錢都被中國賺走了,
是以才要狠狠加關稅嗎?
而中國的制造業從業者們
紛紛出來打臉,
他們拍視訊發到外網去
曝光了一個真相:
錢真的被中國人賺走了嗎?
一位東莞箱包廠大哥,
拿出一個價值3.8萬美元的
愛馬仕鉑金包。
把它每一塊皮革用什麼皮、
每一個五金的産地在哪裡、
供應商的名字、
成本是多少,
全部都拆解了一遍,
最後告訴所有人,
加上人工核算,
這款包成本一共僅僅1395美元。
但是奢侈品公司,
轉手就賣你3.8萬。
開心嗎?冤大頭們?
一位工廠老闆,
直接曝光Lululemon的成本價。
你們買一件夾克,
要花100美元。
可同樣的商品,
成本隻需要5-6美元。
瑜伽褲标價400美元,
中國出廠價僅10美元,
剩下的你們都在為品牌付費。
還有女生買的那些
幾百上千的大牌化妝品。
各個标榜着什麼
X國高端品牌,
但80%都是中國制造,
你覺得賣這麼貴,
成本一定很高吧?
但其實成本隻有5美元。
然後直接翻10到40倍的價格賣給你。
還有一位小姐姐更狠,
直接把各大歐美品牌,
在中國代工廠的名字,
全都曝光了出來。
你們不都以為,
買的是意大利産、
法國産、英國産?
覺得自己買的是“高端貨”,
看不起中國制造嗎?
可抱歉,
大部分都是中國産的,
然後送去國外貼牌,
轉手翻幾十倍賣給你。
中國制造的品質,
一點也不差。
也就是說,
中國制造的品質确實是好,
中國産品在全世界
也非常有競争力,
但是中國的制造從業者和工廠,
幾乎隻賺了屬于商品的成本價,
而大部分的利潤和空間,
都被所謂的
奢侈品品牌的溢價給收割了。
雖然這些視訊
很快被品牌方舉報下線,
但已經在外網引起轟動。
不知為何,
看完這些新聞我忽然有了一股——
“創翻全世界”的瘋感。
而一直被蒙在鼓裡的
外國網友們集體破防了。
他們很多人以前一直覺得,
自己花大價錢買的奢侈品,
是“意大利手工定制”
是“法國匠心打造”。
可萬萬沒想到,
是自己以前一直“看不起”的,
中國流水線制造出來的。
原來自己才是韭菜,
原來中國制造的品質一點不差,
原來搶錢的不是中國人,
而是自己國家的寡頭财閥。
而各大歐美奢侈品品牌沒想到,
這場關稅之戰,
最後是沖着自己來的。
03
在對賬之後,
發生了第二件離譜的事:
中國的電商平台集體爆火。
醒過神來的美國人,
到處說自己被騙了,
開始求連結,
要中國人教一教自己
如何繞過中間商,
直接去中國下單,
去找物美價廉的“平替”。
其中,
中國跨境電商敦煌網
飙升到了國外app下載下傳榜第二。
敦煌網,
本是一個B2B平台,
相當于是為美國一些
中小批發商提供批發服務的平台。
這個平台裡,
有超3300萬種線上産品,
涵蓋電子産品、家居和玩具、
鞋服、珠寶、健康和美容等等,
方方面面什麼都有。
一位紐約的二手店老闆
算了一筆賬:
從敦煌網進貨300件T恤,
總價900美元,
拆分成3個免稅小包裹,
物流成本降了20%,
到手價比本地批發商便宜55%。
以前隻有企業主知道,
但現在大批消費者直接湧入,
因為現在可以1件起訂7天到貨。
其實這些産品,
現在賣到美國來,
可能也還是要加關稅。
但大家發現,
即使加了關稅,
成本效益也非常高,
比商場裡面便宜太多。
還有很多部落客,
開始在TikTok,
教大家如何在
淘寶京東1688等購物平台購物。
還有很多老外,
更是曬出了自己的購物體驗:
有人花79美元,
在中國買了三條
質感不輸Theory的連衣裙,
這錢在商場隻夠買條腰帶。
有人發現常買的輕奢品牌
在中國電商賣三折價。
有人從中國買了婚紗,
發現在他們那幾千美元的婚紗,
在中國隻要300美元。
甚至還有人,
開始教外國人砍價……
其實不管哪個國家,
普通人心态都一樣,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都想買物美價廉的産品,
都不願被當傻子騙。
川普萬萬沒想到,
關稅大戰最後,
是在為中國跨境電商賣平替鋪路。
這件事最後,
慢慢演變成一場
全世界對奢侈品的祛媚之戰。
04
其實,
中國是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
中國人,
是最愛搶奢侈品的人。
以前經常看新聞:
全世界各種免稅店,
都是中國人在排隊搶貨。
一旦降價,
更是淩晨4點
也要起來排隊搶包。
但你有沒有發現,
近幾年越來越多人,
開始對奢侈品大牌祛媚了。
各種大牌護膚品,
慢慢被國産品牌替代。
以前都愛買“牌子貨”,
現在好用就行。
以前很多人,
省吃儉用隻為買一個包。
但買了後發現:也就那樣。
是以現在許多人,
甯願去多買幾個平價好看的,
也不想再為溢價買單。
這背後其實就是,
大家對奢侈品認知不斷加深。
越來越多人,
看清了奢侈品背後的真相。
05
首先,
很多奢侈品,
沒看起來那麼高貴。
很多奢侈品廣告,
拍的都特别高大上。
外國設計師,
用着獨創的保密針法,
一針一線的縫制。
一個包經過N道環節,
曆經幾個月的打磨,
才能送到消費者手中。
“意大利手工制作”
“法國匠心打造”,
聽起來就特别“高貴”。
可實際呢?
皮革裁剪縫制、
五金件安裝,
99%的步驟是在
中國工廠流水線完成。
隻不過最後,
以原材料的方式,
把這些半成品運到
意大利、法國等地,
最後在那邊,
縫個扣子、貼個标簽,
立馬就變得高貴起來了,
價格立刻翻上好幾倍。
而且,
你以為隻要是奢侈品
它們的品質、材料就好?
就拿L某品牌來說,
最受歡迎的老花和棋盤格,
包身用的都不是真皮
隻有包邊和包柄是真牛皮,
用便宜的人造皮,
賣出真皮1000倍的價格,
還要标榜着自己是環保。
可這所謂的環保舉措,
到底是真心還是噱頭?
不僅如此,
大牌包包的品質問題,
可謂如數家珍。
有消費者發現,
有的包一碰就劃痕明顯。
有得包買來放着就發臭。
還有些奢侈品衣服更是離譜。
既不能幹洗,
也不能水洗。
有女生花3萬5
買一件香奶奶上衣,
洗一次就掉色。
當詢問導購怎麼洗,
得到的回答是:
“對不起,
我們的衣服不能洗,
穿幾次就要扔掉。”
巴黎世家3000塊的雨靴不防水,
香奈兒高跟鞋沾水就廢。
愛馬仕的拖鞋穿着穿着炸線。
一問就是:
穿我們鞋的人,很少走路。
之前莆田有一個段子,
如何分辨莆田的假貨?
容易壞的是真貨,
怎麼造都不壞的是莆田貨。
雖然這隻是個玩笑,
但也從側面反映出
部分奢侈品,
隻是故事講得好,
品質很堪憂。
這些情況,
倘若放在普通品牌上,
品牌早就被噴死。
可就因為它們是奢侈品,
品質差也變成了,
另一種“高貴”,
把消費者洗腦成傻子了。
06
最讓人憤懑的是,
花大錢去消費奢侈品,
還有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
之前甯波的杜女士
特别喜歡愛馬仕,
但愛馬仕有個潛規則,
想買包就得配貨。
比如你想買個10萬的包,
必須先去花20萬,
才有資格看一眼這個包。
而配的貨也不是随便選,
而是一些賣不出去
但死貴死貴的貨。
比如幾千塊的碗,
7萬的垃圾桶,
90多萬的擺件,
為了買包,
杜女士花了140萬配貨。
結果她去找銷售的時候,
還被嫌棄配貨太少,
銷售嚣張地告訴她:
我就不給你包,
你能拿我怎麼樣?
而與她有類似遭遇的不止一人,
就連明星都逃不過。
之前馬麗穿着T恤,
去逛奢侈品店,
結果被導購覺得買不起。
給她遞水的時候,
取笑她道:
喝吧,不買東西喝個水飽也行~
在奢侈品點花着巨款,
消費者都沒有尊嚴。
就連導購,
都可以鼻孔朝天的看你。
花了錢,
買不到想要的東西,
還要受氣,
難道韭菜就沒有尊嚴?
07
其實大部分人都知道,
奢侈品本身不值那麼高價,
但為什麼還願意買單?
因為奢侈品賣的,
就是品牌所營造出來的
所謂身份象征和階層标簽。
社會學家凡勃倫提出過一個
“炫耀性消費”的概念,
人們購買奢侈品,
看中的并不完全是它的使用價值,
而是希望通過這樣東西
顯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例如很多人,
身着阿瑪尼西裝,
腕戴勞力士手表,
這些奢侈品會成為無聲的語言,
在社交場合成為一種社交貨币,
幫助人擷取他人的認可與尊重。
在這種消費觀念的驅使下,
奢侈品成了無數人
用來彰顯身份的工具。
别人沒有,我有,
我比你高一個等級。
别人買不起,我買得起,
我比你更有面子。
這也是為什麼奢侈品,
甯願賣不出去,
也絕不能降價的原因。
因為一旦降價,
一旦普通人也能買得起,
那它就失去了“身份”的價值。
但現在,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
對奢侈品祛媚了?
因為大家發現,
其實這就是一場,
由奢侈品品牌公司
制造出來的消費主義陷阱。
事實證明,
厲害的人穿得再普通,
依然很厲害,
而省吃儉用買個包,
想彰顯自己身份,
結果别人隻會覺得你在背高仿。
一個人的價值,
不取決于穿了什麼衣服,
背了什麼包,
戴了什麼表,
再貴重的奢侈品,
也隻是一個工具,
它隻能襯托你,
卻沒辦法提升你。
如今,
不止是中國消費者,
關稅之戰,
讓全世界消費者,
開始對奢侈品的祛媚。
忽然想起
女艦長韋曉慧說的那句話:
“帶着非常昂貴的手表,
顯示自己身價百倍,
這種價值觀,我完全沒興趣。
我想要的是,一塊不貴的手表,
因為我戴過了,是以身價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