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4日的“聯合利劍-2024B”對台軍演中,解放軍空軍出動了精銳作戰力量,在台島附近空域開展了貼近實戰的軍事行動,有力的打擊了“台獨”分子的嚣張氣焰。從官方媒體公布的演習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解放軍空軍出動了殲-16、殲-10C、蘇-30、轟-6K以及空警-500A等核心裝備,其中戰機均挂載了實彈,可見此次演習是以實戰的标準檢驗解放軍的聯合作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官媒專門采訪了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魏操,魏操表示這次演習,他和戰友的核心任務是突破“敵”防空警戒系統,奪取區域制權,而采訪的背景則是一架殲-20隐身戰機,是以解放軍最先進的殲-20也參與了“聯合利劍-2024B”軍演。官媒之是以重點突出了殲-20部隊,主要還是想讓對岸知道解放軍殲-20已經抵近台島,并且為了更有說服力,官媒還曝光了殲-20在空中與台島同框的視訊畫面。
然而即便是這樣,對岸防務部門依舊沒有确認發現殲-20蹤迹,僅是用一張标記極為模糊的示意圖證明台軍追蹤到了解放軍153架戰機,絲毫沒有提及殲-20的存在。是以台灣地區媒體通過大陸官媒所播報的視訊畫面認為殲-20隐身戰機首次參與了對台軍演,此前殲-20從未在軍演中出現。
然而真實情況是,自兩年前時任美國衆議院議長的佩洛西竄訪台灣之後,解放軍殲-20戰機就常态化戰巡台島了,我們可以從官媒的多次報道中得到證明,隻不過台灣方面至今都沒有公布殲-20的資訊,這隻能說明殲-20隐身能力足夠優秀,台軍的對空探測能力太拉跨了。
作為一款第五代隐身戰機,殲-20的首要作戰使命是利用優異的隐身能力以及強大的态勢感覺能力撕開敵方防空作戰系統,奪取區域制空權。目前台軍裝備的“愛國者”、“天弓”系列地空飛彈系統均不具備探測隐身目标的能力,不過台軍此前一直叫嚣F-16V戰機可以有效對抗殲-20戰機,有不少台灣名嘴都也曾表示F-16V可以探測殲-20,而為了應對解放軍的軍演,台空軍确實也出行了F-16V戰機進行應對。
根據台灣方面的報道,台軍花蓮空軍基地出動了多架F-16V戰機,應對抵近的解放軍殲-15艦載機,且取得了“戰果”,F-16V戰機利用搭載的AN/AAQ-33狙擊手吊艙成功捕捉到了一架殲-15戰機,這讓台媒十分興奮。然而這麼先進的F-16V戰機依然沒有發現殲-20的蹤迹,那麼問題出在哪兒了?
根據公開的資訊顯示,目前台軍裝備的141架F-16A/B戰機已經全部更新為了F-16V,這款戰機的主要更新之處為換裝了新型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新型航電系統,具備了發射AIM-120C7空空飛彈的能力,态勢感覺能力以及超視距空戰能力達到了四代半戰機的标準。在更新F-16V的同時,台灣還從美國引進了18套AN/AAQ-33狙擊手吊艙,這款吊艙成為了F-16V戰機的戰力倍增器。也正是因為如此,台灣方面認為更新之後的F-16V可以有效對抗殲-20隐身戰機。
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F-16V所搭載的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對解放軍裝備的非隐身戰機具有較好的探測能力,但依舊無法在較遠距離上探測殲-20,這是台灣方面至今無法掌握殲-20動态的重要原因。從雷達性能來看,F-16V對殲-20的探測能力不足30公裡,而殲-20可以在240公裡外鎖定F-16V,這意味着F-16V被擊落了也無法知道殲-20的具體位置。
在巨大的性能差距下,殲-20可以在超視距空戰中完勝對岸的F-16V,快速奪取區域制空權。不過在實戰環境下,台軍的主要機場會被解放軍東風-15、東風-16彈道飛彈以及遠端火箭炮重點“關照”,屆時F-16V能否起飛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