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性觀察:越陷越深,自作自受

人性觀察:越陷越深,自作自受

若是論及身邊那些過得不錯之人的人生經曆,

這些人共同的特點便是不犯顯而易見的大錯,而對于小錯也會及時修正。

也有些人是犯過大錯,但以決絕的姿态改正,而對于陰溝裡翻船的小錯,

他們也抱着格外嚴肅的心态,嚴陣以待。

跟他們談及某些問題的對錯時,往往不用顧及所謂“群體的多樣性”,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尤其是與他們迎面對談時,

有理有據擺在桌前,讨論的不是對那些錯誤胡攪蠻纏的解釋,

而是通過對話,

來了解那些選擇背後的代價。

人性觀察:越陷越深,自作自受

其中一位友人就跟我談過關于代價問題的經曆,

他在年輕時曾經有個關系特别好的朋友,倆人認識超過十年,

但他這個朋友很愛玩,玩的很瘋,相比于這位友人的謹慎理性而言,

對方就像是他人生的反面,

或者說是,颠倒之面。

不過朋友這種關系,不必刻意去關注對方的性格是不是跟自己一樣,

反而如果太過相近的二人,倒也容易出現難以跨越的妥協,

是以我的這位友人,和他的這個朋友,因性格不同,又因彼此認可,

相安無事相處了十幾年,其友情的厚度,可想而知。

隻不過,他這位愛玩的朋友誤入歧途,碰了一些不該碰的東西,

并且對方還要求友人和自己一樣“學會享受生活”,

之前說過,友人性格謹慎且理性,他深知那些東西自己決不能碰,

而且還勸朋友要早早遠離,否則遲早釀成大禍,

結果不出意外,對方被所謂激情沖昏了頭,擡出了他們之間至關重要的條件,

是朋友就一起玩,不玩就别當朋友了。

這話一出口,太過傷人,而我的這位友人時至今日回想起當初的及時拒絕,

也似乎隐隐覺得有些愧疚之情,

當然,他并不是愧疚自己的拒絕,而是愧疚自己沒能幫助朋友早日看清問題的嚴重性,

那天,他們徹底斷開往來,而沒過多久,友人便知那朋友出了大事,

那之後的日子,雖然他們再也沒見過,但友人總是時長念及曾經的關系,

一直打聽着對方的狀态和進展,

隻可惜,天道有輪回,

哦不,應該說,幸虧天道有輪回。

他的朋友,徹底毀在了他所追求的“激情之旅”上,

後來,友人參加了他朋友的葬禮,

獻上一束白花,放在了那曾經熟悉的微笑旁,

照片中的快樂,注定永遠也回不來了。

友人講起這段往事時,跟我說他從不後悔在這個事情上的判斷,

他知道有些事,越陷越深的代價,遠遠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一切,

這并不誇張,而若是不論感情本身,友人對于那些受到蠱惑,不知悔改之人的最終結局,

也給予了足夠明确,足夠堅定的評價,

說起來,這個評價本身,

倒是和我在文章中經常對某些群體的總結如出一轍,

那評價便是,活該。

人性觀察:越陷越深,自作自受

有些事情,多想一步就是後悔。

可之是以還是要做下去,不是因為沒有多想那一步,

而是沒有意識到,多想的那一步,究竟對自己的沖擊,

有多麼至關重要的影響,

這一步走錯了,越陷越深,注定越來越難,

而自作自受的結果,說起來總歸是可以被同情,可以被安慰的,

但同情和安慰,到頭來也無非是那些基于客氣的說辭,

而更多的目光,則會鎖定在那些正在出現的因果循環之間,

是的,如果人們已經清楚的看到了那“原本不該出現”的因,

那果,就注定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