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隴西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根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産業更新為方向,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因地宜制發展新質生産力,有力地加快了産業結構優化更新步伐,為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澎湃動能。
中鋁鋁箔(隴西)有限公司是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中鋁鋁箔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專業從事于鋁箔生産,公司生産的鋁箔産品廣泛應用于藥品包裝、食品包裝、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年産能達5萬噸,産值13億元。守正創新、向新求質。近年來,依托國際領先的裝備水準、勇于創新的科技研發團隊,公司瞄準國内外高端鋁箔市場需求,加強新産品研發,為企業高品質發展不斷賦能蓄力。今年年初,企業把科研創新的重點放到高性能電池鋁箔項目中來。電池鋁箔是動力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鋁箔相比,電池鋁箔對鋁箔的厚薄均勻性、粘結性能、導電率、表面張力,特别是抗拉強度、伸長率等實體性能要求更高。
今年29歲的汪同鑫是中鋁鋁箔(隴西)有限公司技術品質部副經理,也是公司高性能電池鋁箔産品研發項目帶頭人。項目啟動實施以來,他帶領科研團隊創新優化工藝流程,反複調整工藝參數,經過為期8個多月近1200次的試驗檢測,近期公司最新試産的高性能電池鋁箔實作質的突破。
中鋁鋁箔(隴西)有限公司技術品質部副經理汪同鑫:我們來看一下剛才做的這批樣品的這個實體性能,它這個抗壓強度話,目前做出來是268兆帕,然後最大延伸的話做出來是4.16%,這個抗壓強度我們高強電池箔要求的話是250兆帕以上,這個是合格的。最大變形的話要求是3%以上,也是合格的,這批産品的話我們判定是合格。
汪同鑫介紹,目前公司最新試産的高性能電池鋁箔綜合性能已達到國内領先水準,該産品的穩産量産将為企業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中鋁鋁箔(隴西)有限公司技術品質部副經理 汪同鑫:下一步,我們通過進一步的工藝優化,達到這個産品的穩定生産,這個産品将作為我們公司高精特新拳頭産品,搶占國内電池箔的高端市場,為我們公司的發展作出貢獻。
抓好新産品研發的同時,中鋁鋁箔(隴西)有限公司高度重視傳統工藝優化、關鍵裝置改造,向節能降耗、綠色生産要效益。經過對厚度0.0055毫米以下超薄鋁箔工藝優化和關鍵參數精調,高表面雙微鋁箔的品質控制水準不斷提高,成品率提高0.3%以上,為公司年均增加效益500萬元以上。
中鋁鋁箔(隴西)有限公司技術品質部副經理汪同鑫:我們通過對這個退火爐的裝置改造,将退火爐的機關産量由原來的25噸,提升到了35噸,解決了限制我們公司整體産量的甁頸。目前的話,我們公司的産能能達到每個月3000噸以上。(同時)将這個退火爐噸産品的電耗量由120千瓦時每噸降低到了110千瓦時每噸。
漿水是一道曆史悠久的西北傳統名菜。如今,這道傳統名菜正通過标準化、産業化、智能化生産以及品牌化、多元化營運,實作華麗轉身,煥發新質生産力光彩。
走進甘肅隴之味生态農業有限公司産品展廳,清漿水、炝好的漿水、漿水面、漿水酸菜魚調味料、漿水酸奶等各種漿水産品擺滿了展台,從業人員正在直播間裡直播銷售各類漿水産品。與此同時,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裡一派火熱繁忙景象。
漿水多用以做湯面,以家庭自制自用為主。以往,受生産條件等限制,産品良莠不齊、品種結構單一、商品化程度低、區域生産銷售特征明顯,導緻産品難以走出去。品質上好的漿水蔬菜柔軟,湯汁爽口清涼,發酵帶來的酸香獨特平和。工廠化生産漿水的難度在于如何精準控制厭氧發酵溫度、時間、總酸度和PH指等關鍵名額。2021年,隴西縣返鄉青年郭亞斌成立甘肅隴之味生态農業有限公司,瞄準漿水标準化、智能化生産,積極加強與蘭州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的産學研合作,經過上千次的反複試驗研究,成功研發出國内首創的恒溫厭氧漿水酸菜自動發酵系統。
甘肅隴之味生态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亞斌:這一創新技術不僅實作了(漿水)出廠标準必須達到總酸大于4.5 、PH值在3.0的嚴格要求,更将發酵時長精确控制在36小時,發酵溫度控制在33-40度。這一轉變,标志着我們從傳統的作坊式生産邁向了标準化生産的新階段,為漿水産業的品質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2年3月,甘肅隴之味生态農業有限公司正式投産,裝配漿水酸菜生産線三條,8噸恒溫發酵罐12座,日産漿水可達9.6萬袋,成為全省首家實作漿水酸菜規模化生産企業。近年來,公司堅持不懈推進技術創新、産品創新、口味創新,順利通過ISO (品質管理體系)和HACCP (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認證,先後研發推出5大類18種創新産品,成功申報各項發明專利10項、商标3個。2023年,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随着産品推陳出新,市場客戶越來越多,公司積極拓寬營銷管道,建構全新的營銷體系,帶動公司銷售額不斷激增,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甘肅隴之味生态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亞斌:線上上,我們與甘肅胖娃娃深度合作,以供應鍊的方式将漿水推廣到各大線上平台,拓寬了銷售管道。線下,我們則将城市經銷商轉變為城市合夥人的模式,通過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區域銷售動力。
目前,公司已在淘寶、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各大網上購物和自媒體平台搭建産品店鋪10家,在西北五省各大城市有合作經銷商96家。2022年,公司當年實作漿水、酸菜銷售額2500萬元,2023年漿水酸菜系列産品實作銷售額3800萬元,今年前九個月相關産品銷售額已達4250萬元。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通過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蔬菜訂單種植收購模式,帶動當地鞏昌鎮河那坡村258戶菜農戶均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吸納26人就近務工就業,年個人所得達到3.6萬元以上,間接帶動農戶參與就業100人,實作了漿水産業化可持續發展和農、企、村集體共赢發展。
近年來,隴西縣深入實施“強科技”行動,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從優化科技創新生态環境、強化創新主體培育、建立科技創新平台、拓展深化校地科技合作、攻堅突破發展關鍵技術、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引育等多個次元着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全力打造隴西高品質發展新引擎,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迸發,産業結構更新步伐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動力強勁、後勁十足。
2024年,全縣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達7715萬元,縣級财政科技支出5581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1.7%。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2家、省級創新型企業1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已入庫備案47家,有研發活動的規上企業達到24家;新認定市級技術創新中心3家,新組建博士工作站、協同創新基地和專家工作站各1家;與蘭州交通大學等9所省内高校院所簽訂校地合作協定;争取實施市級以上科技項目36項、1159萬元,全縣新産品銷售收入達9.45億元,高新技術産業收入達12.86億元,柔性引進各類科技人才創新團隊60餘名,選派科技特派員232人,全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5件。
隴西縣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田華:今後,我們将繼續深化對新質生産力的認識和實踐,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援力度,加快打造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強與省内外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合作,引進更多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注重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不斷探索和創新,以更好地适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的高品質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隴西融媒全媒體記者柴宏文 曲兵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