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附近的海域上,俄羅斯蟹業集團的捕撈船在風浪中緊張作業,從業人員對捕撈的帝王蟹進行收網、挑選、加工、裝箱、儲存,準備裝運。一整套流程在捕撈船上有條不紊地進行……
近年來,随着中俄貿易規模日趨擴大和物流運輸條件的改善,俄産帝王蟹作為一種深海水産品種正逐漸從俄羅斯進入中國市場。
這是俄羅斯蟹業集團從業人員進行遠洋捕撈的資料照片。
這是俄羅斯蟹業集團的捕撈船進行遠洋捕撈的資料照片。
俄羅斯蟹業集團的從業人員在生産線上加工産品。
俄羅斯蟹業集團的從業人員在生産線上加工産品。
俄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城西濱海地區矗立着一座灰色的高層建築,大樓入口上方圓形牌匾正中是一隻紅白相間的螃蟹圖案,這裡是俄羅斯蟹業集團的辦公樓。作為俄國家最大的螃蟹捕撈公司之一,該集團目前擁有39艘捕撈船,2500名船員,每年捕撈量約占遠東水域捕撈總量的四分之一。
集團副總裁尤莉娅·尤羅娃說,中國螃蟹消費快速增長,去年俄羅斯蟹業集團向中國出口了3000噸帝王蟹,今年預計達到5100噸帝王蟹。全世界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帝王蟹産自俄羅斯,每年9月至12月是帝王蟹最合适的捕撈期,在中國市場主要銷售活蟹和冷凍蟹。
食客們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一家餐館品嘗帝王蟹。
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家餐館的服務員在展示帝王蟹。
這是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機場拍攝的海鮮商店。
螃蟹捕撈船上安裝的特殊裝備和生命支援系統保證了傳遞海産品的品質,大部分向中國出口的帝王蟹在俄港口換裝至配有專門裝置的車輛後,通過中俄珲春口岸運往中國。除了陸路運輸,一部分俄産海鮮會以海運方式運到中國的舟山、威海、青島、上海和煙台等港口。
往返于中國和俄羅斯的貨車在中俄珲春口岸前排隊等待通關。
遊客在吉林省珲春市的2024珲春帝王蟹美食嘉年華現場遊玩。
遊客在吉林省珲春市一處帝王蟹元素主題裝飾前拍照留念。
在吉林省珲春市,商家展示售賣的帝王蟹。
這是吉林省珲春市一商家所售賣的帝王蟹。
中俄珲春口岸距俄羅斯波謝特港僅42公裡,距紮魯比諾港71公裡。2016年,珲春口岸正式被準許為進口冰鮮海産品、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成為俄羅斯帝王蟹進入中國的主要通道。
每天一大早,在吉林省珲春口岸,随着一輛輛滿載俄羅斯鮮活海鮮的貨車魚貫而入,帝王蟹從遙遠的深海運到了中國。借助于鐵路、航空等物流網絡,新鮮的帝王蟹最快在當天就能送到全國各地的餐桌。
這是位于吉林省珲春市的東北亞跨境電商産業園内的帝王蟹保稅店。
遊客在珲春帝王蟹保稅店内選購帝王蟹。
俄羅斯帝王蟹豐富了中國人的餐桌,也帶動了中俄邊境地區的合作與發展。位于珲春的東北亞跨境電商産業園,一家占地超過1000平方米的帝王蟹保稅店于今年年初正式開業。該店負責人王海說,他們與俄羅斯蟹業集團深度合作,深海捕撈的帝王蟹“原車原水原貨”發到店内,“個兒大鮮美,價格實惠”。開業以來,人流不斷,“最高峰時每天能接待上萬人。”暫養池内,一隻隻帝王蟹吐着水泡、揮舞巨鉗,旁邊的從業人員忙着打包,而電商主播在暫養池旁邊通過直播平台向全國網友推介。
在珲春帝王蟹保稅店内,從業人員進行網絡直播售賣帝王蟹。
這是在吉林省珲春市東北亞跨境電商産業園内的帝王蟹保稅店拍攝的帝王蟹。
“中國消費者喜愛我們的産品,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特别是内陸城市的消費需求正在逐漸增長。我們相信,通過中俄雙方的合作和支援,未來的貿易前景将更加廣闊”,俄羅斯蟹業集團副總裁尤莉娅·尤羅娃說。
————鏡頭對話————
————編者按————
鏡頭連接配接時空,影像對話世界。“鏡頭連中外”以鏡頭為媒,影像為記,透過攝影記者的視野溝通中國與世界,呈現多彩的文明交流畫卷。
攝影:許暢 曹陽
參與記者:郭飛洲
編輯:孫瑞博
視覺設計:穆問春
新華社攝影部 吉林分社 亞歐總分社 聯合制作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宋彥霖
來源:作者: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