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聯儲,重大變數!

美聯儲,重大變數!

來源:券商中國

美聯儲官員最新發聲,引發關注。

2024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票委、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拉斐爾·博斯蒂克在最新的講話中表示:“美聯儲應該耐心地逐漸降低其政策利率,不急于将利率調整到中性水準,我們必須将通脹率恢複到2%的目标水準。”另外,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也對于在今年剩餘的兩次美聯儲政策會議中有一次不降息持開放态度。

這引發了市場對美聯儲在某次會議上暫停降息的預期,盡管目前金融市場仍預計,美聯儲将在今年年底前再降息兩次,每次降息25個基點,明年還将會進一步降息。

與此同時,美國最新公布的财政赤字也備受關注。當地時間10月18日,美國财政部釋出2024财政年度的預算赤字情況,預算赤字達到1.833萬億美元,比2023财年增加了8%,聯邦債務利息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這主要源于美聯儲此前暴力加息并長時間保持高利率導緻政府債務利息的成本負擔更重,社會保障項目的費用以及軍費開支增加。

美聯儲,重大變數!

美聯儲最新發聲

美東時間10月18日,2024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票委、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拉斐爾·博斯蒂克表示,美聯儲應該耐心地逐漸降低其政策利率,這樣的話,既能将通脹率降至2%的目标水準,也能保持美國經濟不陷入衰退。

當天,博斯蒂克在密西西比州舉辦的美國企業經濟教育論壇上指出:“我們不急于将利率調整到中性水準,必須将通脹率恢複到2%的目标水準,将會保持耐心。”

中性利率指的是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經濟增長的利率水準,博斯蒂克認為,中性政策利率應該在3%至3.5%的範圍内。

博斯蒂克指出,他預計美聯儲将進一步下調基準利率。“如果經濟繼續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如果通脹繼續下降,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仍然看到積極的生産,那麼我們将能夠繼續走在回到中性利率的道路上。”

博斯蒂克預計,到2025年底,美國的通脹率可能會降至美聯儲設定的2%的目标,屆時利率也應該能夠調整到中性水準。

目前金融市場預計,美聯儲将在今年年底前再降息兩次,每次降息25個基點,明年還會進一步降息,到2025年9月,聯邦基金利率可能會降至3.25%~3.5%的區間。

但美聯儲的降息前景似乎存在較大的變數,美聯儲9月大幅降息50個基點後,美國就業市場的資料比預期的要強勁得多,失業率也下降到了4.1%。

這引發了市場對美聯儲在某次會議上暫停降息的預期,博斯蒂克在此前的采訪中透露,他對“11月會議不降息,或者隻降息25個基點”持有開放态度,取決于經濟前景的發展。

除了博斯蒂克,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也對于在今年剩餘的兩次美聯儲政策會議中有一次不降息持開放态度。戴利本周在紐約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如果美國經濟繼續保持最近的趨勢,“一到兩次降息是合理的”。

戴利強調,該央行上個月降息50個基點,并不能預示未來降息的幅度或速度。盡管過去一個月公布的兩份經濟報告好于預期,但她表示,她不确信通脹率正在回升。

美國财政赤字突破1.8萬億美元

在美聯儲剛剛開啟降息周期的當下,美國政府債務危機已經拉響警報。

美東時間10月18日,美國财政部公布,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2024财年,美國聯邦政府的财政預算赤字達到1.833萬億美元,為有記錄以來第三高,僅次于新冠疫情期間2020财年的3.132萬億美元、2021年财年的2.772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2024财年的财政預算赤字較2023财年的将近1.7萬億美元又擴大了逾8.1%,而且赤字與GDP之比連續第二年超過6%,占比為6.4%,略高于2023财年的占比6.2%。

這主要源于美聯儲加息并保持高利率導緻政府債務利息的成本負擔更重,社會保障項目的費用以及軍費開支增加。

其中,債務利息越滾越大是赤字擴大的主要推手之一。2024财年,美國政府公債的利息支出達到1.1萬億美元,也是年度利息支出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較2023财年同比增加2540億美元,增幅29%。以此計算,債務利息的支出約占GDP的3.93%,占比創1998年以來新高。

美聯儲,重大變數!

分析人士認為,随着美聯儲在9月大幅降息50個基點啟動了寬松周期,未來美國政府的利息支出壓力有望緩和。

截至9月末,未償還美國聯邦債務的權重平均利率為3.32%,約為15年來最高水準。路透社援引一名美國财政部高管的表态稱,這一債務成本的權重平均利率9月開始下降,這是自2022年1月以來該利率首次下行。

展望美國未來的财政赤字情況,有分析稱,無論是“哈裡斯經濟學”還是“特朗普經濟學”,都有一個共同點:赤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裡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提出的經濟政策可能都會導緻美國物價上漲,财政赤字擴大。

财政智庫the 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估算,哈裡斯的經濟計劃将導緻十年内政府債務增加3.5萬億美元,特朗普的經濟計劃将使債務飙升7.5萬億美元。

責編:李丹

校對:趙燕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内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點選關鍵字可檢視

潛望系列深度報道丨股事會專欄丨投資小紅書丨e公司調查丨時報會客廳丨十大明星私募訪談丨突發!以色列總理住所遭襲!丨券商密集被罰!監管層點名姜誠君,曾于7月外逃丨突發!北韓公布照片和證據!“由韓軍方主導”!南韓回應了丨昨夜,“金龍”狂舞,白銀暴漲!丨國常會重磅部署!丨剛剛!跷跷闆再現,全線下跌!丨優化IPO流程!香港證監會、聯交所重磅!

美聯儲,重大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