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
當下單身女青年越來越多了。
我身邊有一個女生,以前信奉愛情第一,沒有愛情就了無生趣。
現在慢慢地喜歡上了單身,甚至享受單身。
在以前時代,女性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必須依附于男人而活,那時候的擇偶,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求生存”。
現如今,當女性變得越來越獨立,能夠自主解決生存問題,甚至在事業上慢慢地高于男性,那麼,愛情、男人便都會成為可有可無的存在。
越來越多的女人,都已經不需要男人了。
事業比男人更能給自己帶來安全感
《半熟男女》中的韓蘇原生家庭不幸福,以至于她的底色是自卑的。
隻能通過不斷地努力讓自己變得自信,強大起來。
工作和事業,能夠給她安全感,不上班,放松下來,反倒會覺得心累。
她是很清醒的,明白沒有強大的家庭後盾,一切隻能靠自己來拼。
也明白,所有的捷徑最後,都意味着一定的放棄,與其寄希望于男人,不如自己丈量世界。
她拒絕了富豪高鵬的追求,投身于事業,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事業比男人更讓人放心,更能獲得内心的安甯。
世界上沒有絕對穩固的愛情,卻有足夠穩固的事業。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專業,強大,便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受過感情的傷,不願意再相信男人
我表姐經曆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便不想再找了。
男人在她孕期出軌,知道真相後,果斷地選擇了離婚。
以前聽到“我隻是犯了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這句話時隻覺得是熱鬧,當她自己親身體會過,對于人性是絕望的。
她不願意相信,曾經那個對自己海誓山盟的男人,在她最需要照顧和撫慰時,卻背叛了她。
從那以後,她再也不敢相信男人了,也不願意再婚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心裡有了陰影,就很難複原。
有能力照顧自己和孩子,男人有沒有不重要。
有了更豐富的生活方式,不再把生活的樂趣寄托在愛情上
我的一位大學老師,今年42歲了,單身、未婚。
她是一個書蟲,書就是她的“伴侶”,有了書的陪伴,就覺得生活足夠豐富多彩,已經不再需要男人了。
我微信裡,加的一位小姐姐,36歲了,單身,經營着一家自媒體工作室。
她是我見過很會經營生活的人,喜歡挑戰,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她學街舞,學滑雪,學滑闆,前段時間剛剛結束了環遊中國的行程。
她的生活真的足夠精彩,便不再會把樂趣寄托在愛情裡。
最怕的是因為孤獨而愛,生活乏善可陳的人,把愛情當成心靈寄托。
當生活的色彩足夠鮮豔,愛情也就遜色了。
如果結婚沒有一個人幸福,不要也罷
莫言說:
“底層男人續香火,中層男人找幫手,高層男人挑戰友,渣男等扶貧。婚姻本是交易,你不必弄成愛情的樣子”。
如果婚姻當真如此,何必結婚?
很多女人都已經不願意再犧牲自我去成全男人了?
婚姻,大多數情況下,困住的都是女人。
女人,結婚後要照顧家庭,養育孩子,還要分擔房貸,很多女人婚後就沒有自己了。
而男人呢?找了一個給自己生兒育女,還幫他們分擔家事,壓力的女人,一點不吃虧。
如果婚姻對于女人來說,是束縛,限制,責任,壓力,和一地雞毛,婆媳沖突,漸漸走樣的身材和柴米油鹽的瑣碎,還有再也找不回來的自己。
那麼,不結婚也挺好的。
其實啊,不管結不結婚,找不找男人,都是自主選擇,沒有好壞。
前提是我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既然選擇了就别後悔。這才是最關鍵的。
别一邊渴望單身,一邊又羨慕别人有人陪伴,認不清自己才是最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