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一群人對跑步的熱愛真的爐火純青般,一天不跑心裡都憋得慌,這也導緻了太多的跑者基本上就是天天在跑步,不是5公裡就是10公裡。
這股跑步勁的背後,也引發了很多健康跑者的疑問:
這樣天天跑,真的對身體好嗎?
适度運動
減少身體負擔
其實每天跑步從訓練的本質上來說是不推薦的,因為這不利于身體的恢複和休息。
雖然5公裡、10公裡也是大家常跑的距離,但是持續每天的進行會讓肌肉和關節承受過多的負荷,容易引起肌肉拉傷等問題,綜合長期跑步受益來看,是極大機率會導緻疲勞綜合症的。
也許很多初期的跑者并沒有這樣的感覺,認為自己即便每天跑步10公裡也相安無事,甚至精神飽滿,但這都是暫時的,有時候你忽略的身體信号就已經悄悄的在身體裡埋下了健康的隐患,随着年齡的增長隻會讓這種問題在後期變得越來越嚴重。
是以,适度運動才是關鍵,以此來減少身體的負擔,隻有量力而行,我們才能讓跑步真正成為促進健康的習慣。
時間管理
會略有倉促
其實每天都去跑步,在時間上需要很好的掌控,而且長期下來也會讓人特别的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如果每天都在堅持跑步,時間安排上會很倉促,尤其對于上班族來說。
同時,當你每天都把精力投入到跑步上來時,也會逐漸的失去了對家庭的一份關注,比如減少了和朋友及家人的交流和共度時光。
另外,長時間的跑步前後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我平時按照自己的10公裡晨跑用時計算了一下,大概需要花費2個小時,跑前30分鐘起床穿衣熱身,跑中60分鐘,跑後還要30分鐘來拉伸加洗漱。
由此可見,每天都去跑步在時間管理上會略顯倉促,長此以往也會讓人感覺很累。
失去享受
變成一種負擔
跑步對于大多數的大衆跑者來說,享受比成績應該更重要,如果你覺得成績重要盲目的去沖擊跑量和速度的時候,迎面而來的不是傷病就是負擔。
而當你不在乎這一切資料所帶來的意義時,你就會發現跑步其實是一種享受,帶給你的是健康和快樂。
心理學上曾有研究表明,當一個人長時間的在做單一事情時,不僅會消耗我們的意志力,還會引發消極的情緒,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跑者天天跑之後會出現瓶頸期,甚至産生厭跑症的原因。
我們應當要做的應該是把跑步變成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壓迫!
合理科學的安排跑休至關重要,是以即便你有天天跑5公裡、10公裡的能力,我們也是建議大家最好都不要天天去跑步。
你一般一周是跑幾次,一次跑幾公裡呢?
歡迎留言分享。
愛跑步,愛生活。歡迎關注小方說跑步,為您分享更多跑步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