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汛期已結束,但根據廣州市氣象部門的統計,近10年來廣州市在“秋交會”(廣交會秋季會期)期間曾有3年出現暴雨天氣,廣州市有關職能部門仍為可能出現的暴雨内澇影響廣交會進行做好應對工作。
記者10月18日從廣州水投排水公司獲悉,該公司聯合廣州市氣象台、廣州市突發事件預警資訊釋出中心開發的“氣象資料賦能城市内澇應急處置能力精準提升”項目,在國家資料局指導、廣東省政務服務和資料管理局主辦的2024年“資料要素×”大賽廣東分賽中獲得“資料要素x應急管理賽道”二等獎。目前正在進行中的第136屆廣交會,正由該項目提供應急保障。
“氣象資料賦能城市内澇應急處置能力精準提升”項目所獲獎狀及證書
據悉,“氣象資料賦能城市内澇應急處置能力精準提升”項目,是廣州水投排水公司持續深化“氣象+防汛”聯合關聯機制,集中廣州市氣象台資料資源和公司業務優勢合作開發的氣象精細化服務平台系統。該系統集合短臨天氣的預報預警監測與提醒、實況查詢統計,内澇風險子產品、中長期預報專報子產品及台風路徑、雷電監測等子產品,具有重大降雨過程預報、24小時預報及3小時雨洪預警功能。
基于系統預報預警結論,廣州水投排水公司與廣州市氣象部門建立會商研判機制,持續更新氣象保障專報,24小時密切監視雨情、水情、輿情“三情”變化,及時調整保障工作重心。依托自主研發的智慧化應急排程平台,廣州水投排水公司在本屆廣交會期間通過“一張圖”可視化管理、“一張網”線上監測,以及全周期“雲”排程,為廣交會形成24小時排水全天守護專案。
廣州水投排水公司對天氣情況進行會商
結合“氣象資料賦能城市内澇應急處置能力精準提升”項目,廣州水投排水公司在本次廣交會期間,配置了總抽排能力達2300m³/h的1支巡防組、2支标準組、1支大型組,配備數智化抽排裝置在展館周邊定點備勤,為廣交會舉行提供堅實水務保障。
廣州水投排水公司對廣交會進行應急保障
文|記者 梁怿韬 通訊員 向家祺 林丹 潘婧 何佳歡
圖|通訊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