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已經工作超22年了,目前國際空間站至少有4處以上的裂痕,還有50多處“隐藏的隐患”。
對此,馬斯克呼籲趕緊放棄國際空間站,特朗普也正有此意。
一時間,2名苦等9個多月的宇航員實在忍不住發聲了…
美國宇航員滞留太空9個月
2024年6月,美國宇航員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帶着無數人的期望,踏上了他們看似普通的太空之旅。
他們乘坐着“星際客機”,本想着在太空潇灑走一回,執行個為期8天的任務就凱旋而歸,誰能料到,這一去,就踏上了一條充滿意外的坎坷之路。
任務剛開始沒多久,壞消息就接踵而至,先是“星際客機”的推進器出了故障,緊接着,又發現氦氣洩漏。
這可把地面上的從業人員急壞了,因為這兩個問題一出現,“星際客機”就沒法按原計劃返航了,兩名宇航員隻能被迫滞留在國際空間站。
而且,因為美國總統更疊,是以營救計劃一直被推遲,兩位宇航員的安全問題,一下子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長期在失重環境下,身體機能會不斷流失,面容變得憔悴,而太空輻射也時刻威脅着他們的健康。
就拿威廉姆斯來說,在太空中待久了,他瘦成了“錐子臉”,照片一公布,外界一片嘩然,大家都特别擔心他的身體狀況。
好在特朗普上任後,事情有了點新進展,特朗普表示要趕緊把滞留在國際空間站的兩名宇航員接回來,還下令要在3月19日前完成任務。
這消息一出來,大家都松了口氣,覺得宇航員回家有盼頭了。
然而就在特朗普釋出此聲明後,馬斯克緊接着建議放棄空間站,把資源都投入到火星探索上去,這是什麼意思,馬斯克是不打算管太空站滞留的那兩位宇航員了嗎?
放棄國際空間站?
其實不然,馬斯克的意思是将宇航員接回來,但不再對國際太空站進行深入研究,而馬斯克有這樣的提議也是有原因的。
國際空間站,從1998年開始建設,到現在已經運作了27年,這麼多年來,它一直在太空中勤勤懇懇地工作,為人類的太空科研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你要知道,在太空那個複雜又危險的環境裡,就算是再厲害的“老将”,也難免會出現各種狀況。
太空垃圾和太陽輻射,就像是兩個甩不掉的麻煩精,一直困擾着國際空間站。
太空垃圾在太空中橫沖直撞,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撞上空間站,給它來個“突然襲擊”,而太陽輻射呢,就像一把看不見的刀,一點點侵蝕着空間站的各種裝置。
早在2018年的時候,研究人員就發現國際空間站有漏氣的情況,不過好在問題發現得還算及時,大家趕緊想辦法處理。
可到了2020年,NASA又發現了漏氣問題,這次也嘗試着去修補,可最終也隻是暫時止住了漏氣,根本沒法從根兒上解決問題。
日子一天天過去,漏氣問題不但沒解決,反而變得越來越嚴重了,據統計,現在每天有超過1.1千克的空氣從國際空間站洩漏出去!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要是一直這麼漏下去,宇航員的生命安全可就懸了。
除了漏氣情況,國際空間站上的部件都老化得厲害,好多裝置都到了該退休的年紀。
經過仔細檢查發現空間站上有4處裂縫,還有50處隐患,面對這樣的情況,大名鼎鼎的馬斯克坐不住了,他直接建議放棄國際空間站。
不過馬斯克這建議一出來,就遭到了宇航員威廉姆斯的強烈反對。
威廉姆斯表示,雖然他被困在空間站,但也正是以他對空間站有深厚的感情,他覺得國際空間站雖然毛病不少,但還是有巨大科研價值的。
是以威廉姆斯直接拒絕了馬斯克讓他回來的提議,表示願意繼續留在空間站工作。
對于馬斯克和威廉姆斯的各自喊話,大家議論紛紛,美國到底該怎麼決定國際空間站的未來走向呢?
不過,就在美國國際空間站深陷困境,麻煩不斷時,在地球的另一邊,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卻迅速崛起...
中國“天宮”崛起
從2022年建成起,中國“天宮”空間站便如同太空中一顆璀璨的新星,穩穩地運作了超過三年。
“天宮”空間站的厲害之處,可不隻是展現在運作時長上,它涉足的科研領域相當廣泛,生命科學、微重力實體等這些聽着就高大上的尖端領域,都在它的“掌控”之中。
不僅如此,中國“天宮”在國際合作方面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和巴基斯坦簽署了航天員選拔訓練合作協定。
國際空間站因為各種問題,壽命岌岌可危,而“天宮”正以嶄新的姿态崛起。
要是真能在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接過太空科研的大旗,那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可就承擔起了更大的責任。
這不僅是對中國航天實力的考驗,也是為全人類的太空探索事業添磚加瓦。
從國際空間站面臨的困境,我們能深切感受到太空探索這事兒,實在是艱巨又複雜。
太空垃圾、太陽輻射,還有各種裝置故障,都像一道道難以跨越的坎兒,這時候,就凸顯出各國加強合作的重要性了。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太空探索這麼宏大的事業面前,各國隻有攜手共進,才能共同應對這些挑戰。
中國“天宮”的成功,恰恰為這種國際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它就像一個開放的平台,歡迎各國一起參與太空科研,分享成果。
展望人類太空探索的未來,我們應以開放、包容的态度,一起攜手去探索宇宙的奧秘,宇宙那麼大,藏着無數的秘密等待我們去揭開。
隻有各國齊心協力,才能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最終造福全人類,未來,中國航天會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大踏步前進。
參考文獻
每日經濟新聞-2024.11.22《4處裂縫、50處隐患、漏氣問題加劇!國際空間站陷入“最緊迫危機”,但美俄分歧嚴重》
光明網-2025.3.6《馬斯克:放棄國際空間站!滞留太空9個月的美國宇航員回應了》
免責聲明
文章内容、圖檔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