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南京中醫藥大學舉行創新發展大會,師生校友齊聚該校,憶青春展未來。多位兩院院士齊聚南中醫,同慶該校70歲生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趙岩出席大會,大會由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喬學斌主持。
建校70年來,南京中醫藥大學在培養中醫藥人才、繁榮中醫藥學術、服務人民健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喬學斌在主持時強調,回望70年的來時路,南中醫人豪情滿懷;展望新時代發展路,南中醫人信心百倍。
70年校史是一部濃縮的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發展史
校長程海波以《以走在前、做示範的使命擔當,奮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一流中醫藥大學》為題作大會報告。他表示,70載南中醫校史,是一部濃縮的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發展史,也是一代代南中醫人努力拼搏的奮鬥史。
面向新時代,全體南中醫人将握緊曆史的“接力棒”,跑出奮進的“加速度”,繼續保持在推進中醫藥高等教育事業高品質發展中走在前、做示範,奮力開創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一流中醫藥大學建設新局面,以對國家戰略和中醫藥發展有重大貢獻為使命追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服務國家戰略上走在前、做示範,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程海波強調,全校上下将以“闖”的精神勇往直前、以“創”的勁頭開拓進取,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為教育強國和中醫藥振興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新貢獻、創造新輝煌。
多位院士送祝福,張伯禮建議培育中醫藥先進産業叢集
南京中醫藥大學校友、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唐志書,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分别作為姊妹校代表、合作高校代表緻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人民英雄張伯禮,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志紅,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叢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廣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良,中國工程院院士朱兆雲,中國工程院院士肖偉,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士林,中國工程院院士朱立國等多位院士出席大會。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視訊講話。他表示,新征程上,希望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中醫藥自身規律,統籌推進中醫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秉持“自信、敬業”校訓,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勇擔中醫藥高品質發展時代重任,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一流中醫藥大學,以實際行動為建設健康中國、建設教育強國、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伯禮在緻辭中表示,面向未來,期望學校遵循中醫藥人才培養規律,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造就一批批德才兼備、具有國際視野的中醫藥卓越人才;要持續推進中醫藥學術創新,強化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建設,聚焦重大疾病診治技術、中醫藥服務以及中醫藥先進産業叢集培育等,大力發展中醫藥新質生産力,産出更多能夠切實解決人民群衆健康問題、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原創成果。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在視訊講話中表示,希望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中醫藥事業發展接班人;深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以教育之強成就人才之強、賦能科技之強、支撐事業之強。
現場聘任3名終身教授,組建校地融合創新發展聯盟
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趙岩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南京中醫藥大學建校70年來與民族共命運、與時代共奮進,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和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
大會現場,南京中醫藥大學授予國醫大師夏桂成教授、國醫大師鄒燕勤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肖偉教授為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以表彰他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至誠情懷,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開拓精神。
為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推動政産學研深度融合、實作校地高品質發展的“雙向奔赴”,會上,南京中醫藥大學與無錫市政府、常州市政府、泰州市政府、鹽城市政府共同組建校地融合創新發展聯盟,共同推進更深層次、更高水準的政産學研用深度融合。
大會期間還舉辦了中醫學高品質發展論壇、中藥學高品質發展論壇、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2024年度“書記論壇”和數字時代下中醫藥國際高等教育學術研讨會。
通訊員 鐘意軒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李楠/文 王玉秋晨/攝