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0億醫藥龍頭,縮水60%後,開始反轉了!

轉型,加速!

一直以來,醫藥市場長坡厚雪是我們公認的事實,截至2023年,全球醫藥行業市場規模達到約1.5萬億美元,這就給上遊原料藥行業帶來市場空間。

其中化學原料藥因為應用廣、産量大在原料藥行業占據了重要的市場地位,2023年全球化學原料藥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300億美元。

與此同時,大陸因為成本優勢和生産能力,成為全球原料藥産業鍊最重要的供應國之一,從産能角度看,2022年大陸市場占比達到了28%,位居全球第一。

500億醫藥龍頭,縮水60%後,開始反轉了!

不得不說,在大行業中選公司,原料藥行業符合這個标準。

但最近幾年,原料藥企業卻因為供需關系的變化經曆了不小的震蕩,龍頭新和成、普洛藥業2022-2023年淨利潤平均增速都不算樂觀,而且要不是維生素等化工品價格回暖,今年上半年都沒有恢複太好。

全球肝素原料藥龍頭之一,健友股份就是這樣的情況,2020-2023年,公司營收由29.15億元增長至39.31億元,但之後2023年甚至出現了虧損。

而截止2024年上半年,公司業績仍然是下滑狀況,隻是相較于去年,因為存貨減值導緻的大額虧損狀況終于有望改善了。

500億醫藥龍頭,縮水60%後,開始反轉了!

是以,對于健友股份來說,公司目前反而有反轉邏輯,這是原料藥業務帶來的。

而經過對其基本面的分析,我們還能看到來自藥品制劑業務的轉型邏輯,這也是公司最近幾年在做且做的還不錯的事。

截至2023年,公司的藥品業務占比達到了70.5%,原料藥業務占比為25%,一改之前原料藥占比為主的情況。

也正是2020-2023年,健友股份的藥品業務收入複合增速達到了38.11%,明顯超過公司整體增速,且達到了一個非常快的增長水準。

500億醫藥龍頭,縮水60%後,開始反轉了!

接下來,我們就由兩大業務看一下健友的這兩個邏輯。

1、原料藥業務

2024年上半年,肝素原料藥價格雖然還是下滑的,但整體維持低位震蕩,同時原料藥闆塊出口量明顯回升,在需求帶動下行業産量呈恢複趨勢,是以行業有望觸底回暖。

繼而,健友股份的原料藥業務毛利率雖然也是下滑的,但産品銷售最差的時候或許已經過去了,尤其是經過2023年的去庫存,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已經明顯回升。

500億醫藥龍頭,縮水60%後,開始反轉了!

截至2024年上半年,健友股份肝素原料藥收入5.33億元,國内市占率第二,僅次于海普瑞,同時原料藥收入已經恢複到了去年全年的53.46%。

2、藥品業務

我們前面說到,健友股份的藥品收入呈持續增長趨勢,可以說公司由原料藥生産到藥品制造一體化轉型是成功的。

在藥品業務中,借助原料藥優勢,公司肝素制劑率先獲得了先發優勢,尤其在國内藥品經曆集體采購的同時,肝素制劑通過出口獲得增量市場,并借助管道和競争優勢,快速搶占市場。

“依諾肝素”正是核心産品,2019年頂着“國産第一”的出海光環,很快市占率就達到了20%,并持續維持了較強的市場地位,僅次于跨國制藥龍頭賽諾菲。

500億醫藥龍頭,縮水60%後,開始反轉了!

到2023年,預計公司海外肝素制劑收入已經突破了10億元,而且肝素類産品作為最有效的抗凝血、抗血栓藥物之一,本來就有着龐大的市場需求。

除此之外,健友股份的非肝素藥也呈崛起之勢。

根據統計資料,健友股份是目前海外注射劑獲批數量最多的中國本土企業,有近70個品種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遠超齊魯、恒瑞等醫藥龍頭。

這其中,就有相當一部分的非肝素産品。

500億醫藥龍頭,縮水60%後,開始反轉了!

繼肝素産品之後,非肝素産品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接力業務。

産品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疾病、抗惡性良性腫瘤、麻醉、抗細菌感染等領域,基本覆寫的都是市場需求大、需求穩定的優質産品,是以産品叢集價值較高,未來便有望持續放量,甚至超過肝素這一類産品。

是以,即便健友股份目前業績表現并不好,但其依然展示出不錯的競争優勢:

第一,盈利優勢

500億醫藥龍頭,縮水60%後,開始反轉了!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最重要的無非兩點,盈利和成長,其中盈利關乎的是企業的核心競争力。

健友股份的盈利能力還是很強的,主營業務2023年毛利率也有48.4%,是要高于大部分原料藥企業的,而且比格力、福耀玻璃等傳統制造企業要高。

當然更為關鍵的是,公司的淨利率也很高,最近幾年最高的時候能達到29%,而截止今年上半年,淨利率水準能夠先于毛利率恢複也是一個好的現象,并且毛利率的恢複在藥品業務的支撐下,或也無需特别擔心。

500億醫藥龍頭,縮水60%後,開始反轉了!

此外,因為健友股份還維持了極高的“淨現比”,是以可以肯定淨利潤不是賬面盈利,說明收益完全轉化成了現金流,對下遊收款、對上遊支付貨款都處于一個有利的狀況。

截止2024年上半年,健友股份的淨現比達到了149.73%,還是曆史最高水準。

第二,成長優勢

其次,成長性是關乎企業估值以及内在價值都至關重要的因素。

健友股份的成長優勢充分展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基于公司自身的産品拓展。

除前面我們提到的肝素制劑和已經獲批的非肝素制劑外,公司現在甚至還在向生物藥領域拓展,通過自主研發以及合作、收購等方式,快速布局了胰島素、蛋白紫杉醇、阿達木單抗等潛力大單品。

從速度上來說,健友股份的這份優勢甚至比一些傳統制藥企業做的還要好,進而獲得了先發優勢,尤其是在海外。

二是基于醫藥行業未來成長的角度。

健友股份是手握原料藥和藥品、海外和國内、化學藥和生物藥多重增長動力,其實随便哪個細分市場,成長空間都是很大的。

就以新興的生物藥市場舉例,在創新藥快速發展的程序中,為了應對較為沉重的醫療負擔,生物類似藥拔地而起(和化學仿制藥類似,但其必須要做臨床試驗)。

IQVIA預計,全球生物類似藥銷售額将從2023年的114億美元快速增長至2027 年的385億美元,複合增速高達36%,随着諸多原研藥物專利到期而迎來快速增長階段。

500億醫藥龍頭,縮水60%後,開始反轉了!

總之,健友股份目前呈現出一定的反轉邏輯,這使它呈現出和業績增長顯著不一樣的表現,而經過分析,我們還能看到藏在公司發展中的轉型邏輯,對于健友來說,這其實是更為重要的層面。

最後,截至2024年10月18日,公司市值距離最高點依然縮水53.3%。

關注飛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領取最有價值的《成長20:2024年最具有成長潛力的20家公司》投資報告!

來源:飛鲸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