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副中心站明年将基本完工!具備軌道線路接入條件——

副中心站明年将基本完工!具備軌道線路接入條件——

NEWS

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

城市副中心,東六環西側、大運河畔,未來亞洲最大的地下交通樞紐,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一片片巨大的“京帆”屋蓋輕揚于地面,“點亮”這座位于地下的“陽光樞紐”。

10月17日,從京投樞紐公司獲悉——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繼主體結構封頂後,裝修已完成過半,将于明年基本完工,具備接入軌道線路的條件。

副中心站明年将基本完工!具備軌道線路接入條件——

△“京帆”屋蓋輕揚于地面,隔熱又透光點亮了這座地下樞紐

1

“京帆”和天井打造“陽光樞紐”

從高處遠眺,副中心站綜合樞紐工地一副“千帆競發”的陣勢。自西向東,4片“京帆”屋蓋亮相,第5片“京帆”正在進行膜結構安裝。到今年底,總共10片“京帆”屋蓋将全部亮相。

京投樞紐公司副總經理周偉介紹,

專門邀請科研團隊反複論證“京帆”屋蓋的透光度和隔熱度,最終将透光度确定為8.9%,確定透光的同時,夏季室内溫度适宜。

“京帆”屋蓋配合天井,可将自然光直接進入地下三層,直達軌道站台,打造名副其實的“陽光樞紐”。

副中心站明年将基本完工!具備軌道線路接入條件——
副中心站明年将基本完工!具備軌道線路接入條件——

地下車站“光之長河”流淌,車站地上郁郁蔥蔥、生機勃勃。

未來,這座地下樞紐将部分下穿東六環高線公園,10片“京帆”屋蓋周邊還将建成5000平方米的京帆廣場,為居民、乘客打造舒适養眼的休閑空間。

“鐵路站房設于地下,不去割裂城市,而是将地上空間還給城市和市民,這是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的開創性意義。”周偉說。

2

預留值機站,銜接運河碼頭

亞洲最大地下交通樞紐,一方面大在建築規模,另一方面則大在其承載的軌道線路數量。

樞紐地下總建築規模128萬平方米,未來将跑京唐(京濱)城際鐵路、城際鐵路聯絡線(該站與S6線共線)、地鐵平谷線以及M101線、M104線等。

副中心站明年将基本完工!具備軌道線路接入條件——

作為國内第一個融合城際鐵路、軌道交通、城市航站樓、碼頭、綜合開發等功能的地下綜合樞紐,這裡還預留了兩座機場航空值機站,乘機旅客可在此進行值機、行李托運。預留銜接運河碼頭的通道,友善乘客出站後步行至碼頭。

副中心站明年将基本完工!具備軌道線路接入條件——

樞紐地上規劃建築面積約130萬平方米,不僅有辦公、商業、酒店,還會有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住宅,以此提高“職住平衡”比例,打造更具活力的24小時街區,同時為樞紐車站帶來更多客流。

周偉介紹說,地下樞紐軌道線路繁忙,地上居民卻不必擔心被噪音打擾,“通過為軌道加裝鋼彈簧浮置闆,進行軌道減震結構處理,可以保障居住舒适度。”

副中心站明年将基本完工!具備軌道線路接入條件——

3

約160個出入口四通八達

四通八達,是這座貫穿“站城融合”建設理念的地下樞紐一大特色。約160個出入口,分階段聯通地下、地上以及後期開發的商業、住宅,讓乘客以最快速度進出站。

同時,樞紐周邊11條接駁道路同步立項,未來有望同步建成通車,形成7進7出通道,友善乘客快速抵離,疏散客流。

副中心站明年将基本完工!具備軌道線路接入條件——

這座亞洲最大地下交通樞紐,打造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交通樞紐高品質發展樣闆,還創造多個“第一”和“首次”。

包括:全國大型交通樞紐項目中率先在鐵路場站上方進行綜合開發;國内第一次基于“站城融合”體系的地下空間環境設計創新,将自然光引入地下樞紐站台,實作地下車站地面化;北京第一個位于非中心城區的超大型(鐵路)綜合交通樞紐……

目前,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體結構封頂,裝修完成過半,帆屋蓋主帆鋼結構實作封頂,首片主帆泡泡采光頂安裝完成,整體形象已經亮相。今年年底,樞紐裝修、裝置安裝将完成80%。

按照計劃,副中心站樞紐工程将于2025年基本完工,具備軌道線路接入條件。

副中心站明年将基本完工!具備軌道線路接入條件——

來源:北京通州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