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把NPU使用率跑到飛起,AI小鋼炮,怎能不愛?
歡迎來看「Kim較瘦」,今天要評測零刻SER9 Pro(AI 9 365)迷你電腦,據說它就是PC界的小哪吒。
得益于AMD與Intel的神仙打架,近年來PC處理器疊代非常積極,尤其是架構更新越來越勤快,牙膏味道越來越淡。攢機圈也逐漸分為兩派,追求個性化或極緻性能的玩海景房DIY,追求極簡主義或成本效益的玩迷你電腦。
下面要體驗的,正是零刻搭載AI 9 365處理器的最新款小鋼炮,型号SER9 Pro,闆載32GB記憶體準系統售價4000元出頭,妥妥的AI世代性能向甜點定位。
.
一、SER9 Pro × AI 9 365
零刻是深圳安卓微(AZW)旗下的電腦品牌,即暢銷海外的Beelink,它專注迷你電腦品類,包括旗艦級GT系列、成本效益SE系列與特殊用途EQ系列。本期主角SER9 Pro,隸屬成本效益SE系列,R代表AMD Ryzen平台,9代表銳龍AI 300系列(即銳龍8000系列的下一代)。
事實上,零刻SER9 Pro有兩款機型,模具完全一樣,差別僅在于處理器,有點類似筆記本電腦的細分政策。高配版采用AI 9 HX 370,妥妥AI世代的移動處理器之光,從CPU-iGPU-NPU全面進化,唯一遺憾是定位偏高。所幸的是零刻從善如流,于2025年春節檔又推出采用AI 9 365處理器的SER9 Pro标準版,比高配版便宜600大元,相當親切。
針對SER系列近代熱門機型的差異,詳見Kim較瘦秘制《一張圖讀懂零刻SER宇宙,SER8 × SER9 Pro 365 × SER9 Pro 370的差別》。簡單說,SER9基本延續SER8的經典模具,從外殼到接口都一脈相承,除了處理器疊代之外,最大的改款在于,将DDR5記憶體插槽更新為闆載LPDDR5X,同時利用省出來的空間增設麥克風與雙揚聲器。
處理器疊代方面,相比上代銳龍8000系列,船新的銳龍AI 300系列可謂架構大更新,首先CPU部分更新為Zen5大小核架構(核心變多,能效提升),其次iGPU部分疊代至RDNA3.5架構(365維持12核,370更新16核),最後也是最重要的,NPU部分疊代至XDNA2架構(AI算力飙升至50 TOPS)。
至于SER9 Pro兩兄弟怎麼選,AI 365還是AI 370,看預算&需求吧。兩款處理器的技術架構、功能特性與NPU算力完全一緻,差別僅在于,AI 370的CPU規模多2個小核、iGPU規模多4個核,是以在多核運算與遊戲場景略有優勢,個人感覺便宜600大元的AI 365更有成本效益。
PS:如無特别說明,下文所述的“SER9 Pro”,均指采用AI 9 365的标準版。
.
二、輕開箱
零刻SER9 Pro采用家族傳統的禮盒式包裝,封套+盒蓋+純白的極簡設計,開箱儀式感到位,仿佛正在開啟蘊藏神秘力量的寶盒,與迷你電腦的氣質不謀而合。
内包裝采用數位領域常見的複式雙層結構,取出主機可見整齊收納的配件,包括黑色的電源擴充卡、HDMI線與拆機工具,妥妥的開箱即用。
零刻SER9 Pro延續SER8/SEi14的經典設計,采用一體式金屬機身造型,三圍135×135×44.7mm,體積約0.8L,裸機重量約0.8kg,這身材比超薄筆記本還袖珍,而且随便找個背包都能裝下,通勤機動性拉滿。
先别說什麼“果裡果氣”,光憑這份雲淡風輕的迷你造型×極簡設計×細膩質感,就說SER9 Pro好不好看吧,最起碼電源鍵按得順手。不過美感還是次要,一體式金屬機身的奧義在于,既能提升産品可靠性,又能降低風扇噪音。
有意思的是,SER9 Pro的一體式金屬結構僅覆寫機身的四個面(頂面/正面/兩個側面),至于背面與底闆則采用塑膠材質,這是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就是保證冷熱通道徹底隔離。SER9 Pro采用“下進風/後出風”散熱,是以冷通道的底闆與熱通道的背面必須獨立于一體化機身,且互相隔離。
SER9 Pro标配電源型号為HKA12019063-0A1,功率120W(19V/6.32A),由航嘉代工,三圍70×70×30mm,淨重約260g,與主機身材同樣mini,也是零刻最常用的電源擴充卡,支援最高65W的處理器調校功率綽綽有餘。
接口方面,SER9 Pro一如既往的大滿貫配置,面闆3個接口+背面8個接口,而且前後配置設定得當,擴充性與便利性都感動常在,徹底告别擴充塢的存在。
1個USB-C 4(40Gbps/PD/DP1.4/雷電3)
1個USB-C 3.2Gen2×1(10Gbps)
2個USB-A 3.2Gen2×1(10Gbps)
2個USB-A 2.0
1個DP1.4(4K@240Hz)
1個HDMI2.1(4K@2404Hz)
1個2.5G網口
2個3.5mm音頻口
相比SER8最大的改進,就是面闆上的四個小孔(哦不,四個麥克風),搭配内置雙揚聲器,可輕松支援主流AI大模型的語音互動,大大提高生産力與娛樂力。
.
三、拆機看
零刻SER9 Pro内部采用迷你電腦主流的雙層複式結構,以主機闆為隔斷将機身内部分為上下兩個區域:上層為平台區,包括處理器、闆載記憶體、VC均熱闆與靜音風扇;下層為硬碟區,包括固态硬碟、硬碟散熱器、無線網卡、揚聲器與防塵網。整個散熱系統的風道設計為“下進風/後出風”,兼顧清涼×靜音×防塵,不愧是零刻成熟的MSC2.0散熱方案。
照例拆機環節走起,拆解難度較低,首先用牙簽或針尖挑起橡膠塞,然後愉快擰下四顆螺絲,就能将塑膠底闆分離。唯一的槽點,标配螺絲刀缺乏信仰,建議零刻定制一款吧。
取下塑膠底闆後,可見金屬防塵網,以及防塵網上的兩個顯眼包(内置揚聲器),拆解防塵網需擰下左右兩顆螺絲。需要注意的是,防塵網兼做内置音響的固定支架,音響與主機闆有排線相連,拆解防塵網時要溫柔一些。
取下防塵網就能看到整個硬碟區域,注意看右上角貼有“效”字的螺絲,代表進一步拆解可能會影響保修,事實上拆解到此區域,已經滿足正常的更新與維護需要,沒必要瘋狂的試探。
取下SSD散熱器,就能更換M.2硬碟與無線網卡,由于SER9 Pro采用闆載記憶體,那麼2個硬碟插槽與1個網卡插槽就是整機的DIY空間。碩大的SSD散熱器,确實令人安心,需要提醒的是,為避免局部發熱,安裝單硬碟時建議避開無線網卡堆疊那個插槽。
忍不住誇一句,零刻的主機闆設計與内部堆疊相當緊湊,各種零件&接口布局合理,散熱與風道也考慮周到,不愧是迷你電腦老法師。
.
四、硬體配置
本期評測樣品為零刻SER9 Pro(AI 9 365),32GB+1TB整機,來跟它們打個招呼吧!
▼處理器
SER9 Pro搭載AMD銳龍家族AI 9 365,按以前的定位隸屬第9代移動處理器,按全新的命名隸屬第3代移動AI處理器,行動代号Strix Point,基于Zen5+RDNA3.5+XDNA2架構,妥妥銳龍AI 300系列次旗艦定位。
▼CPU
銳龍AI 9 365采用台積電4nm工藝,Zen5+Zen5c大小核架構,10核20線程(大核4C/8T+小核6C/12T),大核頻率2.0~5.0GHz,小核頻率2.0~3.3GHz,官方TDP功耗28W,零刻調校至54W。CPU-Z基準跑分,單線程789,多線程7791,整體性能相當于intel桌面處理器i7-12700。
▼iGPU
核顯型号Radeon 880M,采用RDNA3.5架構,12組CU,768個流處理器,頻率2900MHz,相當于經典前任Radeon 780M的強化版。對标N卡方面,遊戲性能介乎RTX 2050 Mobile與GTX 1650 Max-Q之間,玩個《黑神話:悟空》還是可以滴。
▼NPU
與時俱進的AI引擎,采用XDNA2架構,AI算力高達50 TOPS,相比上代銳龍8000系列的AI算力16 TOPS,可謂質的飛躍。值得一提的是,銳龍AI 300系列已認證Copilot+ PC的官方認證,與AI世代完美接軌。至于生态方面,AMD也在積極布局,與業界主流的AI應用進行廣泛合作,充分發揮XDNA2架構的生産力。
▼記憶體
SER9 Pro采用闆載LPDDR5X記憶體顆粒,32GB版本為8GB×4四通道配置,記憶體頻率為8000MHz,時序26-18-21-42。AIDA64記憶體跑分,讀取速度93GB/s,寫入速度109GB/s,複制速度84GB/s,延遲111.9ns,性能符合預期。
▼硬碟
SER9 Pro标配1TB固态硬碟,拆解樣品采用英睿達P3 Plus固态硬碟,PCIe 4.0協定,無緩存設計,等等,這塊硬碟怎麼……既熟悉又陌生!老玩家都懂的,英睿達P3 Plus也算零刻禦用物料,但以往的配方都是176層QLC閃存×墨西哥組裝,這回整個PCB連同閃存都大變樣,不禁令人好奇。
細細品,新款英睿達P3 Plus改成馬來西亞組裝,主要依然是群聯PS5021-E21,閃存依然是美光原廠顆粒,不過……閃存FBGA Code改成NY340,通過美光物料庫查詢,對應閃存型号為MT29F8T08EQLCHL5-QU:C,敲黑闆,這可是232層TLC閃存啊,單顆粒8Tb,難怪隻需1顆閃存就能組成單條1TB硬碟。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更驚喜的是,采用TLC顆粒的英睿達P3 Plus(new),溫控相當卓越,跑一圈CrystalDiskMark,硬碟最高溫度僅44℃!沒有對比不知道厲害,參考較瘦手頭采用QLC顆粒的英睿達P3 Plus(old),同場景下最高溫度超過50℃,就問意外不意外?
CrystalDiskMark跑分,順序讀寫速度為5208MB/s與4752MB/s,4K随機(Q1T1)讀寫速度為74MB/s與225MB/s,符合中端PCIe 4.0硬碟的性能表現,順序寫入性能明顯優于QLC舊版。
TxBENCH跑分相對苛刻,順序讀寫速度為4870MB/s與4725MB/s,4K随機(Q1T1)讀寫速度為60MB/s與107MB/s,與CrystalDiskMark的結果基本一緻。
▼無線網卡
SER9 Pro标配英特爾AX200NGW無線網卡,支援WiFi6與藍牙5.2。WiFi規格為802.11ax協定/ 160MHz頻寬/ 1024QAM調制/ 2×2空間流,5G頻段理論帶寬為2402Mbps,2.4G頻道理論帶寬為574Mbps。需要說明的是,該網卡采用内置簡易天線,WiFi信号很容易受主機擺位影響,善于動手的玩家可嘗試更新網卡或改造外置天線。
▼内置音響
根據零刻官方說法,之是以SER9型号後面帶Pro,是因為相比SER8增配了麥克風與雙揚聲器,這個小細節瞬間提升迷你電腦的生産力。日常辦公或批量修圖場景,偶爾需要聆聽應用提示音(比如渲染完畢),此時外接音箱或戴耳機就有點大材小用,而零刻内置音響則恰到好處。
内置音響采用獨立PCB子產品化設計,數字功放晶片為至盛半導體的ACM8625S(内置DSP算法),ADC晶片為芯麥科技的GC1808,控制晶片為宏晶科技的STC8G1K08,咳咳,外加兩個23mm揚聲器單元。
.
五、NPU飛起
作為AI世代的移動處理器,銳龍AI 9 365的NPU更新至XDNA2架構,AI算力高達50 TOPS,那麼問題來了,NPU到底有啥用?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CPU-iGPU-NPU的邏輯架構不同,擅長的領域自然也不同,簡單說,隻有在處理擅長的事務時,它們才能發揮最高的效率。比如AI應用,CPU/iGPU/NPU都能提供AI算力,但CPU的能效比最低,純屬徒增功耗感覺不強。
至于iGPU與NPU相比,AI能效又鹿死誰手?嗯哼,不妨通過一款AI應用來感受NPU的硬核實力,OMG,終于把NPU使用率跑到飛起!
▼Amuse AI
Amuse是AMD官方推出的AI創作工具,它基于Stable Diffusion模型進行本地化部署,在桌面端提供傻瓜式的AI圖像生成能力,當然更重要的是,針對銳龍AI 300處理器的專屬優化。比如“EZ模式”的文生圖功能,就能調用NPU來跑Stable Diffusion并提升分辨率。
下面簡單做個“文生圖”測試,用英文輸入“On a rain day, Batman and Snoopy drink coffee in the forest.”(下雨天,蝙蝠俠和史努比在森林裡喝咖啡),分别在關/開XDNA選項的情況下,讓Amuse生成四張圖檔,進而對比iGPU與NPU的AI能效。
▼iGPU算力
關閉兩個XDNA選項,純粹由iGPU提供AI算力,此時iGPU負荷最高,CPU輕度參與,NPU在家睡覺。生成四張圖檔總耗時8.1秒,疊代速度為3.1it/s,注意看CPU封裝功率(平均值)為26.6W,mark一下,稍後對比。
▼NPU算力
開啟兩個XDNA選項,純粹由NPU提供AI算力,此時NPU負荷最高,CPU輕度參與,iGPU回家睡覺。生成四張圖檔總耗時8.5秒,但疊代速度提升至3.3it/s,注意看CPU封裝功率(平均值)為13.4W,其中NPU功率僅占1.4W!
▼NPU的奧義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iGPU與NPU的AI能效差距,真的差很大……咳咳,絕不是差一倍的問題!
要知道HWiNFO監控的是整個處理器的總功率,包括待機功耗+CPU參與功耗+AI計算功耗,扣掉前兩個後,第三個才是iGPU與NPU跑AI算力的真實功耗。
假設Amuse兩次生成圖檔時,待機功耗一緻,CPU參與功耗也相當,那麼通過NPU功率=1.4W,可以大緻推算iGPU的功耗,結果相當驚人……
省流,同場景跑AI算力時,NPU的能效比是iGPU的數倍,甚至十倍!可謂多快好省。
.
六、性能測試
始于開箱,終于跑分,或許就是裝機的簡單快樂。零刻SER9 Pro預設調校功率為54W,即BIOS裡PowerLimit Setting=Balance Mode,通過HWiNFO檢視調校參數,功耗牆(PL1/PL2)為54W,溫度牆(Tjmax)為90℃。
核顯的顯存照例從實體記憶體裡固定預留+動态配置設定,預設預留4GB,相比SER8調個顯存還要進BIOS,現在SER9 Pro倒是友善很多,直接在顯示卡驅動(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就能調。
PS:本期評測是基于處理器54W功耗的表現,BIOS/Win11/核顯均為預設設定,僅供參考。
▼Cinebench R23
基于影視行業Cinema 4D特效引擎的權威CPU基準測試軟體,單核成績1971,相比銳龍8845HS提升13%;多核成績18769,相比銳龍8845HS提升20%。
▼PCMark10
典型的生産力基準測試标杆,總分7202,各子項目分值落在6900-15600區間,基本沒有短闆,三大項目均在萬分左右,其中内容創作領域表現亮眼,不愧是全能戰士。
在PCMark10跑分天梯分布圖裡,SER9 Pro的基準分已超越83%的樣本,可歸為“2023年遊戲筆記本”,妥妥的生産力無憂。
▼V-Ray 6 Benchmark
基于V-Ray渲染技術的基準測試軟體,CPU評分20293,相比銳龍8845HS提升33%;iGPU-CUDA評分933,相比銳龍8845HS提升29%,輕松助力内容創作。
▼3DMark-Fire Strike
渲染分辨率1080p的DirectX 11基準測試,相對輕松愉快些,總分9207,顯示卡項目9996,實體項目28644,CPU&GPU綜合項目3529。顯示卡項目相比銳龍8845HS提升24%。
3DMark-Fire Strike跑分天梯分布圖同樣印證上述結論,零刻SER9 Pro的總分超越35%的樣本,介乎“平價遊戲電腦”與“商務辦公筆記本”之間。
▼3DMark-Time Spy
渲染分辨率2K的DirectX 12基準測試,總分3994,顯示卡項目3596,CPU項目10722。顯示卡項目相比銳龍8845HS提升23%。
在3DMark-Time Spy跑分天梯分布圖裡,零刻SER9 Pro的總分超越15%的樣本,相比“商務辦公筆記本”依然優勢明顯,妥妥核顯之光。
▼Steel Nomad Light
渲染分辨率2K的DirectX 12純光栅基準測試,總分3403,平均幀率25fps。從同款GPU分布圖可以看出,零刻SER9 Pro的性能釋放優于Radeon 880M的标準水準。
▼黑神話:悟空
核顯之光必須挑戰的3A遊戲标杆,需要說明的是,《黑神話:悟空》的幀率對畫質設定非常敏感,修改任何一個設定項都可能讓幀率過山車,是以這裡盡量按預設設定做最小化調整,減少幹擾因素,呈現SER9 Pro最原始的性能。
1080p分辨率/FSR清晰度75/幀生成開啟/光追關閉/畫質等級中,平均幀率52fps,95%幀率>47fps,屬于基本能玩。
1080p分辨率/FSR清晰度75/幀生成開啟/光追關閉/畫質等級高,平均幀率41fps,95%幀率>37fps,高畫質幀率下降10fps左右,追求流暢度的可适當降低FSR清晰度。
▼待機功耗
先來看空載待機情況,前台僅開啟AIDA64與HWiNFO的傳感器功能,背景僅Win11預設程序,靜置一段時間後,觀察傳感器平均值。
CPU封裝功率:3.9W
CPU溫度:24.6℃
硬碟溫度:19℃
風扇轉速:1262rpm
▼CPU單烤
延續上面的場景,AIDA64開啟Stress FPU,運作CPU單烤超過24分鐘,觀察傳感器目前值。
CPU封裝功率:54W
CPU溫度:72.4℃
CPU大核睿頻:3.8GHz
CPU小核睿頻:2.9GHz
硬碟溫度:27℃
風扇轉速:1713rpm
▼iGPU單烤
前台開啟AIDA64、GPU-Z與HWiNFO的傳感器功能,背景僅Win11預設程序,FurMark開啟RUN,運作iGPU單烤超過21分鐘,觀察傳感器目前值。
CPU/GPU封裝功率:47.6W
CPU/GPU溫度:61.5℃
GPU頻率:2896MHz
風扇轉速:1603rpm
不得不說,零刻SER9 Pro的散熱系統非常給力,整機溫度比想象中低,即使風扇滿速也沒有惱人的噪音。
.
尾巴
零刻SER9 Pro是一款跨越世代的迷你電腦,它在SER8經典模具的基礎上,将處理器疊代至全新架構的銳龍AI 300系列,精巧的内部堆疊與優秀的散熱系統,讓銳龍AI 9 365發揮出54W的強悍性能,從CPU-iGPU-NPU都釋放出新架構的無限魅力,在NPU能效比炸裂的助攻下,正式開創迷你電腦的AI世代。
要說遺憾嘛,一體化金屬機身對WiFi信号有一定影響,建議優化天線元件;後續模具更新不妨加入RGB燈條,滿足燈控的個性化需求;建議預裝一些實用的AI工具,或提供傻瓜式的部署指導,充分發揮AI小鋼炮的價值;标配的拆機工具逼格有待提升。
好吧,這堂課就到這裡,更多搞機黑科技,敬請關注「Kim較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