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科韻路出發 探尋“科韻路精神”

“科韻路精神”薪火不息代代傳承,成為推動天河科技創新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起源于軟體業,成名于遊戲業,科韻路是廣州乃至中國軟體與網際網路産業的一塊重要版圖。這裡先後走出了佳都、網易、三七互娛、酷狗等知名企業。“科韻路精神”在此萌生發芽,廣為傳頌。2019年,南方都市報曾推出“我為科韻路精神打call”專題策劃,通過深度報道、調研和活動等形式,系統梳理、傳播“科韻路精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今年,天河區高品質發展大會提出,要進一步傳承發揚“科韻路精神”,充分釋放資源優勢、創新潛力,實作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産業強、經濟強。近日,南都記者走訪多家成長壯大于科韻路的企業,探尋“科韻路精神”的在科技創新、産業更新中的生動實踐。

将“精品化”理念融入研發實踐

科韻路,北起天河智慧城,南連琶洲網際網路集聚區,全長11公裡。由于遊戲廠商集聚,且有着沿線8家園區曾創造出一條街7家上市遊戲公司的行業奇迹,科韻路被譽為“中國遊戲第一街”。

廣州詩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詩悅網絡”)是紮根科韻路的一家遊戲企業,去年成功登榜“中國網際網路綜合實力百強企業”。2014年,詩悅網絡從怡祥·盛達創新園起步。經過多年發展,團隊規模從幾十人擴張到超千人,辦公地點也搬遷到天河軟體園科韻園區。兩個園區均在科韻路沿線,距離僅有一公裡。

“詩悅紮根于科韻路,既受益于成熟的行業叢集效應,也便于擷取政策、人才和技術資源。”談及企業為何一直青睐科韻路,詩悅網絡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黃永斌表示,科韻路上的産業園區彙聚數字遊戲、VR、軟體研發衆多企業,形成技術協作與資源共享的“朋友圈”,産業叢集優勢明顯。“這裡可以看做共享的人才資源庫,人才流動相對集中,我們能在裡面找到合适的人才。”黃永斌說。

科韻路良好的遊戲生産業态賦能企業發展的同時,以務實、堅持著稱的“科韻路精神”也深深植根在遊戲企業當中。以詩悅網絡核心遊戲産品《長安幻想》為例,曆經四年打磨,其間推翻多個版本,最終以豎版操作、寵物進階等創新點突圍,成為2023年逆市增長的代表作。如今,詩悅網絡的産品線已覆寫二次元、回合制、ARPG、放置卡牌等多類型,四年内推出7款月流水過億的精品遊戲。“好内容才是一切的根本。”黃永斌表示,未來,詩悅網絡将拓展二次元與國風融合的新品類遊戲,以AIGC研發提升美術與劇情生産效率,開辟增長第二曲線。

跨界“二次創業”成就造車新勢力

今年開年,小鵬汽車迎來了“開門紅”。1月,小鵬汽車傳遞量30350台,在新勢力中排名第一,同比增長268%。其創始人就是從科韻路走出的企業家之一。在創辦小鵬汽車之前,何小鵬已有過一段長達十多年的創業經曆,而這段經曆,與科韻路的創新創業氛圍密不可分。

在何小鵬看來,“玩法大膽、敢于踩坑、責任心超強、甘做擺渡人”的“科韻路精神”,感染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創新創業。正因如此,他對創造一家偉大的科技公司抱有堅定的信心。“十年前,大家說網際網路創業做一個汽車公司,聽起來像一個天方夜譚。但是,我們想去試試,這一個試試成就了奇迹。”去年小鵬汽車十周年釋出會上,何小鵬如是說。

十年間,小鵬汽車錨定智能化發展方向,走“軟體+硬體”全棧自研道路,推動實作技術驅動和智駕領先,最終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三巨頭”之一。小鵬汽車的“AI天玑系統”是行業内首個将AI技術同時應用于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的作業系統。在AI技術賦能下,使用者能享受到更加美好的出行體驗。

今年,小鵬汽車和小鵬彙天将投入95億元用于研發,可同時應用于汽車、飛行汽車和機器人的自研高性能晶片——圖靈晶片将于今年規模量産。在自研晶片基礎上,年内實作本地端側的AIOS量産上車。“我們相信,隻有通過長周期、高投入的研發,堅持高品質發展,才可能實作未來出行領域的科技創新公司。”何小鵬說。

從大型軟體,到移動網際網路,再到智能電動汽車,何小鵬一直紮根在天河這片創業熱土,從未離開。“天河是小鵬的起點,更是發展的重點。”何小鵬表示,将以今年8月小鵬新總部啟用為契機,繼續紮根天河,推動智能駕駛、AI大模型關鍵技術實作新突破,為天河打造千億級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産業園區,建構現代化産業體系貢獻更多力量。

“三化融合”引領傳統建築業轉型更新

在“科韻路精神”的帶動下,科技創新滲透到各行各業,為傳統産業的轉型更新注入新的活力。

在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國内首座超170米近零能耗高層建築——中建四局科創大廈在此高高矗立。大樓采用被動式與主動式相結合的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每年節約用電約400萬度,減少碳排放量約2090噸,減碳率58.9%。這是由中國建築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四局”)獨立投資、設計、施工、營運的總部大樓。包括東塔(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西塔(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等多個廣州地标建築,也由中建四局承建。

“我了解的‘科韻路精神’,是在匠心建造的基礎上不斷突破和創新。”中建四局科技與設計管理部總經理周子璐介紹,自2008年中建四局搬到科韻路廣州資訊港園區辦公,“科韻路精神”已在中建四局員工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作為廣州建築業産業鍊“鍊主企業”,中建四局通過“三化”融合創新,加快探索以數字建造為技術支撐、建築工業化為産業路徑、綠色建造為發展目标的建築業現代化産業發展模式。

基于智能化施工裝備和建築機器人叢集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中建四局将工廠“搬到”工地,實作施工現場的“類工廠化”精益建造作業。工地上,智能機器人可完成自動化、流水化施工,以往施工現場“危、繁、髒、重”的作業場景已一去不複返。“現在,我們已經能把工廠帶到施工現場去,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提高建築施工質效,讓傳統産業煥發生機。”周子璐表示。

專家聲音

可從三個層面了解“科韻路精神”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二級教授、廣東省“十五五”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張振剛認為,“科韻路精神”,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了解。個體層面,它是勇于進取、敢為人先、永不言敗、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團隊層面,它是互相支援、共創共生共赢的集體主義精神;生态層面,它是開放包容、責任擔當、寬容失敗、政府有為、市場有效的協同創新精神。

張振剛認為,“科韻路精神”的核心就是堅韌不拔的理想信念,追求卓越的價值取向,團結協作的行為準則,開放包容的生态機制。在“二次創業”的關鍵時期,天河需要弘揚“科韻路精神”,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和動力,積極面對挑戰、把握機遇,迎接以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綠色能源三大技術群為主的時代科技浪潮,建構更加先進、更有力量、更為強大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如何通過創新精神凝聚創新創業發展動力?張振剛建議天河區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産學研深度融合,鼓勵場景創新,完善體制機制,彙聚一流人才,建構創新高地。他還提到,天河區還要加快打造數字孿生城市和人工智能産業底座,并與自身軟體與網際網路、金融、現代商貿等優勢産業結合,賦能千行百業。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夏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