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婚姻問題沒解決,卻因為麥琳家的事惹了一身“騷”。
葛夕現下應該也有夠無語的。

站在上帝視角一看節目,葛姐都要天塌了!
“引火上身”之後,她已經默默将社交平台的背景換了,幾行字醒目:
“别罵啦,在檢討啦!”
雖說麥琳一個人完成對集體的霸淩,非常人能為。
但在其他5位嘉賓中,麥琳對葛夕的馴化尤甚。
聲稱“大女主”的葛夕,是怎麼一步步被麥琳牽着鼻子走,成為第二個李行亮的呢?
01 鄙夷?不,是馴化!
有誰還記得。
張泉靈老師來的那幾期,幾個深度的對話已經讓葛夕和黃聖依看透了麥琳的“真面目”。
尤其是葛夕。
座位和黃聖依越貼越近,幾乎都要擠在一起了。
從實體空間上,想要隔絕麥琳這位“癫婆”。
臉上的表情,更是墨鏡擋不住的鄙夷。
可在短短幾天之後。
葛夕就完全變了一個人。
不僅鞍前馬後地照顧麥琳,随時随地安撫她的情緒。
立場上也是幾乎完全站到了麥琳這邊。
最新的這期節目更甚。
麥琳和李行亮鬧沖突,脫離整個集體,獨自搞emo。
葛夕全程顧及她的情緒,拉過她和她并排走也就罷了。
還能了解為她是導遊,想盡力照顧每位成員。
但是。
看到麥琳拿着一本厚厚的書,她随手就搶過來,放在自己包裡負重幫她背上去。
還表示爬到上面等麥琳拍照用的時候再給她。
這?葛姐真沒必要做到這個程度啊,你又不是她的仆人。
回家之後,麥琳和李行亮的冷戰還在繼續。
李行亮不想哄了,開始和麥琳聊離婚的财産和孩子配置設定問題。
識趣的其他嘉賓都離開了這個房間,讓他兩口子自己聊。
沒離開房間的黃聖依,都隻是坐在沙發的角落自己默默看書,絕不摻和。
而葛夕一直在兩人周圍晃來晃去。
眼看有外人在,麥琳為了自己的面子又是态度強硬的甩臉子。
于是很多觀衆都認為,葛姐這塊兒有點沒眼力價了。
但是!
仔細看看葛夕手裡收拾的衣服就能發現,她整理的都是麥琳的行李箱!
合着麥琳整體不睡覺,東西也都邋裡邋遢随便亂扔,反倒是葛夕幫着她收行李。
咱就是說,葛夕你是有什麼把柄在麥琳手上嗎?
完全沒必要當她的“保姆”啊。
最過分的是。
麥琳也意識到了自己已經完成了對葛夕的馴化。
這場房間内的談話,麥琳想要抽紙,隻是随手一指,葛夕就将紙遞上。
沒有一句“請求”,更沒有一句“謝謝”。
如果往前追溯。
早在“熏雞事件”時,葛夕就已經有無底線包容麥琳的征兆了。
明明知道熏雞和奶皮子會花掉他們大部分的經費,她還是滿足了麥琳。
嘴上還說着“還好我寵你”。
麥琳固然有她的“魔力”,讓人隻想用“和稀泥”的方式,讓李行亮哄好自己老婆,不要打擾到别人。
可不接招的人,就會躲開她設下的“情緒圈套”。
葛夕是如何一步步走進去的呢?
02 愧疚?好,那彌補!
葛夕看上去風風火火。
内裡其實也是個“敏感”的人。
是以她能在麥琳看到畫像哈哈大笑掩飾難過時,說出“麥麥都快哭了”。
滿桌的人,隻有她察覺到了麥琳的不對勁,連李行亮都沒看出來。
一個敏感的人,剛好又很善良。
那麼就會很容易“自省”。
麥琳哭了,葛夕開始自省情緒的源頭,哦!是自家老公嘴巴太毒。
留幾手看到麥琳畫像時,發揮了自己毒舌的“怼怼”功能,連說好幾次“像個男人”。
即便葛夕想在這個節目上和留幾手來個清算。
但她本能地還是将夫妻倆視為一體。
留幾手惹了禍,她就扛下了這口“鍋”,内心滋生出一種愧疚。
無意中就開始了“哄麥琳”之路。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買下了熏雞和奶皮子,即便知道這是不理智的。
而第二天的飯桌遊戲,更是加重了這種“愧疚”。
指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伴侶,掀起了麥李夫婦的史詩級大戰。
李行亮沒指麥琳,但大家順着他指過去的方向,都以為他指的是黃聖依。
女明星嘛,盤正條順,脾氣還溫順毛病少。
但李行亮卻單獨把葛夕叫出來,表示自己指的是她。
站在葛夕的視角。
自己被迫牽扯到了麥李的感情漩渦,惹麥琳哭莫名其妙也有了自己的一份。
她就更加内疚了。
甚至檢討起自己之前對麥琳的“鄙夷”态度。
才對李行亮表示,麥麥哭的點太多了,多到自己的同理心已經開始淡化了。
也就是麻了。
而她的結論是什麼呢?
自我檢討,變頓感了是不對的,要保持同理心。
這番“自我洗腦”之下,就成功咬住了麥琳放出的“鈎子”。
才有了她無條件的站在麥琳一邊,甚至數次要求李行亮給麥琳道歉。
自己無端成了麥琳的“打手”,成了她的新血包。
03 葛夕被罵,究竟冤不冤?
眼下觀衆對麥琳的“厭惡”情緒,已經蔓延到幫腔的葛夕身上。
認為她拎不清地站麥琳,助長了麥琳不講理的風氣,反而是對受害者李行亮的霸淩。
但用“幫兇”這個詞去形容葛夕,實屬偏激。
因為葛夕是少數時刻能保持善良的人,她不忍心去傷害任何人。
可惜她沒有上帝視角。
每天睜眼看到的就是麥琳的哭哭啼啼、自怨自艾。
這種崩潰的狀态,一度讓她想到在婚姻裡數度崩潰的自己。
她以為麥琳和自己一樣,都是被折磨的一方。
于是對同等性别的對方施以毫無保留的關照,想拉她一把。
隻不過是自己想岔了。
沒想到對方以扮演弱者的身份利用看客的同情心和道德感。
就像黃執中說的,“委屈怪專吃好人”。
這場輿論風波也算給葛夕敲響了警鐘,善良用在壞人身上就是助纣為虐。
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保持邊界感,都很重要。
人和人的關系,如果超過了那個分寸,就叫添麻煩。
善良如果不長出牙齒,隻能算是軟弱。
不然的話。
以葛夕的“付出型”人格,即便這次離開了留幾手。
恐怕也會被下一個“留幾手”吃幹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