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元證券投行業務“失速”:年内撤否率63.64%,過會項目中已有2家撤回

國元證券投行業務“失速”:年内撤否率63.64%,過會項目中已有2家撤回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藍鲸新聞10月18日訊(記者 王婉瑩)繼科騰精工之後,國元證券(000728.SZ)手上又有一家已成功過會的IPO項目被撤回。記者關注到,成功過會一年半後,由國元證券保薦的久易股份撤回IPO申請,期間,該公司面臨多起法律訴訟。

一位投行從業人士對藍鲸新聞記者表示,“在注冊制下,過會後再主動撤回,一般是監管的批文沒拿到,這種企業多半是存在各種問題的,保薦機構也有一定責任。”

需關注的是,這兩年來,國元證券的投行業務似乎在走“下坡路”,2021至2023年,公司投行業務收入分别為9.44億元、7.66億元、2.01億元,連續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公司投行業務淨收入0.62億元,同比又降4成。Wind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國元證券的保薦上市的11家項目中主動撤回的達到7家,撤否率高達63.64%。

2個月前,國元證券投行業務的總裁助理、投資銀行部總經理王晨被調查。有市場消息稱,王晨被查或涉及違規入股IPO項目。記者關注到,作為原投行業務負責人,目前國元證券在審項目中不乏王晨簽字的相關檔案,或對在審項目産生一定影響。律師認為,若情況嚴重,還可能會導緻其主導的在審項目被中止。

就上述問題,藍鲸新聞向國元證券發去采訪提綱,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複。

僅差“臨門一腳”,2家過會項目已撤回

近日,由國元證券保薦的久易股份創業闆IPO稽核狀态變更為“終止”,原因系公司及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

久易股份IPO于2022年6月獲得受理,次年3月獲上市委會議通過;今年9月,久易股份因财報過期IPO中止;10月,公司主動撤回發行上市申請,IPO由此終止。

需關注的是,報告期内,久易股份“官司纏身”。第二輪問詢函回複顯示,報告期内,久易股份作為被告所涉及的訴訟、仲裁案件共有10起,案件标的合計達1164萬元,案由包括産品責任糾紛、财産損害賠償糾紛、産品生産者責任糾紛等。此外,久易股份過會後的第一個會計年度,營收和淨利潤亦雙雙下滑。

已過會項目遭撤回,并非今年首次。今年6月,由國元證券保薦的科騰精工撤回創業闆IPO。科騰精工2022年6月在創業闆遞交了上市材料,于2023年4月過會。

總的來看,創業闆上市新規要求最近一年淨利潤不低于6000萬元,而科騰精工的業績規模較小,2022年扣非淨利潤僅為6135.25萬元,剛剛“踩線”。此外,科騰精工存在一些相對落後的生産工藝,比如鑄件和鍛件酸洗工藝,這些工藝被劃分為淘汰類産業。而根據上市規定,屬于淘汰類行業的企業不允許在創業闆上市,是以,科騰精工的創業闆定位也被質疑。

值得關注的是,國元證券手上尚未撤回的過會項目也存在“疑點”。黃山谷捷于今年8月過會,報告期内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實作雙增長,但進入2024年業績卻出現“變臉”。此外還存在招股書内容與公開資料不相符的地方,包括黃山谷捷獨立董事、副總經理在内的多名高管,存在任職履曆與公開資料相沖突的情況。

過會項目撤回兩家,另一“種子選手”也存不确定性問題,身為保薦機構的國元證券似乎在項目挑選上有些“看走眼”。

對于已經過會卻主動撤回這一情形,一位投行從業人士對藍鲸新聞記者表示,“在注冊制下,過會是指通過交易所的上市委員會稽核,後續還需拿到證監會的批文,而過會再主動撤回,一般是批文沒拿到,而這種企業多半是存在各種問題的,保薦機構也有一定責任。”

近年來投行業績持續下滑,分管總遭調查

記者關注到,今年以來,國元證券保薦項目撤否率較高。公司共保薦上市項目11家,其中主動撤回7家,撤否率63.64%。2023年,公司共保薦17家項目,其中主動撤回5家,撤否率29.41%。

(圖檔來源:Wind資料)

拉長周期來看,國元證券的投行業務或在走“下坡路”。2021-2023年,國元證券投行業務收入分别為9.44億元、7.66億元、2.01億元,連續大幅下滑。2024年上半年,頹勢延續,公司投行業務淨收入0.62億元,同比再降近4成。

“雪上加霜”的是,投行業績不佳的同時,投行負責人又遭調查。8月,國元證券負責投行業務的總裁助理、投資銀行部總經理王晨被帶走調查。市場消息稱,其被查,起因或是跟投了國元證券的IPO項目。

彼時,藍鲸新聞記者多次緻電王晨予以求證,其手機号無法接通且“已停機”。

此後,國元證券對外回應,王晨因個人原因正配合有關部門調查,公司已做出妥善安排,由執行委員會委員李洲峰分管公司投行業務,擔任公司保薦業務負責人并兼任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各類業務經營和管理正常。

王晨在國元證券任職超過20年,可以稱得上是元老級人物,長期負責公司投行業務。中證協資訊顯示,王晨一共參與過12個保薦項目,包括科大訊飛等明星項目,其中絕大部分企業都源自國元證券的本部所在地——安徽。目前,還能在中證協的登記資訊欄查到王晨的相關資訊,執業機構仍在國元證券,未出現變更。

國元證券投行業務“失速”:年内撤否率63.64%,過會項目中已有2家撤回

(圖檔來源:中證協)

更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投行業務的相關負責人,目前國元證券在審項目中不乏有王晨簽字的相關檔案,例如紅四方發行保薦書中,保薦業務部門負責人一欄即為王晨簽名。

國元證券投行業務“失速”:年内撤否率63.64%,過會項目中已有2家撤回

(圖檔來源:紅四方發行保薦書)

北京德和衡苗在超律師、段赫陽律師在接受藍鲸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所涉項目或存在中止的風險,“發行人的簽字保薦代表人、證券服務機構相關簽字人員被證監會依法采取認定為不适當人選等監管措施或者證券市場禁入的措施,被證券業協會采取認定不适合從事相關業務的紀律處分,尚未解除;保薦人或者簽字保薦代表人、證券服務機構或者相關簽字人員,被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準許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實施一定期限内不接受其出具的相關檔案的紀律處分尚未解除等情況,均可能會導緻項目被中止稽核。”

據分析,“目前,王晨事件未有進一步消息流出,但若涉及受到上述處罰情況,則可能會導緻在審項目被中止。”

此外,也有業内人士對記者表示,“一般來說,投行分管上司出現問題,大機率将會導緻該券商的所有項目被從嚴檢查。”

IPO撤否率高企、投行業績持續下滑、原投行上司被調查,整體來看,國元證券投行業務形勢并不樂觀。(藍鲸新聞 王婉瑩 [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