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終于明白為什麼馬雲一直沒有幫助好朋友許家印渡過難關了!

曾幾何時,許家印風光潇灑的時候,身邊圍繞着各種各樣的人,能被許家印稱為“朋友”的人也是各行各業的人中龍鳳,關鍵時刻,這些朋友總是能拉一把,讓他充分享受到人脈資源帶來的好處。

可到了2021年,許家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慘烈”,過去的首富突然之間成為“首負”,身邊的各位大佬朋友卻陷入了集體沉默。

出門在外靠朋友

許家印最為風光的時刻莫過于問鼎富豪榜首位,時光倒退17年,他還隻是一位普通的勞工,靠着不多的薪水養活一家老小。

要說許家印回憶自己的成名之路,或許他也能總結成一句話:出門做生意,靠的就是關系。

1992年時他帶着10萬元積蓄去深圳闖蕩,為一家貿易公司賺了10萬,就是靠朋友分出的項目才抓住了機會,并順利被提拔為主任。

得到重視後,許家印的下一步人脈圈就瞄準了自己的老闆,他曾建議:“可以與我此前工作的舞鋼合作,由我領銜成立一家新的貿易公司,現在到處都在搞建設,新的貿易公司必然能夠大展拳腳。”

果然,新公司一路長虹,許家印也向老闆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這得益于當年廣闊的市場環境,同樣得益于許家印的眼光。

那會的許家印沒有因為這些成績沾沾自喜,反倒瞄準了正蓬勃興起的房地産市場,一般來說,有着穩定收入的公司不願意涉及那些風險巨大的新産業,但許家印再度靠着三寸不爛之舌用公司的1500萬打造了廣州珠島花園。

短短兩三年,公司從這一個項目狂攬2個億,許家印精準的眼光再度得到市場印證,這下,寄人籬下的生活是他難以接受的了,單幹成為他這個階段的一大決策。

一路風風雨雨,許家印不是沒有遇到過困難,每次他都能逢兇化吉,那些過往也成為他被“神話”的根本原因。

原本亞洲金融風暴他都該倒下了,碰巧遇上房改政策出台,許家印靠着“高負債、高增長”的政策向前猛沖,于2016年登頂。

他非常善于洞悉人性,就連他的産品都是如此。

瞄準國内的大部分客戶需求,小面積、低價格、低成本的政策就是能保證許家印的樓不愁賣,在各地都曾是“行業标杆”級别的存在,就連知名戰略專家王志綱都指出:“他這個人厲害之處就是同時瞄準市場與人性,房子開盤必特價,日後必升值,想着撿便宜的人很多。”

高負債一直是許家印的慣用伎倆,可在他的房子賣得快時,一切似乎并沒有太大影響,最起碼轉得動。

若是有時出現了資金缺口,許家印就會通過自己擅長的交際能力擺平事端,比如英皇老闆楊受成為他牽線結識了新世界鄭家父子,許家印也隻用了3個月就通過打牌的方式深受信任,和對方簽訂了對賭協定,一下就解決了問題。

“人找人”的方式也是許家印社交的基本手段,他在玩“鋤大D”的過程中還結識了星島新聞主席何柱國、中渝置地主席張松橋、華人置業主席劉銮雄等,這些人都掌握着龐大的資源,并且為許家印所用。

内地的富豪數量同樣不少,首富榜更是幾經輪換,這裡面也有許家印的好友,比如知名度極高的馬雲。

馬雲的事業蒸蒸日上時,許家印的地産版圖同樣迅速擴大,兩人的合照在這段日子還不少,大多是臉上充滿笑意。

2014年6月,恒大與阿裡巴巴宣布召開戰略合作釋出會,阿裡巴巴為恒大俱樂部注資12億元,順道買下恒大俱樂部百分之五十的股權。

那時的恒大高歌猛進,就連他們的俱樂部都非常被人看好,許家印為了足球,甚至斥巨資引進了名帥裡皮、頂級國腳,是以兩大巨頭之間的合作也被認為是新的希望。

這件事與馬雲的戰略布局無關,單純是與許家印之間的交流。

馬雲自己都說:“我是被許家印忽悠了才加入到中國足球的投資中來,我對足球的情況并不了解,恒大經常邀請我來觀看足球。”

那會的他還風輕雲淡,認為就算中國足球踢不進世界杯,最起碼也能從足球中獲得快樂。

馬雲這号人物風頭正勁,自然在許家印“人脈圈”範圍内,許家印最初是在一場聚會中邀請馬雲注資足球項目的,東聊西聊越來越多,馬雲對許家印也充滿了信任,敲定這這件事隻用了15分鐘。

當時就有媒體評論指出: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益往來。

馬雲和許家印能走到一起也不可能抛開利益,馬雲就算再怎麼不懂足球,他的考慮無非兩個方面:許家印對自己的價值、中國足球對自己的價值。

那會的許家印所率領的恒大就是邁入“千億銷售俱樂部”的行業标杆,馬雲對阿裡的要求要麼是做第一、要麼就打敗第一、要麼就和第一合作。

釋出會上,馬雲還猛猛喝着許家印的恒大冰泉,背後也能說明許家印看中了馬雲的電商管道。

那段時間兩人嘴上聊着的都是足球的事情,實際上都是生意場上的互動。

“好朋友”的沉默

從2015年開始,許家印的名聲愈發響亮,一大原因就在于他扶貧力度很大。

在全國政協的鼓勵下,他精準地選擇了畢節市大方縣,為這裡捐建了190多個肉牛養殖基地、8300多棟蔬菜大棚和9萬多畝蔬菜大田基地,還有11所國小、13個幼稚園外加一套能帶動旅遊業的古鎮,看得出他為大方縣的未來傾注了大量心血。

在一場公開講話中,許家印更是直言:“未來5年我們要無償投入80億,加上30億,總共有110億資金用于扶貧。”

這筆錢放在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是個小數目,看得出許家印已經拼了,他自己就出身在河南豫東一個貧窮的地方,穿着更新檔蓋更新檔的衣服白手起家到了現在,那種人生奮鬥勵志故事本來已經很吸引人了,可許家印又用真金白銀換取了“不忘初心”的評價。

2018年,許家印帶着自己的妻子與父親傳回了老家,那次行程迅速占據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

對于一個男人而言,衣錦還鄉的感覺無論何時體會都有一種難以自拔的喜悅。

家鄉的父老鄉親格外激動,許家印可不是單純回來“炫耀”的,而是表示将捐贈6.5億回報家鄉,其中接近一半的錢拿來建設家印中學高中部,還有1個億用于為醫院購買裝置。

妻子丁玉梅在外界眼中一直都是個神秘的女人,這也是她首次公開亮相,同樣吸引了大量鏡頭。

人隻要還在風光狀态中,就少不了贊美與簇擁,但許家印的商業運作模式意味着太多風險,很多事完全不在他的控制範圍内。

靠朋友确實能為許家印獲得不少融資,那些富豪榜上耳熟能詳的名字,幾乎都與巅峰時期的許家印有過往來。

2015年時恒大還與騰訊成立了恒騰網絡,代表着許家印正式進軍網際網路行業,這樣的招數似乎與馬雲相差無幾:要搞,就要找行業的頭部聯手。

恒大内部,許家印就是“帝王”般的存在,沒有任何人能夠沖撞他的地位,隻有附和、迎合。

在外,朋友們都很給面子,恒大自建立以來的所有危機都能被他想盡招數應對,或許在他的眼中已經沒有什麼能阻礙他登峰造極了,恒大多元化布局的現狀也意味着許家印想把什麼事情都做到最好。

新能源汽車突然成為一股浪潮,各大有點底子的企業都想着分一杯羹,搶占市場空白。

許家印同樣沒有閑着,眼看那些網際網路企業都能造車成功,那自己也能;若是恒大占據了一部分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樣能為許家印緩解債務問題。

關鍵時刻,又得是人脈發揮着作用。

造車這件事需要大量的資金燃燒,就連雷軍這種級别的人物在打造小米汽車的過程中都準備好“孤注一擲”,許家印也是打算拉投資的。

騰訊明明已經投資了市場表現出衆的特斯拉與蔚來,阿裡也投資了布局較早的小鵬汽車,可已經到了2020年6月,這兩大眼光精準的行業巨頭公司竟都瞄準了恒大汽車。

馬化騰當年購買特斯拉的股票時才是217.67美元一股,短短3年後就獲利超10倍,若不是許家印,很難想象他有什麼理由回頭看恒大。

從許家印宣布的資料來看,2020上半年集團就提供了30億資金支援、下半年還要繼續投資27億用于股權收購;若是從2019年算到2021年的總資料,恒大當時準備投資到造車領域的總資金累計高達294億。

許家印打算從2022年開始就量産汽車,并形成健康穩定的現金流,集團将不再繼續投入。

一位恒大造車業務的高管表示:“未來3到5年一定能實作産銷100萬輛的目标。”

不知道當時聽這段話的消費者有沒有相信,最起碼許家印相信了;若是他沒有相信這句話,或許恒大破裂的時間還要更晚一些。

從2021年7月廣發銀行請求當機恒大資産開始,屬于許家印的輝煌人生就徹底一去不複返了,各地的停工宛若冰雹砸來,無法回籠資金的他隻能靠變賣家産。

許家印墜入谷底的過程是漸漸的,可這期間卻沒有一個“好朋友”願意慷慨解囊。

無論是馬雲還是其他大佬的嗅覺都是極為敏銳的,但商業決策往往是以個人利益和風險管理為導向,那逼近2萬億規模的債務,是中國任何一家企業都難以彌補的。

首先馬雲的一系列商業決策都會有着對利益的判斷,哪怕當年進駐足球市場都是如此,他購買的股份就說明他已經能夠擁有話語權,能和許家印平起平坐,還說過:“我和許家印有個約定,就是都不進入更衣室,不幹預行政,俱樂部内部的事情都是裡皮說了算。”

若馬雲真的按照自己所說是個什麼都不懂的門外漢,那他完全不用這麼一大筆資金注入。

許家印的垮台從2021年開始就已經是大勢所趨,馬雲根本不可能為了許家印去買單;再者說,許家印能與馬雲成為“好朋友”,本來就是彼此的身價決定的。

參考資料

1.馬雲“牽手”許家印 12億買恒大50%股份 中國新聞網

2.馬雲和許家印為啥走到了一起 第一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