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閱讀前,先點選上面的“關注”,感謝各位的支援,希望能給大家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并與您分享閱讀的快樂!筆者後續将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精彩故事!
這是一張奉系軍閥将領張景惠的戎裝照,他不僅是奉系軍閥的元老,還是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把兄弟,在奉系軍閥中擁有着一席之地。
張景惠
張景惠出生在奉天府八角台一個小商小販之家,他的父親是當地一個做豆腐生意的小商販,這個豆腐生意掙不了多少錢,但卻基本維持了這一家幾口人的生計。
孩童時代的張景惠不喜歡讀書,僅僅隻是在私塾讀了兩年,便不讀了,然後便跟着父親以及兄長幹起了做豆腐的營生。
後續,張景惠在走街串巷售賣豆腐時,與一些遊蕩在街頭遊手好閑的地痞打成了一片,跟着這些人出入賭博場所賭博,還敲詐勒索賭客,收取“保護費”。
1895年,中日甲午戰争後,東北各地盜匪群起,搶劫鄉鎮和客商,各地的鄉鎮則紛紛成立保險隊和自衛團來應對盜匪。
張景惠則在八角台商賈的邀請下,來到了八角台鎮,招募人手,組建一支由自己任隊長的保險隊。
1901年,趙家廟保險隊隊長張作霖在與東北惡匪金壽山的較量中,敗下陣來,并遭到了東北惡匪金壽山的追殺,張作霖為了活命,逃到了八角台鎮,受到了張景惠的熱情款待。
張作霖與張景惠相談甚歡,一見如故,張作霖為了感激張景惠的救命之恩,便與張景惠結拜為異姓兄弟,
張景惠深知張作霖雖出身草根,但卻敢打敢拼,是一個有遠大抱負和志向之人,在張作霖的帶領下,他們這些人才能夠有好的未來和發展前景,為此,他在權衡之下,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那就是将自己的位置讓給張作霖,讓其來擔任八角台的團練長。就這樣,在張景惠的讓位與共推之下,張作霖成為了八角台的團練長。
而後續,也果真如張景惠預料的那樣,在張作霖的帶領下,他們接受了清廷的收編,成為了官軍,并借助官軍的這個身份,招募兵勇,積蓄實力,成為了奉天一帶,擁兵自重的軍閥勢力。
1918年,張作霖奪得了奉天軍務大權後,便将張景惠這個老兄弟升任為奉軍副司令,并代表自己,常駐北京與北洋政府進行聯系。
左起:馬占山、臧式毅、張景惠、熙洽
1932年2月16日,作為東北軍要員的張景惠,臧式毅、熙洽等人歸降日本人之後,參加了由關東軍司令本莊繁主導召開的所謂“東北政務會議”,在這次“東北政務會議”上,張景惠,臧式毅、熙洽等人與關東軍的高層們确立了“滿洲國防軍”的基本建制。
1922年,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與吳佩孚為首的直系軍閥,為了争奪地盤,兩方人馬爆發了激烈的的戰争。
而作為奉系将領的張景惠與直系軍閥首領吳佩孚私交甚密,在這次戰争中,他不僅消極殆戰,一個人躲在酒店裡躲清靜,而且任由自己手下的軍官和部下被吳佩孚花費重金收買,使得奉軍16師在戰争最為關鍵的時刻臨陣倒戈,導緻奉軍節節敗退,最終輸掉了這第一次直奉戰争。
奉系戰敗後,作為奉系首領的張作霖憤怒不已,他對于張景惠的“背刺之舉”十分惱怒,在召開奉系軍政會議時,大罵背叛他的張景惠,并讓人帶話給身處北京的張景惠,他如果敢回到奉天,就軍法處置他。
而身處北京的張景惠深知張作霖說一不二的性格,擔憂自己回到奉天,便有可能送了性命,便一直呆在北京,不敢返歸奉天。
1925年,張景惠的老母親病逝,遠在北京的張景惠獲悉這個噩耗後,悲傷不已,本想返歸東北三省,料理老母親的後事,到想到張作霖對自己恨之入骨,自己一旦回去,必定會遭到張作霖的打擊和報複,為此張景惠隻能夠在北京遙祭老母親。
與此同時,張景惠的把兄弟張作相等奉系元老在獲悉這個情況後,便出面在張作霖面前為張景惠求和,說情。
張作霖這邊則心中雖對張景惠仍有恨意思,但想到自己能夠發迹,成為一方的霸主,有張景惠的功勞和苦勞,為此,念及舊情的張作霖便既往不咎,讓張作相等奉系元老将遠在北京的張景惠給接了回來。
就這樣,在外漂泊多年的張景惠重返奉天,為老母親辦了喪事,還在張作相等奉系元老的幫助下,重新進入到奉軍的軍政界。
重返奉系軍閥的張景惠後續先後出任奉天督軍署參議,以及安國軍政府的陸軍總長、實業總長,在奉系中仍舊是一個擁有一定話語權的人物。
1928年6月4日,奉系首領張作霖在皇姑屯遇襲身亡後,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繼任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執掌東北三省的軍政大權。
而作為奉系元老和老臣的張景惠則是被張學良委任為東北臨時保安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作為奉系元老和老臣的張景惠本應與日本人進行抗争,到他卻沒有這樣做,反而是膽小怕死,為了一己私利,公開投敵,與日本人合作,淪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大漢奸。
時任僞滿洲國國務總理的張景惠迎接日本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
1936年3月,日本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到僞滿國務院視察,時任僞滿洲國國務總理的張景惠則是帶領僞滿洲國的軍政要員早早來到門口迎接,鏡頭中,張景惠卑躬屈膝,毫無尊嚴可言。
張景惠與關東軍将領來到新京機場迎接的鏡頭
是一張,1943年4月,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左一)通路僞滿洲國時,時任僞滿洲國國務總理的張景惠與關東軍将領來到新京機場迎接的鏡頭,鏡頭中張景惠全程微笑,極力逢迎,一臉的卑微。
張景惠老年照片
這是一張張景惠老年照片,鏡頭中的張景惠由于日軍在各個戰場上節節敗退,失去了往日的嚣張氣焰,一臉的滄桑。
張景惠與其他被俘的僞滿洲國軍政要員
1945年,日本戰敗後,溥儀等僞滿洲國的軍政要員在外逃之際,被蘇聯紅軍俘獲,留下了一張罕見照片,鏡頭中,張景惠與其他被俘的僞滿洲國軍政要員們依偎在一起,一臉的迷茫和絕望。
張景惠被被蘇聯紅軍俘獲後,關押了一段時間,等到1950年,他被移交給中方,随後被關押在了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1959年,這個臭名昭著的大漢奸病逝于戰犯管理所,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時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