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9塊的五星酒店“剩菜”,年輕人瘋搶,撕開當下社會最體面的一幕

你敢相信嗎,如今搶剩菜都要拼手速了,79元便能享受到,五星級酒店的精品自助,簡直不要太誘人。

什麼牛排、三文魚随便吃到飽,面對薅奢華羊毛的機會,年輕人們從不手軟。

以至于搶“剩菜”變成了一股大熱風潮,每天都有一大批的年輕人蹲點瘋搶,運氣好的一連七天都能搶到,運氣不好的,十次裡有兩次才搶得到。

還有不少人分享自己的搶“剩菜”經驗,以及各色戰利品,看得人心裡癢癢的。

不得不令人感慨,社會真的變的,為何剩菜會變成香饽饽?年輕人們到底中意剩菜哪裡?

1. “剩菜盲盒”大流行

一直以來,盲盒都是相當受年輕人歡迎的,不管是二次元盲盒、娃娃盲盒、奶茶盲盒,都成為了年輕人的心頭好。

俗話說得好,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巧克力是什麼味道的,是以年輕人們對盲盒的心态,好奇中夾雜着探索欲。

當然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懷有獵奇的心态,還有一部分人是生活所迫,剩菜盲盒的出現,給了他們更多選擇。

花最少的錢,吃品質不錯的食物,怎麼不算是一種血賺呢?另外剩菜盲盒裡的剩菜,并不是傳統意義上别人吃剩的。

且五星級酒店的食物更有保障,當然在剩菜盲盒上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人滿足了好奇心,有的人獲得了色香味俱全的生命維持餐,還有的則找到了生活的樂趣。

便宜又儀式感充足,完美的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甚至在社交平台上都出現了剩菜盲盒的攻略,以及開後感。

大家秀出了各式各樣的餐點,有壽司、有高端自助、有戰斧牛排,隻有你想不到,沒有盲盒裡開不出的。

這讓疲憊的打勞工們頓時充滿了精神,此外虛榮心也能得到滿足,畢竟手裡拎着五星級的袋子,普通人也能體會“名媛”的一天。

很多運氣不錯的年輕人都成為了剩菜盲盒的忠實粉絲,接二連三的抽出不錯的大餐。

難道商家不虧嗎?其實商家非但不虧,反而樂的滿臉桃花開,流量就是金錢,免費的宣傳不要白不要。

破天的富貴終于也降臨到了自己頭上,商家簡直不要太開懷,啥錢沒花,就達到了營銷的目的。

屬實高端的“獵手”,輸送好似話,即便是五星級酒店也不想浪費,東西賣完肯定要想辦法處理。

剩菜盲盒的出現剛好清理了每天剩餘的食材,庫存沒了熱度有了,銷量升了一舉三雕。

直接赢麻了,就算賣出去的不多,可流量實打實的擺在那,商家開懷的找不着北。

尤其是-碰上了拍得一手好圖的顧客,幾十塊的餐品瞬間變身大幾百的豪華大餐,有些富裕的年輕人看到後,遂前往打卡。

2. 消費降級下的薅羊毛

全球消費降級的風還是吹到了酒店行業,高端的酒店從來都是高高在上的矗立雲端,結果有朝一日也跌落神壇,伴随着全球消費降級,大家開始有意識的省錢。

争取一分價錢一分貨,即便是有錢人也走起了低調風,比起品牌更看重“内在”,講究起了實用性。

而高端的酒店則成了略有“雞肋”的存在,光顧的人少了,營業額自然而然就降了下來。

且同行有很多,大家為了生存,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勢要殺出重圍,在低谷期狠狠的刷波存在感。

于是剩菜盲盒出現了,花小錢辦大事令商家和顧客十分滿意,鼓了可以用最少的錢薅羊毛,遲到以前壓根不敢看的失誤。

商機清理了存貨,在流量中占據了一席之地,知名度蹭蹭上漲,徹底坐實了消費降級的事實。

不然過去的高端酒店,才不會放下身段,自降逼格,另外同行之間的競争無不激烈,價格戰、盲盒套餐,紛紛玩出了花。

以至于顧客們可選擇性更多了,本來生意不好做,愁得焦頭爛額,望着每況愈下的業績,酒店欲哭無淚。

沒想到,“環保”反而救了自己一命,随着熱度的上升,酒店剩菜盲盒之間的pk如火如荼。

上到早餐下到宵夜,那是安排的明明白白,價格全部低到了心坎上,甚至飯後甜點也少不了。

可以說,要多周到有多周到,同行之間卷生卷死,小妙招層出不窮,有的店家幹脆吃飯完了兩不誤,可以一邊享受大餐,一邊體會劇本殺的樂趣。

新穎的模式很快打出了名堂,當然東西便宜不代表内容簡陋,剩菜盲盒的内容不要太豐富。

食品安全很是到位,畢竟消費者不是傻子,是好是壞能看不出來?再加上有其他家的對比,誰差一目了然。

再者大酒店是絕不會砸自己的招牌的,流量有了,剩菜盲盒更加精緻了,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回饋老客戶了。

不浪費糧食、綠色環保,紛紛變成了薅羊毛的最佳利器,商家巴不得買家多一點。

如今高端酒店各個接地氣的要命,看來消費降級蠻厲害的,其實放眼整個高端層面,都出現了無買家的狀況。

任憑你之前如何高貴,沒了使用者買單,便是一堆放置的無用物品,奢侈品都擋不住價格戰,酒店同樣擋不住。

剩菜盲盒但到底能活多久,大家不得而知,反正雙赢的局面展現得淋漓盡緻。

3. 剩菜殺瘋了

曾幾何時,吃剩菜是會被看不起的,意味着嗟來之食,電視劇裡的少爺小姐羞辱人,通常都是吃剩菜。

由此可見,剩菜對于大家來說,是上不了台面的,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剩菜不再是嗤之以鼻的存在,反而大紅大紫,變身萬人迷。

高端酒店的菜肴全部放進了盲盒任君挑選,海鮮、甜品、自助、火鍋、龍蝦,應有盡有,隻要運氣好,什麼都能吃。

而專門搶奪剩菜盲盒的“惜食魔法袋”,成為了大家的香饽饽,幾十個城市都全面覆寫。

成為了年輕人的新寵,燈火闌珊之際,年輕人們穿梭在各個店内,領取自己的盲盒。

漸漸地,盲盒的品種逐漸增多,大有一副“擴建”的模樣,省錢與吃好吃的,成為了雙線并行的存在。

大家為了搶到更好的,挖空心思的尋找着機率,衆多商家參與在内,這已經不是窮酸的代表了,而是主流。

年輕人們掌握了話語權的表現,值得一提的事,不是所有的盲盒菜品都有保障。

小店的風險更高,高端酒店還是保障性強的,大家要多分辨一下。

資訊來源:

每日人物《吃剩菜盲盒的年輕人》

浪潮工作室《實測剩菜盲盒,是撿便宜還是智商稅》

餐飲老闆内參《79塊的五星酒店“剩菜”,年輕人瘋搶》

深圳微時光《五星級酒店也賣“剩菜盲盒”,200+的自助餐賣79元,是好生意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