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秋天,漢口陸軍醫院,一切看似尋常,卻暗藏一場驚世駭俗的噩夢。
院内陣陣兵聲和病者低語交織成日常的旋律,但深夜的走廊間,一扇門後,卻成了陰影深處的地獄。
在那間17号病房裡,住的不是傷員,而是六個僞裝病患的“軍人”:中校、上尉、少校、上校、督查員,還有一個軍校學生,他們的軍銜光鮮,實際上是一群為了逃避戰場而躲藏在後方的“色魔”。
一個甯靜的深夜,一個女人的身影經過,提着水桶從昏暗的走廊走向水房,卻始料未及地陷入了一場精心策劃的劫難之中。
這一事件究竟是如何從醫院陰影走向全國的聚光燈下?
漢口醫院内的“色魔”
陳愉的父親是國民黨的一位進階将領,家庭地位顯赫,在那個年代可以說屬于上流社會。
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父母親還是年長的兄長,總是把她放在首位,她從未經曆過世間的寒涼。
陳愉成年後,順理成章嫁給了一位國民黨軍官,這位軍官軍銜為上校,家庭背景也與陳家門當戶對。
丈夫待她極為寵愛,甚至在工作之餘也經常抽出時間陪伴家庭。在家中,她是被悉心照料的妻子,而兩個年幼的兒子則是她生活的重心。
這樣的日子裡,陳愉過着旁人眼中幾近完滿的生活。她自身條件優越,身材窈窕、容貌姣好,成熟的風韻和少女時期的明媚相得益彰。
1948年9月,陳愉陪同丈夫住進了漢口陸軍醫院。
當時,丈夫因病住在11号病房,身體已經相當虛弱。
為了照顧他,陳愉日複一日地處理一切瑣事,盡量讓病房保持清潔,也負責洗滌衣物和準備丈夫所需的食物和藥物。
醫院的條件較為簡陋,陳愉需要穿過長長的走廊到另一側的公共水房去打水。
當時住院的人大多是因戰争受傷的軍官以及其他國民黨軍隊相關人員。
有一些面容并不熟悉的軍人也常在走廊裡出入,他們的病房号碼是17号,被歸于安靜角落的一間房間。
這6個人年紀不一,從20多歲到40多歲不等,身材和體型各有差别。
而他們的身份背景也并不普通,在軍銜上包括中校主任、上尉軍醫、少校軍醫、上校副官,還有一名從軍校畢業剛不久的學生和漢口警察局的一名督查員。
他們借着裝病的理由,滞留在醫院中,避免被派往前線參戰。
憑借着各自相對特殊的背景,他們并未受到太多限制,反而以此為借口維系自己的閑散生活。
他們經常在房間内飲酒作樂,甚至經常輕蔑地議論路過的護士或病患。
有些人對此習以為常,也有些人選擇保持沉默,更多的人則不知道他們的真面目。
那日夜晚,陳愉像往常一樣走出丈夫的病房,準備去水房取水。
水房的照明很差,走廊的盡頭隻懸挂着一盞微弱的燈光,就在她毫無戒備地走過一個昏暗的角落時,藏匿已久的危機終于爆發了。
兩個男人突然從暗處撲了出來,對事先毫無防備的陳愉發起襲擊。
他們早已準備好綁架她所需的一切,棉布迅速被揉成團塞進了她的口中。
接下來的動作一氣呵成,他們将她合力擡了起來,并快速将她的身體控制住,将她強行帶入空蕩無人、被他們占據多時的17号病房。
事态并未就此結束。屋裡早就等候着其餘4人,他們在看到獵物被帶入後,紛紛加入行動。
惡行在房間裡的持續時間無法被準确記錄,但陳愉無法抵抗的身體成為了6名暴徒的工具。她被侮辱到了極緻,直至他們感到滿意為止。
等到暴行結束,其中一人接近癱軟的身體旁,将幾句陰毒的威脅丢給她,明确表示如果她敢将此事告訴任何人,必定會遭到滅頂之災,而她丈夫的性命也将不保。
尋求公道卻陷入醫院高層的陰謀
強暴事件發生後,陳愉忍受着身心難以承受的痛苦,向漢口陸軍醫院的院長蔡善德報告自己的遭遇。
蔡善德身為漢口陸軍醫院的院長,本應對任何發生在醫院範圍内的不法行為第一時間采取果斷處置。
然而,他以一種看似關切的語氣安撫陳愉,勸她暫時不要聲張。
他假意強調保護她和丈夫的重要性,同時對她作出承諾,表示會親自介入調查,確定正義得到伸張。
蔡善德背地裡采取了截然相反的行動。他向下屬發出了訓示,忙着確定此事不被外界知曉,并有條不紊地着手銷毀一切可能的證據。
針對陳愉所描述的17号病房的種種異常,他命人迅速更換房間安排,将有關這6人的住院記錄調換或删除。
短短幾天内,陳愉發現她并未得到任何實質性的回應。
盡管她在院長那裡繼續追問,但換來的不過是模糊的條例解釋或推诿的說辭。
面對醫院内部的拖延與遮掩,她逐漸意識到,事情正朝着另一種局面發展——保護罪犯,掩蓋醜聞,試圖把事件的痕迹抹除。
陳愉選擇将事件的嚴重性進一步推向更高的層面。她耗費了大量時間撰寫投訴書,詳細訴說自己的遭遇,并将包含現場細節和罪犯身份的材料遞交給地方政府。
她相信,地方政府的職責應當把醫院外的更加嚴肅的問題予以重視。
這些投訴如石沉大海,并未在當地機關中激起太大的反響。
新聞報道讓真相浮出水面
政府部門不處理,那她就主動聯系記者曝光。
事件在《正風報》的詳細報道下迅速擴散,陳愉的故事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
報紙的文章以直擊人心的筆調,詳盡描述了陳愉在漢口陸軍醫院内遭遇的殘暴對待。
報道點名批評這些所謂的“腐敗分子”,并進一步指出這樣的人禍反映的是國民黨軍紀敗壞、管理體系的嚴重失職。
這篇文章一經刊登,立即引發廣泛關注。
精英知識分子在輿論的洶湧浪潮中進一步作出了深刻批評,質疑國民黨的軍紀管理是否已經到了崩壞的地步。
他們通過自己的管道擴大事件的讨論範圍,甚至有人撰文呼籲徹底清查國民黨内部那些以權謀私、逍遙法外的惡徒。
通過媒體、口口相傳以及各種公開場合,不斷推動事件的波及範圍。
輿論的壓力讓國民黨高層一度陷入尴尬境地,尤其在1948年國共内戰已經進入關鍵階段之時,江山未穩,士氣又十分脆弱。
一些前線官兵在戰場辛苦奮戰,而後方卻爆發如此醜聞,這給國民黨的形象造成了嚴重破壞。
蔣介石多次訓示要徹查此事,要求地方政府和軍方拿出實際行動安撫社會輿論,恢複軍紀威嚴。
在蔣介石的嚴令下,武漢警方不得不正式啟動對案件的調查。
1949年3月,這場震驚全國的強暴案件最終迎來了司法上的結局。
經過數月的調查、驗證和審理,案件涉及的所有罪犯全部被定罪。
當局迫于社會巨大的輿論壓力,以及國民黨内部對軍隊名譽加以挽救的需求,決定對主要涉案的四名軍人判處死刑。
這四人分别是中校主任、上尉軍醫、少校軍醫和上校副官。
執行死刑的當天現場氛圍緊張。當局選擇了一個位于武漢郊外的空曠處,守衛森嚴,法庭驗明身份後,槍聲劃破長空,四人被當場處決。
與他們不同的另外兩名涉案人員,即漢口警察局的督查員和軍校學生,因背景關系較為複雜,在審理過程中一度引發争議。
盡管證據充分,但由于這兩人在案發當時軍銜較低,參與程度其次,再加上對他們加以保護的幕後勢力運作,他們最終以“從犯”或“非主犯”的身份被判無期徒刑,免于死刑。
民國末年的黑幕
民國末年,各種駭人聽聞的事件層出不窮,但景明樓事件無疑是其中最為離譜和令人憤慨的一樁。
這起慘案發生在1948年8月的湖北漢口,二十多名駐漢美軍軍官在一個叫景明樓的場所内,聯合多名外籍僑民,集體強奸并輪奸了幾名受邀前往的中國名媛。
事發後,本應全力伸張正義的國民政府選擇了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
他們擔心案件的影響會蔓延至外交層面,尤其害怕“影響中美邦交”的穩定局面。
負責輿論的官員第一時間聯系新聞界,要求記者們“顧全大局”,避免讓有關事件的報道見諸報端。
在一些報社中,國民政府的代表甚至親自上門疏通,用各種方式試圖平息輿論。
對那些美軍軍官和外國僑民,國民政府沒有采取任何實質行動,這些參與者繼續在漢口的生活和活動中逍遙法外。
另一方面,政府将視線轉向受害者和無辜的普通群眾,他們需要為這場醜聞找一個“替罪羊”。
很快,國民黨方面逮捕了章月明、楊玉麟、劉寶山、曹秀英、章繼英這五人,并宣布他們是景明樓事件的“主謀”。
這五人身份普通,與案件本身并無直接關聯,但他們被安插為“組織淫亂”的核心,為真正的肇事者背鍋。
法庭在1949年4月1日宣布了判決結果,将這五人以“妨害風化、意圖營利”的罪名分别判處有期徒刑。
五人中,有幾人甚至連景明樓事件發生時是否在場都無法确定,但法庭卻不再深入調查,仿佛隻是匆匆完成了一項任務。
他們成為了美國軍官及其外國僑民盟友的擋箭牌,用自己的刑期掩蓋了真正的罪犯。
幾名在案件後“鬧得兇”的受害婦女因公開抗議、美軍态度傲慢而引發國民政府的不滿。
于是,這些報警求助的婦女以“引誘勾引盟軍從事淫亂活動”的荒謬罪名被陸續抓捕,并最終被判刑。
一樁本應譴責暴行、保護受害者的案件,最終演變為受害者被治罪的荒唐結局。
參考資料:
[1]胡志剛.發生在五十六年前的"景明樓事件"[J].福建黨史月刊,200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