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普|32歲百萬粉絲網紅突發離世,如何預防改善這一疾病?

近日

32歲網紅“雲南阿奎”在直播後

突發腦溢血被送進ICU該消息在網絡上引發關注

↓↓↓

據報道

“雲南阿奎”于10月14日早晨離世

據了解“雲南阿奎”是一名自媒體創作者

全網粉絲超過一百萬

事發前

阿奎曾稱最近自己的身體實在熬不住了

他在10月6日直播的過程中稱自己頭痛

随後便結束了直播

科普|32歲百萬粉絲網紅突發離世,如何預防改善這一疾病?

10月14日,“雲南阿奎”團隊的從業人員表示,10月14日淩晨,阿奎病情惡化,已經離世。

腦出血也叫腦溢血,是非外傷性腦實質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也叫出血性卒中。

腦出血的發病原因主要是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系,比如長期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血管老化引起腦動脈瘤,當情緒激動、費勁用力的時候,可以引起動脈瘤破裂,而導緻出血的發生。

腦出血的高發人群

腦出血比起其他常見腦血管病,有較高的死亡率和病殘率。

1.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患者如果平時血壓控制得不是很穩定,因為情緒激動、飲食等導緻急劇血壓升高的情況下,就可能導緻腦出血。

2.高脂血症、腦動脈硬化患者。因為動脈血管内脂質類物質沉積過多導緻動脈血管狹窄,也有可能誘發腦出血。

3.患有腦部惡性良性腫瘤性的疾病、顱内動靜脈畸形以及動脈瘤的人,也屬于腦出血的高發人群。

4.長期吸煙、酗酒、高鹽飲食、情緒過度不穩定的人群也有可能患腦出血。

腦供血不足都有什麼症狀?

腦供血不足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緻大腦出現慢性或急性的局部或全面的缺血缺氧,引發一系列的腦功能障礙。

腦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如動脈粥樣硬化、低血壓、心髒病、頸椎病等。腦供血不足的臨床表現也很多樣,但以下3個症狀是最典型和最常見的:

頭暈頭痛

頭暈頭痛是腦供血不足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當腦部缺氧時,神經功能障礙會導緻頭暈、眩暈或頭痛。這種頭痛可能是一過性的,也可能是持續性的,休息後若不緩解,應警惕腦供血不足的可能。頭暈頭痛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伴随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記憶力減退

大腦是我們思考和記憶的中心,當腦部供血不足時,神經細胞受損,記憶和學習能力會受到影響。

腦供血不足者常常會出現忘東忘西、記不住新近發生的事情、思維遲鈍等現象。這不僅影響工作效率,還可能對個人的社交和生活品質造成負面影響。

面部或肢體麻木

腦供血不足還會導緻感覺神經受損,影響面部或一側肢體的感覺功能。患者可能會感到面部、唇舌、手指或腳趾等部位發麻或有異物感。這種麻木感可能會持續存在,也可能是一過性的,但都是腦部供血不足的重要警示信号。

一過性單眼視物模糊或失明

眼動脈是大腦動脈的一個分支,當腦供血不足時,眼動脈也可能受到影響,導緻一過性或持續性的單眼視物不清,甚至失明。這種情況多見于頸動脈狹窄引起的腦供血不足,應引起高度重視。

怎樣做改善腦供血不足?

面對腦供血不足,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但也不必過度擔心。除了及時就醫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通過以下3個簡單的方法,來改善腦供血不足的狀況。

輕拿頸肩

用拇指和四指合力,從上往下輕輕拿捏頸部肌肉約2分鐘,動作要輕柔舒緩。先拿痛點周圍,最後拿痛點。

擴胸轉肩

将手臂向上彎曲呈弧形,手指接觸雙肩,以肩關節為軸,分别沿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轉動10~15遍。在轉肩時上下左右,盡量做到極限處。

抱頭轉頸

雙手手指相扣放在頸後,頭與手保持對抗,在頭頸部往左轉的時候,左手給頭施加阻力,往右慢慢轉的時候,右手給頭施加阻力,來回轉動5~10遍。

除此之外,還可以經常做一些手指的運動,如握拳、彈指、撥珠等,或者用手指按摩一些穴位,如合谷穴、内關穴、太沖穴等,都可以改善腦供血不足的症狀。

總之,腦供血不足是一種常見的健康問題,需要我們及時發現和處理,讓大腦更加健康和靈活。

中醫治療腦出血

中醫藥在治療腦出血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可與西醫結合,多方面提供治療,并在康複階段提供幫助。

中醫認為腦出血屬于中風的一種表現,通常歸類為中風中的“痰瘀内阻”類型。在中醫理論中,腦出血是由于氣血運作障礙、瘀血堆積等原因導緻的血液破裂溢出所緻。

中醫藥治療腦出血的目标是改善患者的症狀,促進腦功能恢複和預防後遺症的發生。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祛瘀活血:采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如丹參、川芎、桃仁等,可以促進瘀血的消散,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腦組織的損傷。

2.祛風化痰:中醫認為腦出血與風痰的内生有關,使用一些祛風化痰的中藥,如半夏、川貝等,可以緩解病情,減少複發。

3.腦血管保護:中醫藥可通過增強腦血管壁的彈性,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進而保護腦血管的功能。

4.調整體質:中醫強調調整體質的重要性,通過中藥調理和針灸等方式來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和氣血運作,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中醫治療腦出血需個體化施治,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病程進行辨證論治。此外,腦出血屬于嚴重疾病,中西醫結合進行綜合治療,療效更佳。

中醫食療方推薦

以下是适合腦出血高危人群在秋冬食用的8個中醫食療方,可以幫助降血壓、血糖,保護心腦血管——

冬瓜湯

做法:将鮮冬瓜切片,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煮20分鐘後即可飲用。

功效:冬瓜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壓。

蒜泥海帶絲

做法:将海帶切絲後,拌上蒜泥和适量調味料即可。

功效:海帶富含藻膠,可以阻止血清中膽固醇的吸收,有助于降低血壓。

紫薯紅棗粥

做法:将适量紫薯和紅棗一同煮成粥,每天食用一碗。

功效:紫薯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抗氧化物質,有助于降低血壓和預防心血管疾病。

杞菊茶

做法:将枸杞和菊花用開水沖泡即可。

功效:枸杞和菊花都具有清熱明目、降血糖的功效,适量飲用有助于調節體内的糖代謝,維持血糖的穩定。

松花蛋淡菜粥

做法:松花蛋1個、淡菜50克、大米50克。松花蛋去皮,淡菜浸泡洗淨,與大米一起煮粥,可加适量調味品,每天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此粥有清心降火可用來治療高血壓和耳鳴、眩暈等病症。

花生山楂粥

做法:花生50克,山楂、核桃仁、黑芝麻各30克,紅糖适量。花生洗淨,曬幹,小火炒香,備用;黑芝麻洗淨,微火炒香,待用;核桃仁洗淨,烘幹;山楂洗浄,切片,去核後曬幹。将炒花生、炒黑芝麻、核桃仁、山楂拌勻,共研為細末,拌入紅糖即可。

功效:此粥有活血化瘀、滋補肝腎、利濕降脂的功效。

丹參山楂茶

做法:将丹參10克和山楂15克清洗幹淨後切成片,放入鍋中,加适量清水,先将水燒開,然後文火煎煮15分鐘左右,最後濾取湯汁,一天分兩三次服用。也可選用丹參粉、山楂粉,加點三七粉效更佳。

功效: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脂異常,擴張冠脈功能,改善心肌缺血,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預防血栓。

冬瓜鴨粥

做法:冬瓜(帶皮)500克,鴨子1隻,粳米100克,鮮荷葉半張,冬菇少許,陳皮5克。冬瓜洗淨切塊,與粳米、荷葉、冬菇、陳皮共煮粥;鴨子于油鍋内武火爆煎至香,起鍋後入粥同煲,待鴨熟爛時撈起切片,放入适當調料,與粥同食。

功效:可利水消腫,降脂,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等屬痰濕内盛者。

請注意,在食用這些中醫食療方之前,建議咨詢專業醫生或中醫師的建議。同時,注意個人體質和過敏史,避免食物過敏和不良反應。

來源:齊魯晚報、中國中醫藥報、老年日報微信公衆号等

聲明丨資料來源網絡,且僅用于科普公益宣傳,如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