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管波與丈夫張順翔)
管波是中國國家平劇院著名的荀派花旦,師從平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被香港媒體譽為“小劉長瑜”。
管波常演的劇目有《紅娘》《金玉奴》《勘玉钏》《春草闖堂》《回歸頌》《賣水》《遊龍戲鳳》等,深受戲迷追捧。
管波的丈夫是著名的平劇琴師張順翔,他為電視劇《大宅門》、電影《梅蘭芳》創作演奏的京胡、配樂堪稱經典。
管波與丈夫是遼甯省營口市戲曲學校的同學,兩人可謂青梅竹馬。然後結婚後,管波與張順翔也有争吵……
01
(早年管波)
管波1970年出生于遼甯省營口市,父母都從事與平劇不相關的工作。她從小就能歌善舞,但未接觸過平劇。
1981年,營口市戲曲學校來學校招生,管波幸運地考了進去,工花旦、花衫。
進入戲校後,管波因沒練過童子功,練基本功時天天哭。練下腰、撕腿、翻跟頭時,管波全身都疼。整整半年,管波沒有一天不哭。
母親心疼她,來學校給她送生活用品時,讓她離開戲校,重回國小讀書。
管波骨子裡好強,不服輸,不想讓老師和同學看輕,執意留在戲校。
(管波的母校)
每學期班上都有演出,管波因唱念做打都不突出,隻能跑龍套。這激發了她的好勝心,發誓要成為班上的尖子生。
此後管波每天4點鐘就起床練功、練唱,當同學們來到練功房時,管波已練了兩個小時。
從第三學期開始,管波的文化和專業成績在班上是雙優,老師也被這個小姑娘的執着和堅韌感動了。
管波有個同年級男生叫張順翔,1969年出生于營口,比她大1歲。張順翔學京胡專業,9歲就開始練童子功,在班上成績拔尖。
(管波與張順翔)
管波和同學們經常在練功廳跑圓場,張順翔在一旁拉京胡伴奏。每當張順翔優美的京胡聲響起,管波就陶醉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張順翔,一顆心像菊花一張綻放。
因為經常走神,管波受到老師的批評。
由于年齡太小,管波與張順翔以普通同學身份交往,但兩人互留美好印象。平時管波排練折子戲,張順翔會主動拉京胡為她伴奏。
青蔥歲月裡,兩人共同成長,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管波劇照)
1986年,管波随遼甯省青少年平劇團赴香港參加戲劇展演,她模仿劉長瑜演《紅娘》《賣水》,在香港引起轟動。
香港亞洲電視台對這次演出進行了專題報道,稱管波是“小劉長瑜”。
02
1987年,管波從營口市戲曲學校畢業後,配置設定到營口市平劇團當演員。
也許前生有約,沈陽、長春等多家平劇團要張順翔,但最後他也陰差陽錯進了營口市平劇團,兩人由同學變成了同僚。
(早年管波(前右)與同僚合影)
在營口市平劇團,管波與張順翔确定了戀愛關系。
管波是營口市平劇團的台柱子,團裡給她安排很多演出機會。但平劇整體市場疲軟,即便如此,管波一個月也隻有兩三場演出。
管波的心很大,想進入北京的專業平劇團體,那裡有更廣闊的舞台供自己施展。加上她覺得自己的中專學曆太低,便于1993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
1995年,管波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中國平劇院工作。愛情也需要雙方共同成長,否則停滞不前的一方就可能淘汰出局。
(張順翔)
張順翔才華橫溢,9歲學習京胡,他還精通月琴、二胡、唢呐、鼓、鑼,而且還會作曲,是一位全能型人才。
中國平劇院就缺這類人才。1996年,張順翔在管波的鼓勵下,向中國平劇院上司毛遂自薦。經過嚴格考核,張順翔于當年秋天被調入中國國家平劇院。
1997年,管波與張順翔在北京組建家庭。當時管波正拜平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為師,系統地學習荀派藝術。
由于學習、演出繁忙,管波與丈夫推遲孕育寶寶,一心一意拼事業。
(國家平劇院見證了管波夫婦的青春與愛情)
況且中國平劇院人才濟濟,演員業務不拔尖,就會慘遭淘汰,這是事業心很強的管波、張順翔不能接受的。
在劉長瑜老師的親授下,管波學會了《紅娘》《玉堂春》《金玉奴》《勘玉钏》等荀派名劇。
管波扮演的“紅娘”,嬌美、俏麗、活潑,透出一股英氣,深受觀衆喜愛。
1999年,張順翔30歲了,希望妻子孕育寶寶。
管波不同意,她覺得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打算去高校深造。張順翔不同意,夫妻倆出現嚴重分歧。
03
(管波、尹章旭 演唱《遊龍戲鳳》選段)
經過碰撞,張順翔妥協了。1999年9月,管波考入中國戲曲學院平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所學生班。
求學期間,管波得到了宋長榮、吳素秋、張正芳、張逸娟等名師的親授。
管波從青研班畢業後,回到中國平劇院工作。就在這年,40集家庭年代劇《大宅門》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平均收視率達17.74%。
劇中的京胡演奏、配樂,與劇情一樣精彩。《大宅門》熱播期間,很多觀衆都在打聽:這京胡是誰拉的呀?
(張順翔)
多家媒體要采訪張順翔,一向低調的他婉拒了,是以很少有人知道《大宅門》配樂和京胡演奏都出自張順翔之手。
2004年,管波與張順翔的兒子張文澤在北京降生。這時,管波34歲了,張順翔35歲了。
生完寶寶不久,管波接受央視《戲曲人生》的采訪時,說自己想籌備一場演唱會。
誰知過了一段時間後,很多媒體記者打電話追問管波:你打算什麼時候辦演唱會?
管波覺得話已經說出去了,必須負責任,于是與丈夫商量此事。
張順翔說:到時你在台上演唱,我在後面為你伴奏。
(管波劇照)
管波不同意,她覺得丈夫才華橫溢,應該被更多的人知道,要求丈夫專門演奏,将演唱會辦成夫妻倆的音樂會。
張順翔習慣做幕後工作,不願意走上前台,管波為此多次與丈夫吵架,經常氣得連飯也不吃。
吵來吵去張順翔妥協了,于是夫妻倆籌備音樂會,可操作起來難度很大。管波和丈夫一邊要準備曲目,一邊要籌集資金,他們拉到了一部分贊助,還将自己不多的積蓄拿了出來。
2006年9月3日,《菊苑尋香比翼飛——張順翔、管波夫妻音樂會》在北京保利劇院隆重舉行。
04
(管波與張順翔)
為了節省經費,管波夫婦沒有請導演。張順翔演奏了自己創作的《京胡印象》《琴瑟悠悠》《苗嶺秀》等7首曲子和傳統曲牌《夜深沉》。
管波演唱了《紅娘》《金玉奴》《紅燈記》《杜鵑山》等優秀平劇劇目中的唱段。
管波夫婦人緣很好,于魁智、趙葆秀、孟廣祿、楊遲等同行擔任助演嘉賓,演唱了《祝捷》《抗日烽火》等唱段。
演唱會由央視著名主持人白燕升、平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主持。
(管波劇照)
管波扮相俊美,嗓音甜潤,做功活潑灑脫,擅長刻畫人物,她一直在進行“演戲演人物,唱戲唱心聲”的探索。
在中國國家平劇院,管波與丈夫張順翔一同成長。夫妻倆都是機關的業務尖子,管波評上國家一級演員後,第二年張順翔也評上了。
夫妻倆生活上很合拍,但為了藝術經常争吵。
管波的唱段基本上都是張順翔設計的,夫妻倆在餐桌前吃飯時,每人手裡拿着一張曲譜。管波唱丈夫為她設計的唱腔,張順翔為她伴奏。
管波有些地方不同意,提出修改,張順翔不同意,夫妻倆發生争執。管波生氣地将筷子一拍,起身離開餐桌坐到了沙發上。
這時張順翔會對唱腔進行調整,然後拉起京胡。管波會心照不宣地唱起來,然後重新回到餐桌吃飯,夫妻倆互給對方台階,沖突就這樣化解了。
(管波《玉堂春》劇照)
2012年,管波複排荀派名劇《玉堂春》,因為荀慧生先生一些唱腔沒有留下來,張順翔要重新為妻子設計唱腔。
整整半個月時間,夫妻倆幾乎天天在餐桌前吵架,沒吃過一頓安穩飯。
沖突無法調解時,他們将官司打到劉長瑜那裡。恩師出面,給出最佳指導方案,管波和張順翔才完成了《玉堂春》的複排工作。
05
管波雖是荀派名家,名氣比丈夫大,但她很崇拜丈夫,丈夫在她心目中是才華橫溢的才子。
的确,張順翔對妻子藝術上的幫助很大。2013年,他們随團赴英國演出,張順翔主動充當團裡的攝影記者。管波演出《紅娘》時,張順翔扛着沉重的攝影機,躺在地上給妻子錄像。
回到飯店,張順翔一邊與妻子看錄像,一邊分析她哪些地方表現得好,哪些小地方要調整。
管波在英國演出很受歡迎,當地記者要采訪她。于是張順翔就将妻子的采訪提綱寫在紙上,然後請人翻譯成英文,讓管波采訪時照着上面說。
2016年,管波和張順翔接受了北京電視台《歡天戲地》欄目的采訪。
(管波)
管波動情地說:丈夫在藝術上對我的幫助很大,沒有他的付出我走不到今天。
主持人孔浩說:希望10年後,你與丈夫再舉行音樂會,主題為“傳香音樂會”。管波和丈夫接受了。
張順翔很低調,其實他在平劇界的影響非常大。中國國家平劇院赴美國演出的平劇《花木蘭》就是他作曲的,他為電影《梅蘭芳》演奏的京胡廣受好評。
張順翔創作的平劇歌曲《中國夢》,被編入北京市中國小音樂教材。
(張順翔、管波在電視台做節目)
管波是中國音樂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的客座教授,張順翔是中國音樂學院的客座教授,并成功地4次舉辦個人平劇交響音樂會。
這對平劇伉俪就像兩顆耀眼的新星,在平劇舞台上閃耀。
管波夫婦的兒子張文澤遺傳了父母優良的藝術基因,從國小平劇,他5歲就參加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表演平劇《表花名》。
(管波夫婦與兒子)
(張文澤)
張文澤除了學平劇,還學國術,2015年他參加在香港舉行的世界國術比賽,表演象形拳、集體虎拳獲得兩塊金牌。
2016年,張文澤參加央視戲曲欄目《家有小戲迷》的錄制。
管波一家三口都很優秀,經常同台演出,受到戲迷的喜愛。
2024年10月,管波已經54歲了,依然演出不斷,與丈夫比翼齊飛。
(管波近照)
平劇界有很多演員離婚了,但管波與丈夫青梅竹馬,感情深厚。雖然也會有争吵,但他們的心始終連在一起,感情上沒有隔閡。
管波的事業和生活都很圓滿,稱得上幸福女人!
-END-
首發作品,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