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說頻繁早醒這事兒。想象一下,淩晨三四點,夜還黑得像一塊巨大的黑色幕布,大多數人都沉浸在夢鄉中。可有些人卻在這時突然睜眼,腦袋一下子清醒得像被冷水澆過。他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像熱鍋上的螞蟻,怎麼也睡不着。看看手機,才發現距離天亮還早着呢,可就是隻能眼睜睜地等着,這種情況要是反複出現,真的得重視起來!科學家研究發現,淩晨三四點正是深度睡眠的關鍵時段,這個時候醒來,深度睡眠就像被突然打斷的琴弦,“啪” 的一下斷了。深度睡眠對身體來說太重要了,就好比給身體充電,很多身體代謝和細胞修複工作都在這個時間段悄悄進行。
那些總是半夜驚醒的人,身體沒辦法得到充分的休息,時間一長,精神狀态就像被霜打的茄子 —— 蔫了,免疫力也會跟着下降,衰老速度更是像坐上了火箭,蹭蹭加快。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頻繁早醒的危害就更大了。要是你也有這個情況,不妨想想最近是不是精神壓力大,情緒像坐過山車一樣不穩定,或者也有可能是身體藏着潛在疾病,一定要及時去檢查。
再聊聊入睡困難。夜幕降臨,城市的燈光逐漸亮起,大家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準備躺在床上好好睡一覺。床軟綿綿的,就像一朵舒适的雲朵,可有些人卻怎麼也睡不着。他們躺在床上,不停地翻身,一會兒換個左側卧,一會兒又換成右側卧,可還是感覺渾身不自在。明明困得眼皮直打架,可大腦卻像一台停不下來的機器,各種雜亂的思緒在腦海裡橫沖直撞,一會兒想着工作上沒完成的任務,一會兒又想起生活裡的煩心事。
越想睡越睡不着,心裡就開始焦慮起來,看着别人能輕松入睡,自己卻像被失眠 “黏” 上了一樣,怎麼甩都甩不掉。其實啊,長時間的精神負擔、低落的情緒,還有白天堆積如山的工作壓力,都像是給大腦打了一針 “興奮劑”,讓大腦持續處于興奮狀态,多巴胺不停地分泌,大腦就像一根緊繃的弦,根本放松不下來,自然就難以入睡了。
還有睡眠時伴有身體不适這種情況。想象一下,你好不容易進入夢鄉,正做着美夢呢,突然,一陣胸痛或者呼吸急促的感覺襲來,就像有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地掐住了你的胸口,把你從美夢裡硬生生地拽了出來。這種感覺可太難受了!胸痛、呼吸急促可不是小問題,它們很可能是一些嚴重疾病的早期信号。比如說冠心病、心絞痛等心髒問題,就像潛伏在身體裡的 “小怪獸”,常常在夜間變得活躍起來,尤其是在深度睡眠階段,心髒負擔加重,胸部就會出現不适。對于有心髒病史的人來說,夜間胸痛可能和血壓波動、冠狀動脈痙攣這些因素密切相關。除了心髒問題,呼吸急促也可能是呼吸系統疾病搗的鬼,像哮喘、肺部感染之類的。
有些肥胖的朋友,或者是呼吸道容易感染、過敏體質的人,在夜間睡覺的時候,呼吸道就像被堵住了的水管,空氣不順暢,就會出現呼吸急促、打鼾甚至憋氣的情況。要是你也有這樣的症狀,别猶豫,趕緊去醫院檢查。排除疾病之後,也可以試試調整睡姿,比如有呼吸急促問題的朋友,可以選擇側卧或者半卧位,這樣能減輕胸部壓力,讓呼吸更順暢一些。# 睡眠身體不适# #疾病預警
接着講講夜間多夢或做噩夢。睡覺的時候,大家都希望能做個甜甜的美夢,可有些人卻被噩夢纏上了。晚上一閉眼,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夢就像走馬燈一樣在腦海裡轉個不停,一會兒夢到自己在懸崖邊搖搖欲墜,一會兒又夢到被可怕的怪物追趕。頻繁做噩夢就像一場夜間的 “災難”,不僅會打斷原本好好的睡眠,還會讓你早上醒來的時候,感覺身體像被掏空了一樣,疲憊不堪。其實啊,夜間多夢或者做噩夢,大多和心理壓力、焦慮這些情緒問題有關。就像白天經曆了一場激烈的 “戰鬥”,心裡積攢了好多壓力和情緒,到了晚上,大腦就通過做夢的方式把這些 “情緒包袱” 釋放出來。
想要改善這種情況也不難,平時可以試試冥想、深呼吸或者瑜伽這些放松的方法,就像給心靈做一場溫柔的按摩,緩解内心的焦慮。睡前也别做那些刺激的事兒,比如看恐怖片、想工作難題,給自己營造一個安靜、平和的睡眠環境,讓大腦徹底放松下來,這樣就能減少夜間做夢的機會啦。
最後說說頻繁起夜。大晚上的,大家都睡得正香,可有些人卻得一趟趟地往廁所跑。成年人正常情況下,夜間排尿 1 到 2 次,要是超過這個次數,而且還感覺尿意不受控制,就像水龍頭關不緊一樣,滴滴答答的,這很可能是泌尿系統出了問題,一定要盡早去醫院檢查。
老年朋友們夜間頻繁起夜比較常見,這是因為身體的激素分泌減少了,膀胱的儲尿能力也變弱了,就像一個舊水桶,儲水越來越少,自然起夜次數就多了。不過要注意,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因為血糖波動,出現尿量增多的情況,導緻夜間排尿次數增加。這裡給大家分享幾個小竅門,睡覺前 2 小時内别大量喝水,就像給夜間的 “尿意開關” 上了把鎖,能減少尿頻。飲食上也調整一下,少吃那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這些食物就像調皮的小搗蛋,會刺激膀胱,讓你在夜間熟睡的時候突然被尿意叫醒。
話說回來,每個人的作息時間都不太一樣,但睡眠時間的長短真的和我們的健康、壽命緊密相關。研究發現,成年人每天睡 7 小時是比較理想的狀态,就像給身體找到了一個最佳的 “休息密碼”。睡得太少,比如每晚隻能睡 4 - 5 小時,第二天就會像沒了電的機器人,無精打采,還可能頭痛、胸悶。可要是每天睡 9 小時,雖然感覺睡了很久,但過多的睡眠也不一定是好事,身體反而可能像進入了一種 “過度休息的慵懶狀态”。而且,壽命長的人大多都有規律的作息,每天按時睡覺、按時起床,就像給自己的身體設定了一個精準的鬧鐘,讓身體形成健康的生物鐘,保證各種生理功能正常運轉。但現在社會節奏太快了,很多人都陷入了熬夜、通宵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裡。長期這樣下去,就像不停地折騰身體的 “内部小齒輪”,會破壞生物鐘,還會影響内分泌和免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