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除了受重大事件的影響,更多的是一種長期負面情緒積累後的爆發。抑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記住一個字:少。
一、少執着
無論一個人的性格是開朗外向還是羞澀内向,都會有偏執的部分存在。過度的執着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表現,就會不斷造成負面情緒。當這些情緒不能被及時合理地排解,就會産生情緒積累,泛化。抑郁症等心理問題往往就會随着這種積累和泛化而産生。
一個人的執着越少,心理就越健康,也就越會遠離抑郁症。
是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覺察自己的心,練習減少這種執着心理,慢慢地糾正自己的心理模式。
二、少封閉
可能處于抑郁狀态的你,感覺一點也不想動,也不願意與人接觸,但這會讓你更加地消沉。在可承受的範圍内,還是建議讓自己動起來。封閉自己隻會加劇抑郁的情緒,令其越陷越深。
當你身體力行時,就沒有過多的精力去胡思亂想,也會減少你對抑郁情緒的體驗,幫助自己慢慢走出來。
三、少上網
很多抑郁症患者會在網絡上找同病相憐的病友互相支援,這或許會給自己些許安慰,但實際上,同為抑郁患者對彼此的支援是很有限的。有時候甚至還會經過對比産生一些不必要的煩惱。比如看到别人通過什麼方法有好轉,自己卻一點進步也沒有,就會給本就脆弱的内心增加負擔。
四、少空想
抑郁症的朋友比正常人更加容易沉迷于幻想。常常是躺在床上思考人生,卻很難起身去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少空想,多實踐。任何一種在你看來能讓心情變好的小事情,都值得立即行動起來。
如果旅行可以為你帶來快樂,那就出發吧。
值得強調的是,不管做什麼,都不要帶有太強的目的性。比如去旅行,隻有一個目的就是治愈抑郁,那就容易導緻自己總是在關注心情有沒有改善,而很難沉浸在當下的體驗中,讓自己陷入新的糾結中。
(推薦抑郁的朋友去看《抑郁症打卡自救》和《情緒自救》這2本書,相信書中的練習方法對你走出抑郁會有很好的幫助。)
五、少對照
經常聽抑郁症的患者說,自己在書上或是視訊上看到抑郁症的特征,都會一一與自己對照,發現自己全中,然後感覺更加抑郁了。
在我們情緒比較敏感的時候,盡量不要給自己貼标簽。屏蔽掉一些讓自己更焦慮抑郁的資訊來源,為自己創造一個适合康複的環境。
六、少琢磨
生活中少琢磨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尤其是抑郁症患者。經常琢磨來琢磨去容易導緻心理壓力增大,增加抑郁的機率。每一天都活在當下,體驗當下的快樂、充盈,不為過去憂傷,也不為未來擔憂。我們需要不斷地改變這顆容易造成情緒、積累情緒的心,改變這種不健康的心理模式。
讓自己經常保持在“少”的心态,抛開複雜的情緒,做快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