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 彬彬
編輯| 黎莉
前言:
在華麗輝煌的皇宮深處,宮女們的命運卻與金碧輝煌的殿宇毫無關系。
她們被送入宮廷,看似侍奉皇室,實則不過是被随意驅使的工具,甚至地位低如牲畜。
她們吃什麼?住在哪?如何度過漫長的青春?是錦衣玉食,還是暗無天日?
宮女制度溯源:從奴婢到"花鳥使"
宮女,顧名思義就是在宮中服侍的女性。
這一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漢代。
起初,宮女多是從戰敗國挑選的女俘虜或奴隸。
随着時間推移,宮女的來源漸漸多樣化,甚至出現了把罪臣妻女發配充當宮女的情況。
入宮,成了不少女子改變命運的捷徑。
漢代時,宮女還隻有區區數十人。
到了清朝,這一數字已膨脹到幾千乃至幾萬之衆。
選美,是挑選宮女的重要途徑之一。
《漢書》記載,東漢時期,朝廷每年八月都會派專人去民間選美,農家13到16歲的姑娘,無一例外都在選拔之列。
《唐會要》中提到,唐玄宗年間,負責挑選的使者被賦予了"花鳥使"的雅号,其職責是"采擇天下美女"。
宮女的選拔标準可謂苛刻。
身材不能太胖或太瘦,容貌絕不能有半分瑕疵,就連身高也要恰到好處,不能太高或太矮。
種種條件,讓許多女孩子望而卻步。
皇權的"陪襯":宮女的凄慘生活
進得宮來容易,活得下去卻難。
那些初入宮的宮女,往往要經曆一番折磨。
十幾個人擠在一處安身,睡覺隻能側身而卧,連翻身都奢侈。
吃的用的,都要精打細算。
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宮中森嚴的規矩。
走路姿勢、說話聲音,稍有不慎就是一條人命。
日子就在提心吊膽中一天天過去。
宮女們精心伺候主子,時刻擔心被别人陷害。
為了赢得聖上青睐,勾心鬥角的事情屢見不鮮。
下等宮女觸犯宮規,少不了要吃一頓鞭子,重則被斷手斷腳。
一旦被打入冷宮,命運無異于行屍走肉。
然而,連這樣的日子,都是"幸運兒"的專屬。
絕大多數宮女,根本無緣走近皇帝身邊,一輩子都在為宮裡的瑣事忙碌。
在皇權的至高無上面前,她們的生命如塵埃般微不足道。
伴君如伴虎:小心行事方能活命
若有幸得到皇帝垂青,千萬别高興得太早。
古人說"伴君如伴虎",所言非虛。
就拿唐朝說事兒,唐宣宗寵愛一名小宮女,剛過了一天蜜裡調油的好日子,轉頭就得了一紙賜死的聖旨,就因為皇後覺得夫君陷入女色有傷皇威。
再看隋文帝,好不容易看上一個嬌俏可愛的宮女,還沒等來下次侍寝,倒是等來了皇後的毒酒。
愛美人者不愛江山,妒婦們又怎能容得皇帝身邊有其他女人?
為了生存下去,宮女們小心翼翼,步步為營。
要讨好皇帝,還要留意身邊其他女人的眼色。
稍有不慎,就有滅頂之災。
這種如履薄冰的日子,着實令人喘不過氣來。
抛棄尊嚴:屈辱一生隻為謀生
絕大多數宮女,就這樣在皇宮裡蹉跎一生。
她們從來沒有做夢的權利,更沒有期望愛情的資格。
打小進宮,直到青春不再,隻為了換口飯吃。
有個叫趙氏的宮女,長得膚白貌美,手卻更是細膩柔嫩。
有一次,南宋皇帝忍不住誇了一句,贊賞她的皮膚。
誰成想,當晚趙氏就被人砍斷了雙手。
後來人們才知道,這是皇後嫉妒所為。
還有一個小宮女,是唐明皇最寵信的秘書少監高力士的女兒。
母親臨終前曾懇求高力士,務必讓女兒遠離宮廷是非。
誰知高力士不依不饒,硬是将女兒送進宮裡,結果不到三天,女兒就被當成了楊貴妃的枕邊玩物。
這些悲慘的經曆在宮中比比皆是。
宮女們如同微塵,任人踐踏,毫無尊嚴可言。
為了活下去,她們選擇忍氣吞聲,把悲傷埋藏心底。
曙光渺茫:宮女解脫無望
令人唏噓的是,這樣不堪的日子,往往要持續到宮女三十幾歲,才有可能得到解脫。
到了三十歲上下,宮女們會被赦出宮。
然而,那時的她們早已精神憔悴,心如死灰。
一些出宮的宮女,身無長物,不得已淪為街頭妓女。
有的人幹脆就地自盡,再也不願忍受屈辱的人生。
更多人選擇隐姓埋名,苟延殘喘,用手工活維持生計。
隻有極少數人,比如著名的衛子夫和令妃魏璎珞,靠着過人的才智和手腕,才能在這座是非之地翻身做主人。
但這樣的奇迹,實在太過渺茫。
結語:
對普通百姓而言,紅牆内的故事,是那樣的離奇而陌生。
然而對宮女來說,那座宮殿就是可以吞噬一切的荒漠,無數女子的青春都凋零在這片土地上。
或許,死去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但誰又能保證,來生不再重蹈覆轍?
今天,當我們重溫那段塵封的曆史,我們或許應該放下對帝王将相的好奇,去聆聽一下宮女們的心聲。
哪怕是一句歎息,都值得我們為之動容。
畢竟,她們的一生,從未真正屬于過自己。
生存,對于宮女而言,是多麼奢侈的字眼。
在這座富麗堂皇的牢籠裡,連做夢都是一種罪過。
她們來到人世,就注定要在皇權的陰影下蜷縮一生。
縱使有萬般哀愁,也隻能在心底暗暗歎息。
曆史不會記住宮女的名字,但我們不能忘記她們曾經鮮活的生命。
讓我們為那些逝去的靈魂點上一支蠟燭,願她們在天之靈得以安息。
願沒有人再為身不由己的命運而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