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物知識局
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在曆史的長河中,照片如同一面面鏡子,靜默地反射着過往時代的風貌與人文,晚清,一個中國封建社會逐漸走向瓦解,近代化步伐蹒跚起步的關鍵時期。
其社會變遷、民生百态,在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中得以定格,成為後人窺探那個時代不可或缺的視窗。
抱着孩子的父親,觀察這個父親的面容,他的年齡恐怕都不超過十七歲,在封建社會時期,男女結婚法定年紀非常早,男子大概十三四歲就能結婚,女子更早,這是因為那時候的平均壽命很低,但是過早的生育同樣對女子身體損害極大。
在中國的傳教士一家人,照片中這個男子很有名,叫做李提摩太,他是一個中國通,和自己的妻子兒女長期地呆在中國,而且看樣子他們已經融入了中國的風俗習慣了。
街邊的攤販,眼前的框子裡好像裝滿了一種水果,有點像櫻桃也有點像桂圓,攤販把手支在嘴邊,向着街道吆喝,前面有個小男孩靠在柱子上,眼饞地看着眼前的水果。
晚清時候的漢族婦女,為什麼說是漢族婦女呢,你看她放在凳子上的那隻腳,已經畸形的不成樣子了,在清朝,隻有漢族女人被強制要求裹腳,那些滿族貴女是不必遭受這種痛苦的,比如你們看清宮劇,娘娘們穿的都是花盆鞋,而不是“三寸金蓮”
抱着孩子的年輕母親,小孩卧在媽媽的懷裡,睡的很香甜,而這位媽媽看起來卻滿是滄桑,她的臉上甚至還殘留着來不及擦掉的塵埃。
晚清時候的富家小姐,當然還是幼年形态,小姑娘的頭飾很特别,前額還有零零碎碎的流蘇垂下來,再看她的兩隻手腕,都帶着粗粗的銀圈子,一看就是大富人家無疑了。
戲班子的演員,這是西北的一種戲曲表演,照片中一個光頭把臉塗白的演員跪坐在前面,帶着烏紗帽的角色莊嚴的站在身後。
戴眼鏡的清朝男人,那個時候,有眼鏡戴的都不是一般人,男人蹲在茫茫無垠的大漠中,手中夾着一根香煙,表情平靜又蘊含着無限資訊,看起來很像以為研究西北邊江文化的學者。
這種東西叫做羊皮筏子,是西北一種特有的非遺技術,所謂羊皮筏子,顧名思義,就是用動物的皮子做的船,一般這種船都比較堅固,浮力很強。
一座巨大的風車,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一般來說,風車都是用來農業澆灌的水利工程,風車下是一片黃土建造的村莊,有幾個人在黃土路上徘徊 。
水邊的居民,可以看到,河邊的台階山,有很多男男女女拿着大框子,有點在洗衣服,有的在洗其他的,看他們身後高高長長的台階,可以判斷出這個地方基本在重慶 ,重慶就有很多這種長樓梯。
晚清時候的沿海城市,可能是上海,可能是廣州,總之看起來就是一片繁華,在北方内陸還是瓦房遍地,黃土鋪路的時候,這邊就已經修上了高樓大廈,鋪起了柏油道路,路上有許多小汽車來來往往,裡面做的都是非富即貴之人。
同樣是在南方某處河邊,很多婦女背着大背篼,裡面裝着一個家的髒衣服,回來到河邊洗衣服,可以看出,這裡的風景相當秀美,尤其是小河上面的那做拱橋,非常具有設計感,真是展現了中國古代匠人的智慧。
一座巨大的駱駝石雕,看地方應該是在北方某個王公貴族的陵園裡面,畢竟這裡是一望無垠的大草原,駱駝石雕前面站着一份清朝男人,其實這個男人身形也算高,隻是站在石雕前面看起來還是那樣的渺小。
北方的某做峽谷,照片拍攝下了一張極其具有詩意的畫面,戈壁、山石,讓這裡增添了一些蒼涼遼闊的氣息,寺廟、薄霧,又增添了一些飄渺和浪漫,畫面前方的一頭驢和一個人,更是點睛之筆,就像是闖蕩江湖的遊俠闖進了鏡頭。
三個正在忙碌的勞工 一看到照片裡面擺在盆子裡的那個豬頭,想必這裡可能是家殺豬鋪子,左邊的男人在案闆上面剁豬肉餡,後面的也在清理豬内髒。
一些表演樂器的手藝人們,他們都是才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半大孩子,更小的甚至還隻有六七歲,坐在地上懵懂地看鏡頭,仔細觀察 照片中坐在最右邊的年輕男孩似乎還患有白癜風,他的皮膚呈現了白化的症狀了。
打麻将的大戶小姐們,這時候的女孩子,但凡家裡有點富貴的,都會開始接受新式教育,去往女校讀書,接受了新知識的姑娘們就會逐漸覺醒,開始追求女性自由,是以她們會開始剪短發,穿新式旗袍,照片這個留着短發的姑娘應該就是如此。
巍峨的山頂上,一些僧人正在對着雲海禱告 這就是晚清時候的峨眉山金頂,看起來似乎比今天看起來更加像仙境,遠處飄渺的雲海,想必,任何一個人都會在這裡感受到平靜與安甯。
一個赤裸着上身的男人,可以看到,他應該是出生于不太好的家庭,長期的貧窮是他攝入不了足夠的營養,是以已經瘦的胸肋骨清晰可見了,但是,這個人又看起來與衆不同,因為他的姿勢、他的眼神,都能看出來這是一個不甘于現狀,充滿堅毅的人。
逃荒的一家三口,看起來非常的心酸,尤其是媽媽和站在邊上的姐姐,可能是看見了鏡頭和陌生人,她們想要露出一個笑容,但是這麼多天的颠沛流離和饑餓讓他們實在笑不出,最終就隻能露出這樣一個似哭似笑的表情了 。
穿着皇後朝服的婉容,婉容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妻子,這對夫妻隻能說都有一些奇葩的經曆,婉容年輕美麗,但是最後卻因為溥儀的冷待變得癡狂,甚至開始吸毒、出軌,并且還懷上了一個侍衛的孩子。
晚清的貴婦肖像照片,這張照片算是難得清晰的了,照片中這個女子一看就很有封建時代那種當家夫人的氣質,她的長相雍容華貴,表情穩重平靜,有錢人的夥食好,是以她們看起來珠圓玉潤,和窮人比起來是天差地别。
擺攤賣什麼食物的老爺子,一個和闆車一樣高的小男孩站在一旁,努力的踮起腳跟想要聞一聞他們的香味,旁邊穿着旗袍的小女孩看起來像是他的姐姐,她看起來也很渴望,隻是跟男孩比起要更加克制。
街邊的剃頭鋪子,剃頭匠站在客人身後開心地工作,前面要理發的客人看起來十分不修邊幅,在清朝人人都要剃半頭的時代,他卻任自己前面的頭發生長。
街邊的鋪子,看旁邊的招牌上,寫着”書信代謝”幾個字,很快便能了解這是專門替别人寫信的行當,在那個年代,文盲率高的吓人 能識字能寫字的就已經算是知識分子,是以,這種行業的存在也不意外了。
坐在闆車上的有錢人,不知道為什麼,好好的馬車不坐,要來做這種滑稽的推車,特别是照片裡面這個男人一看生活就開的很好,一幅大腹便便的模樣,而他身後的仆人,個子小不說,身闆也弱,真不知道是怎麼推得動的?
熱鬧的街景,胡同門口,正有人擺着甘蔗賣,那時候賣甘蔗肯定不想我們今天這麼周到,還有人削皮砍成小節,看旁邊,幾個女人靠在牆上拉家常,胡同口有男男女女進進出出。
這張照片雖然不太清晰,但是能夠看出,這樣招搖的出行隊伍,除了晚清“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後老佛爺,就沒有别人了,這張照片的視角也挺奇怪,像是趴在房梁上拍的,當然慈禧發現後也沒生氣,反而揮着手卷緻意。
據說這是光緒皇帝唯一的照片,雖然很模糊,但是不出意外,圈裡的那個人就是光緒,他剛剛從轎子裡面走出來,絲毫沒有察覺偷拍。
幾個揣着手站在牆邊的男人,不知道是天氣太冷了,他們統一姿勢就是揣手、抱胸,同時,這樣的姿勢也讓這幾個人看起來畏畏縮縮,一幅無精打采的模樣,當時的國民氣質基本就是這樣。
正在斷案的官員,不得不說,真是好大的官威,百姓在他們面前就隻能卑躬屈膝,一口一個青天大老爺叫着,那時候的官完全是為了統治階級服務,絲毫不顧忌百姓。
晚清老照片,是時間的低語,是曆史的見證,它們不僅讓我們得以近距離觀察那個時代的風貌,更重要的是,它們提醒我們銘記曆史,從中汲取經驗與教訓。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回顧晚清,不僅是為了緬懷過去,更是為了警醒未來,激勵我們在新的曆史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晚清老照片,如同一部未完待續的曆史長卷,等待着每一個用心去解讀的人,去發現那些隐藏在光影背後的故事,去感受那個時代獨有的溫度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