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活多久,看睡觉就知道?寿命短的人,睡觉一般有这4个特征

先来说说频繁早醒这事儿。想象一下,凌晨三四点,夜还黑得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大多数人都沉浸在梦乡中。可有些人却在这时突然睁眼,脑袋一下子清醒得像被冷水浇过。他们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也睡不着。看看手机,才发现距离天亮还早着呢,可就是只能眼睁睁地等着,这种情况要是反复出现,真的得重视起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凌晨三四点正是深度睡眠的关键时段,这个时候醒来,深度睡眠就像被突然打断的琴弦,“啪” 的一下断了。深度睡眠对身体来说太重要了,就好比给身体充电,很多身体代谢和细胞修复工作都在这个时间段悄悄进行。

那些总是半夜惊醒的人,身体没办法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一长,精神状态就像被霜打的茄子 —— 蔫了,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衰老速度更是像坐上了火箭,蹭蹭加快。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频繁早醒的危害就更大了。要是你也有这个情况,不妨想想最近是不是精神压力大,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不稳定,或者也有可能是身体藏着潜在疾病,一定要及时去检查。

再聊聊入睡困难。夜幕降临,城市的灯光逐渐亮起,大家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准备躺在床上好好睡一觉。床软绵绵的,就像一朵舒适的云朵,可有些人却怎么也睡不着。他们躺在床上,不停地翻身,一会儿换个左侧卧,一会儿又换成右侧卧,可还是感觉浑身不自在。明明困得眼皮直打架,可大脑却像一台停不下来的机器,各种杂乱的思绪在脑海里横冲直撞,一会儿想着工作上没完成的任务,一会儿又想起生活里的烦心事。

越想睡越睡不着,心里就开始焦虑起来,看着别人能轻松入睡,自己却像被失眠 “黏” 上了一样,怎么甩都甩不掉。其实啊,长时间的精神负担、低落的情绪,还有白天堆积如山的工作压力,都像是给大脑打了一针 “兴奋剂”,让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多巴胺不停地分泌,大脑就像一根紧绷的弦,根本放松不下来,自然就难以入睡了。

还有睡眠时伴有身体不适这种情况。想象一下,你好不容易进入梦乡,正做着美梦呢,突然,一阵胸痛或者呼吸急促的感觉袭来,就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掐住了你的胸口,把你从美梦里硬生生地拽了出来。这种感觉可太难受了!胸痛、呼吸急促可不是小问题,它们很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早期信号。比如说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问题,就像潜伏在身体里的 “小怪兽”,常常在夜间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在深度睡眠阶段,心脏负担加重,胸部就会出现不适。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来说,夜间胸痛可能和血压波动、冠状动脉痉挛这些因素密切相关。除了心脏问题,呼吸急促也可能是呼吸系统疾病捣的鬼,像哮喘、肺部感染之类的。

有些肥胖的朋友,或者是呼吸道容易感染、过敏体质的人,在夜间睡觉的时候,呼吸道就像被堵住了的水管,空气不顺畅,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打鼾甚至憋气的情况。要是你也有这样的症状,别犹豫,赶紧去医院检查。排除疾病之后,也可以试试调整睡姿,比如有呼吸急促问题的朋友,可以选择侧卧或者半卧位,这样能减轻胸部压力,让呼吸更顺畅一些。# 睡眠身体不适# #疾病预警

接着讲讲夜间多梦或做噩梦。睡觉的时候,大家都希望能做个甜甜的美梦,可有些人却被噩梦缠上了。晚上一闭眼,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梦就像走马灯一样在脑海里转个不停,一会儿梦到自己在悬崖边摇摇欲坠,一会儿又梦到被可怕的怪物追赶。频繁做噩梦就像一场夜间的 “灾难”,不仅会打断原本好好的睡眠,还会让你早上醒来的时候,感觉身体像被掏空了一样,疲惫不堪。其实啊,夜间多梦或者做噩梦,大多和心理压力、焦虑这些情绪问题有关。就像白天经历了一场激烈的 “战斗”,心里积攒了好多压力和情绪,到了晚上,大脑就通过做梦的方式把这些 “情绪包袱” 释放出来。

想要改善这种情况也不难,平时可以试试冥想、深呼吸或者瑜伽这些放松的方法,就像给心灵做一场温柔的按摩,缓解内心的焦虑。睡前也别做那些刺激的事儿,比如看恐怖片、想工作难题,给自己营造一个安静、平和的睡眠环境,让大脑彻底放松下来,这样就能减少夜间做梦的机会啦。

最后说说频繁起夜。大晚上的,大家都睡得正香,可有些人却得一趟趟地往厕所跑。成年人正常情况下,夜间排尿 1 到 2 次,要是超过这个次数,而且还感觉尿意不受控制,就像水龙头关不紧一样,滴滴答答的,这很可能是泌尿系统出了问题,一定要尽早去医院检查。

老年朋友们夜间频繁起夜比较常见,这是因为身体的激素分泌减少了,膀胱的储尿能力也变弱了,就像一个旧水桶,储水越来越少,自然起夜次数就多了。不过要注意,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因为血糖波动,出现尿量增多的情况,导致夜间排尿次数增加。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小窍门,睡觉前 2 小时内别大量喝水,就像给夜间的 “尿意开关” 上了把锁,能减少尿频。饮食上也调整一下,少吃那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食物就像调皮的小捣蛋,会刺激膀胱,让你在夜间熟睡的时候突然被尿意叫醒。

话说回来,每个人的作息时间都不太一样,但睡眠时间的长短真的和我们的健康、寿命紧密相关。研究发现,成年人每天睡 7 小时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就像给身体找到了一个最佳的 “休息密码”。睡得太少,比如每晚只能睡 4 - 5 小时,第二天就会像没了电的机器人,无精打采,还可能头痛、胸闷。可要是每天睡 9 小时,虽然感觉睡了很久,但过多的睡眠也不一定是好事,身体反而可能像进入了一种 “过度休息的慵懒状态”。而且,寿命长的人大多都有规律的作息,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就像给自己的身体设定了一个精准的闹钟,让身体形成健康的生物钟,保证各种生理功能正常运转。但现在社会节奏太快了,很多人都陷入了熬夜、通宵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里。长期这样下去,就像不停地折腾身体的 “内部小齿轮”,会破坏生物钟,还会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