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家生活#
我們上次提出改革企業視同指數計算和統一企事建賬時間計算節點,把企業視同指數和實繳指數限高兜底,把企業實繳指數限高及改制企業職工實繳指數兜底後,重新計算了江蘇省高管的養老金,高管的養老金沒有變化仍為13000多元,重新計算了湖北現退女企業下崗職工養老金,下崗職工養老金有了适當增加,由2166元增至4531元,用老人老辦法重新計算了湖北早退改制企業女職工中人養老金,計算結果與現退女下崗職工養老金水準相當,由3000元增至4597元。
對于視同指數的确定是參照江蘇省企業現計發标準,以原建賬前每年繳費基數÷上年社平的平均值計算,女企業下崗職工視同指數兜底是1.15,男企業下崗職工視同指數兜底是1.1,視同指數是普通企業職工封頂是指數2,副廳及以上上司封頂是增加1級0.2封頂。對于實繳指數普通職工以1.7封頂,副處1.7封頂,正處1.9封頂,副廳以上上司每增1級增加0.2封頂。2014.10月前退休的企業中人用退休時上年社平×視同指數=工資總額,用老辦法重新計算退休工資,減去原計發金額為并軌差額×退休後養老金調整總率,加上原養老金為改革後養老金。
現展示湖北省一張事業機關副高七級養老金計發表,和重算一位企業下崗副高養老金和一位普企業下崗職工養對比一下,看改革并軌同标計算後養老金的合理性。
一、代表機關事業的湖北省事業副高七級現退養老金水準(不含2500元/月績效補貼)
計發基數8613元,工齡41.42年,視同年限32.92年,實繳年限8.5年。
視同指數=5897.61÷8613÷32.92÷0.012=1.7333,實繳指數2.05
2023年退休以2022年計發基數預算,新辦法養老金13087元。見下表:
二、湖北省早退企業下崗進階工程師按改革同軌重算養老金應該多少?
工齡38.42年,2011年已退休,退時養老金1571元,現在4200元,建賬時間計算與事業同标2014.10應為老人,原建賬時間1991年1月,
(一)建賬前繳費參數:
1、1993年首繳繳費基數329元,上年社平未知,用當年社平167.67計算繳費指數1.96;
2、1994年繳費基數329元,上年社平167.67,重新計算繳費指數1.96;
3、1995年繳費基數412.21元,上年社平293.75元,重新計算繳費指數1.4,
4、重新計算平均繳費指數=(1.96+1.96+1.4)÷3=1.77
5、實繳平均指數1.3469,
6、下崗9年靈活就業繳費個人繳了統籌後平均指數1.43,9年如不繳統籌指數應為1.43×3=4.29,
7、如果下崗不繳統籌總平均指數應為2.74
(一)以老人重新計算養老金:
1、退時養老金重算=1876×1.77×0.9=2988元,
2、養老金重算差額=2988-1571=1417元,
3、差額調整後金額
1417×2.2127=3135元。
4、增加差額後養老金
4200+3135=7335元。
與上例事業副高養老金差距3倍多縮小了3000元。
三、湖北省下崗職工養老金改革部分同标後養老金是多少?
該下崗職工工齡42.75年,原視同年限15.08年,實繳年限27.67年,改革後視同年限33.83年,實繳年限8.92年,
原實繳指數=(0.6623×42.75-15.08)÷27.67=0.4783
1993年~1995年3年繳費基數÷上年社平平均值小于1。對于下崗職工,補償視同指數增至1.1,實繳指數由0.4783+0.6=1.078,
糾正後平均指數=(33.83×1.1+8.29×1.078)÷42.75=1.0796
養老金重新計算為:
1、基礎養老金5859×(1+1.0796)÷2×42.75×0.01=2604.41元,
2、過渡性養老金=5859×1.1×38.83×0.012
=3003元,
3、個人賬戶養老金409.98元,
部分同标同算養老金
=2601.41+3303+409.98
=5414.46元。見下表:
結束語:
隻要部分改革了企業職工養老金,與機關事業部分同标重新計算養老金,其中按江蘇省企業職工辦法重新計算了企業視同指數,按機事建賬時間同标重新計算了視同年限,兩項名額改革便可縮小企業與機關事業養老金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