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編者按:

今年是對口援藏工作開展30周年。多年來,不斷有新華社記者從祖國各地奔赴雪域高原,擔任援藏記者,記錄感人故事,展現時代變化。本期我在現場,為您帶來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在西藏工作中的回憶與感悟。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在西藏讀國小的貢喬熱旦,實在是太幸福了!”

這是我采訪後由衷的感慨。不光是學雜費,他在學校裡吃、穿、住的花銷幾乎都是免費,并且學校的軟硬體設施非常完善。

一次采訪,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不小的震撼。

今年是對口援藏30周年,我和同僚來到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娘蒲鄉中心國小。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海拔接近4000米的娘蒲鄉中心國小,是縣裡海拔最高的學校。目前在校的397名學生大多來自高山牧區,最遠的孩子離家有50多公裡遠。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今年10歲的貢喬熱旦上五年級,他在班裡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性格開朗、喜歡運動的他,時不時和班裡的同學開個小玩笑。這所學校的大部分學生選擇寄宿制學習,學校實行“10+4”工作日教學模式,即上課10天、休息4天,這樣友善父母接送孩子,也有利于孩子們從小培養自理生活能力。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随着國家對西藏教育支援力度不斷加大,孩子們受教育權得到更好保障。國家在西藏實施對農牧民子女和城鎮困難家庭子女包吃、包住、包學費的“三包”政策。孩子們從洗漱用品、被褥校服,再到教材文具,都由國家免費提供。學生們在接受教育期間,幾乎不會讓家裡産生任何經濟開支。除了一日三餐,學生們每天課間還能吃上面包、水果、酸奶等營養餐,很多學生反映,“比家裡的飯菜好多了”。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為了詳實記錄這裡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我與同僚在工布江達縣住了三天。期間,我們拍攝孩子們學習、吃飯、住宿、運動和玩耍,還跟着孩子們放學回家,看看他們在家的生活。

早上8點鐘,貢喬熱旦就忙碌起來了,起床疊被子,洗漱完畢後就和同學們開始了一天的學習。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學校裡完備的硬體設施,保障了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品質。貢喬熱旦的教室裡配有觸摸屏教學一體機,冬天還會用上供暖設施,校園有室内外籃球場和兩個足球場。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食堂的午餐葷素搭配,四菜一湯,吃完了還能繼續加菜。交談中很多孩子都說,學校的夥食比家裡好。在農牧區普通家庭經常吃糌粑配酥油茶,不像學校能做到四菜一湯,營養均衡。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上完晚自習,貢喬熱旦回到宿舍。這裡一共有八個孩子,他們都會在晚上10點前早早上床睡覺,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床上的床單被褥都很厚實,完全不用擔心着涼。在不大的洗漱間,男孩子們拿着統一發放的牙刷刷着牙,端着洗腳盆回到宿舍邊聊天邊洗腳。

原本我想象中,脫下鞋的男生宿舍氣味一定是“酸爽難言”,可是出乎我的意料,宿舍裡竟然沒有什麼味道,我想這應該得益于值班老師每天都要檢查孩子們的衛生情況吧。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9月上旬,正好是娘蒲鄉一年中最美的時候。9月4日,連續上完十天的課程,貢喬熱旦迎來了四天假期。每年這個時候,家裡都會在夏季牧場生活,他可以在青山綠水的懷抱裡幫爸爸放牧,幫媽媽撿牛糞,更可以放肆地玩耍。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貢喬熱旦的爸爸和媽媽開着家裡的皮卡來接孩子,我們也一路跟着皮卡車翻山越嶺來到了他家的夏季牧場。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換下校服,貢喬熱旦幫着家裡幹着牧活,在家長的言傳身教下,貢喬熱旦為自己是牧民的孩子而自豪。雖然他早早就戴上了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的樣子,可是拿起“烏爾多”(抛石繩)趕着牦牛時,瞬間又變成了牧民的樣子——整個草場都是他的領地,可以任他自由馳騁。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回到牧房裡,貢喬熱旦會在鄰居妹妹面前秀一秀藏文書法。“如果學校不能住宿,我們家長很難顧上接送自己的孩子。”貢喬熱旦的父親王登說,王登一家所在的同吉村是半農半牧地區,一年到頭總有忙不完的事情,放牧、割草、挖蟲草、做酥油等等。他們家的夏季牧場距離學校有一個多小時車程,多虧國家的“三包”政策,才讓家長們有時間安心賺錢養家。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一所鄉村國小帶給我的震撼

2024年,西藏教育“三包”(含營養改善)标準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達到5620元/人/年,惠及74.6萬名學生。和貢喬熱旦一樣,更多的西藏孩子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自立自強,向上而生。

來源: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