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這新媳婦叫門的規矩到底是從啥時候開始的,現在還沒有個準兒說法。不過,在一些莊兒上,這新媳婦叫門的規矩還一直留着嘞。
有個婚俗專家說了,新媳婦叫門一般都是婚禮當天,新郎領着新娘到新郎家門口的時候。新娘得按老規矩,“細聲細氣兒地叫門”,意思是想跟婆家好好過,心裡頭有盼頭兒。這時候,鞭炮響着,看熱鬧的人祝福着,那場面熱鬧得很。
專家還說了,叫門的時候,新媳婦可得注意自己的樣兒和說的話。聲音不能粗,不能大呼小叫,得溫和地喊婆婆開門,這樣顯得尊重婆婆,跟婆婆親。
專家接着說,一般情況下,新媳婦得連着喊三聲“媽”,等喊完了,婆婆就慢慢騰騰地開門,笑着迎新媳婦進門。新媳婦一進門,婆婆還得給個大紅包,意思是接納新媳婦,歡迎她到家。
專家最後說了,這新媳婦叫門的規矩,既是老傳統,也是規矩,有的地方,這還是個不能變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既顯得新媳婦尊重長輩,也顯得家裡人親熱,有盼頭兒。雖說現在社會變了,婚禮形式也變了,但這老傳統、這規矩,還是被很多家庭看重,傳下來了!
有個老網民說了,新媳婦叫門的時候,就怕婆婆不開門,婆婆一不開門,場面就尴尬了!
這話在理兒!這不,有個叫鐘某的三婚女子,就碰上這麼尴尬的事兒了!
咋回事兒呢?咱接着往下說。
事件
鐘某,今年56了,這結婚前頭,還結過兩回。頭一回是因為挨老公打,過不下去了;第二回是因為老公得病沒了。鐘某一直沒有孩子,養老成了問題,這不,又找第三回了。
這回找的是個46歲的鳏夫黃某,也是喪偶的。通過媒人介紹,鐘某打算跟黃某一塊兒過。不過,鐘某和黃某是私定終身的,黃某的父母還沒見過鐘某呢。
結婚那天,鐘某跟着黃某和迎親隊伍到黃某家門口,按規矩,鐘某輕聲細語地喊婆婆開門。可沒想到,鐘某連着喊了四五聲“媽,開門”,婆婆既不答應,也不開門,場面尴尬得很。
好在迎親的人勸了勸,鐘某的婆婆才不情願地開了門,鐘某這才進了家門。
那為啥婆婆不願意開門呢?
鐘某後來才知道,婆婆從貓眼兒裡看見她了,覺得鐘某顯老,跟黃某不般配,就嫌棄她了。因為嫌棄,是以不願意開門讓鐘某進家。
鐘某說,她怕跟婆婆鬧沖突,就跟黃某商量,另外找個地方住,不跟婆婆長住了。
這就是這事兒的大緻經過。
網友們知道了這事兒,都紛紛讨論開了。
網友聲音
網友情何以堪說了:鐘某的婆婆,做事太過了。黃某相中鐘某了,婆婆幹啥要嫌棄鐘某呢?到底是人家夫妻倆過日子,隻要黃某願意就行了!
網友春天的故事說了:年齡不是婚姻的重要因素,重要的是心跟心能不能合到一塊兒。隻要鐘某和黃某願意,婆婆就沒必要嫌棄鐘某了。
網友們的說法多了去了。
老胡觀點
俗話說得好:有愛就不在乎年齡差距。
老胡覺得:婚姻的基礎是愛情,要是夫妻之間沒有愛情,那這婚姻就像沒骨架的房子,早晚得塌。反過來,要是夫妻之間有愛情,那這婚姻就牢不可破了!
老胡認為:鐘某的婆婆沒必要嫌棄鐘某,畢竟婆婆不跟鐘某過日子,隻要黃某不嫌棄鐘某就行了。婆婆何必這麼冷淡地對待兒媳鐘某呢?老胡希望鐘某的婆婆能改改對兒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