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零刻GTi13 Ultra+擴充塢:完美匹敵台式PC,迷你主機終極形态?

在迷你主機領域,性能與擴充性始終是魚與熊掌的博弈,而零刻GTi13 Ultra+擴充塢組合的推出,試圖尋求在「本體性能怪獸+擴充塢生态鍊」進行破局,來突破迷你主機諸多限制。今天我們帶着這個疑問,分别對「本體」和「搭載擴充塢」兩種形态下進行測試,驗證其是否實作"桌面替代"這個終極目标。

這款主機除了支援PCIex8插槽擴充塢方案,無損擴充獨立顯示卡之外,配置方面也是頂流:intel酷睿i9-13900HK處理器,還内置了雙揚聲器和145W電源,并且采用了廠商自研MSC2.0熱處理散熱方案,可以說性能直接拉滿了。再搭配上自家的EX顯示卡擴充塢,輕松實作A卡、N卡無損擴充,彌補了迷你主機核顯在圖形顯示較弱這個短闆,使用場景一下子就豐富了起來!

零刻GTi13 Ultra的形态革命到底有哪些亮點?

外接顯示卡滿足你的所有迷你狂想:迷你主機最大的瓶頸就是來自于顯示卡方面,目前解決方案無非就是雷電接口外接、Oculink轉PCIe和PCIe直連幾種方案,前兩種不僅性能受限,而且相容性也不好,關鍵成本相對還較高,都在千元甚至千元以上了,是以最好的就是零刻GTi13 Ultra+擴充塢的PCIe直連這種方案。

PCIe x8插槽擴充方案看似簡單,其實想要跑滿128Gbps的傳輸帶寬,讓外置顯示卡性能無損釋放,就非常不容易。零刻GTi Ultra系列算是第一個采用這種無損方式的廠商,并且擴充塢完全自主生産,成本價給到使用者,隻需要多花299就能完美實作無損擴充外接顯示卡的效果,完全可以媲美傳統主機。

空間魔術的極限挑戰:小小體積不僅内置了145W電源,還繼承了雙揚聲器和陣列麥克風,不依賴于任何外接音頻裝置,就能線上語音交流,真的是将内部有限空間利用到了極緻。并且接口還大滿貫,即便是不常見的SD插槽也安排了,展現出恐怖的工業整合能力。

MSC2.0重構散熱秩序:選這種小主機大家最擔心的就是散熱問題,尤其是零刻GTi13 Ultra這種性能狂暴的機器,散熱确實是個關鍵項。零刻從散熱媒體、風道設計、噪源、算法等多方面着手自研的MSC2.0散熱系統,效果真不是吹的,後面會有專項測試。

靜音效能協同讓1+1>2:主機的靜音效果絕對關乎辦公效率,依靠單一風扇政策來權衡散熱和靜音的關系,就限制了想象空間,零刻自從MSC2.0散熱系統問世之後,靜音效果确實在市場上獨樹一幟,這個後面咱們會測試。

加量不加價:相比GTi12 Ultra的準系統價格2599元,GTi13 Ultra的準系統是2799元,差價200元。同樣,32GB+1TB整機的價格分别是3699元和3899元,也是差200元。也就是說從12900K更新為13900HK隻需多花200,你們說值不值呢?

接下來咱們來看主機設計,一體鋁合金外殼很有幾分Mac Studio工作站的味道,這種CNC成型全素金屬材質不僅好看,機身強度也更高。由于電源進行了内置,不管重量還是體積都較平時看到的迷你主機大一點。

其機身不大但依然擁抱全接口生态。前面闆接口除了常見的USB3.0(10bps)、USB-C(10bps)及3.5mm音頻接口,還有不常見的SD插槽,并且電源鍵還整合指紋識别功能,上面為拾音四陣列麥克風。值得一提的是,搭載AI晶片的麥克風還有降噪功能,即使5米内多角度對話都能清晰拾音,用來視訊會議或者語音電話都挺不錯。

零刻GTi 13 Ultra後面闆有2個2.5G網口、4個USB3.0 、1個雷電4(40Gbps)、1個HDMI(4K 60)和一個DP1.4a(4K 144Hz),支援異口三屏同時顯示。這樣一來,日常中經常用到的鍵鼠、螢幕挂燈、顯示器、列印機等裝置就都有位置直接接駁了。

底部為蜂窩開孔ABS材質,也是整機散熱系統唯一的進風通道,保證外部空氣可以流經處理器、主機闆、SSD等每一個元件,最後内部均熱闆背部出風口,從機身後側流出,形成一個完整的散熱風道。

扯下底部矽膠條,可以看到用來接EX擴充塢的插槽,通過這根PCIe X8标準的接口就能為主機外接桌上型電腦顯示卡,增加整機的圖形能力。拆下底版,就能看到高密度透氣蝕刻金屬網,這張金屬網的作用就是後期清灰友善,還能有效的防止底部大顆粒物體吸入主機内部,造成主機元件損害。

拆下金屬防塵網,就能看到揚聲器和内置電源了,電源支援最高19V 1.63A直流輸出,最大提供145W的輸出功率,供電給65W的13900HK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個揚聲器功率為單個4W,并且還專門在螺絲孔位和底部加入了矽膠緩沖,避免聲音共振問題。聽感也還不錯,與Mac mini的差不多,一般需求足夠了。再往下拆,結構就變得複雜了起來,甚至還需用到4.5mm的六角套筒,安裝和更換SSD、記憶體要先拆下金屬支架才能進行安裝,選擇準系統版的朋友要有一定動手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前後接口都是PCB獨立設計,這種小闆好處就是能有效隔絕主機闆與外接裝置之間熱量,進而讓傳輸更穩定。當然,這樣設計對于廠家的内部設計、裝配和成本都是一個挑戰。

再來看EX擴充塢,它是專門為零刻GTi Ultra系列設計的,與底部的PCIe插槽可以無損比對,相比雷電、USB4、OCuLink等方案更有優勢,并且這個顯示卡擴充塢方案廠商已經開源,期待後期有越來越多的廠商能夠加入,畢竟幾百塊的價格是真便宜的。

EX顯示卡拓展塢的好處就是相容性更好,不僅支援市面上的桌上型電腦顯示卡擴充,還支援SSD、Wi-Fi子產品的擴充,而且還内置了600W的電源,「性能本體+生态擴充」的雙模戰略讓迷你主機在專業生産力領域有了一席之地。

PCIe插槽做了金屬加強,2個8Pin的供電口,自帶2條供電線,直連或者轉換一下,市面顯示卡都能适配,并且還為使用者準備了USB口和Wi-Fi天線接口,友善後期按需擴充。

安裝非常簡單,最後用支架固定好即可,相容市面上所有的PCIe桌上型電腦顯示卡。值得一提的是,擴充塢在主機接觸面都是軟性材質覆寫,很好的保護了機身漆面。

零刻這款GTi13 Ultra搭載了Intel第13代酷睿i9-13900HK處理器,性能核最大睿頻5.40 GHz,能效核最大睿頻4.10 GHz,14核20線程(6個性能核 + 8個能效核),基礎功耗45W,可調節至最大65W,算是移動平台目前性能最為強勁的型号了。

BIOS中可以對TDP進行更改,需要極緻性能隻需要在BIOS中改為65W即可,極緻的性能帶來的是高負載和多線程任務中更為優秀的能力,當然功耗、發熱也會相對增加,以下測試都是在65W的TDP下進行的。

魯大師處理器綜合得分為131萬,其中處理器得分為738726、顯示卡為113075、記憶體得分為277074、硬碟為181549,擊敗了全國75%的使用者。

從CineBench 2024跑分來看,單核99、多核763pts,相比之前測試過的12900H、8845HS成績好一些,單核成績高出不少。

如果隻是日常學習、辦公,96個執行單元、最大動态頻率1.5GHz的Intel Iris Xe顯示卡性能足夠,但是對于遊戲使用者、設計人員等專業使用者,顯示卡性能就是瓶頸了,那麼下面對比一下安裝EX擴充前後效果對比,看提升有多明顯。

通過魯大師跑分可以看出,不管這張1070Ti顯示卡放在桌上型電腦還是EX擴充塢上,性能都是完全釋放的,損耗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搭配零刻GTi 13 Ultra後更是提升明顯。

我們使用3DMARK軟體分别進行Time Spy Extreme、Time Spy、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Fire Strike等項目測試,可以看出,零刻GTi 13 Ultra搭配EX擴充塢前後差距明顯。

遊戲測試環節中,先在《黑神話悟空》中進行了測試,在1080P畫質下,隻有單主機核顯,即便畫質設定為中,平均FPS也才23。

加上擴充塢的1070Ti顯示卡後,即便全部調整為高畫質下的FPS也能有62幀。

在《絕地求生》1080P畫質測試中,可以看到,在核顯銳炬Xe下玩起來就非常吃力了,即便是畫質調低也才40多FPS,卡頓感明顯。而外接上擴充塢的1070Ti之後,全高畫質加上渲染比例為106,一局下來平均幀率為137,非常流暢。

《永劫無間》1080P下,将模型精度、曲面細分、貼圖品質、特效品質全部調為“高”,整局副本打下來平均幀率為76+fps,效果還是可以的吧?

同樣玩《大表哥2》,1080P畫質全部設定為最高,開啟垂直同步、三重緩沖,紋理品質、光照品質全部設定為超高,一局下來平均幀率66FPS,與傳統主機體驗沒有任何差別。

在室溫22℃環境下使用FurMark+AIDA64對GTi13 Ultra進行烤機測試,連續壓力測試30多分鐘,CPU一直都保持最高65W滿載輸出,核心最高為76℃,風扇轉速為1753RPM。

烤機過程中,使用測溫工具對整個主機進行了全身測溫,背部出風口溫度最高,在55℃左右,機身溫度也主要分布在上蓋闆尾部區域,在38℃左右,前置面闆溫度為28℃左右,看來PCB小闆在導熱上确實幫助不少,并且後出風口與機身材質不同,也很好的阻止了熱量向旁邊傳導的可能,散熱方面零刻确實做的道地。

烤機滿載情況下,咱們實測一下噪音控制情況,使用分貝測試儀可以看到,距離20cm左右測得數值為33分貝,在環境聲中幾分忽略不計。

當然,使用EX擴充塢的使用者除了遊戲愛好者,同時也有用來做生産力的,對于日常處理視訊、圖檔的小夥伴來說,搭配擴充塢的獨立顯示卡,渲染速度真的是質的提升,2分鐘左右的4K視訊導出也就幾十秒。

搭配了EX擴充塢後,跑DeepSeek本地模型也是沒問題的,考慮到顯示卡是8G顯存,使用Chatbox部署DeepSeek-R1-7B模型到本地,CPU占用很低,GPU占用大約90%,token生成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這套配置跑7B模型很輕松,但是很多問題都會超出題幹要求範圍,多數時候都能通過調整Temperature來解決,但是有些複雜的問題就不行了。後來嘗試了8B模型,效果就好了一些,速度也能接受,如果手上有高端顯示卡的可以嘗試14B或者32B,隻要顯示卡扛得住,CPU絕對沒壓力。

GTi13 Ultra自帶SD插槽,312MB/s也很快速,一般相機、記錄儀等裝置導資料就友善了很多,根本不用依賴于任何擴充塢或者讀卡器。

GTi13 Ultra外觀上對于想要打造極簡桌面的朋友來說,類Mac的風格和親民價格是非常讨喜的。體驗上來說更适合對便攜性與桌面級性能都有需求的使用者,尤其是搭配EX顯示卡擴充塢後性能真的有了跨越式提升,讓迷你主機正式進入專業生産力領域。這套方案在未來幾年中依然保持競争力,當然僅需基礎辦公,單獨購買本體更具成本效益。

零刻GTi Ultra産品中「性能本體+生态擴充」雙模戰略的出現,也讓迷你主機不再與「性能妥協」的标簽綁定,再搭配上指紋識别、雙揚聲器、SD卡槽、雙網口等加分項,滿足了使用者“既要還要”的需求,當性能不再受體積禁锢,迷你主機的規則将繼續被重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